清代,是一个才女辈出的时代:陈端生、吴绛雪、贺双卿……都是才貌双全,个性鲜明,一生传奇。

清代才女之所以“超轶前代,数逾三千”,与那个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很大的关系。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

然而,因为身处封建社会,“三从四德”仍是女子桎梏,因此她们独特的个性,与保守的社会意识,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一点在婚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天讲的这位清代才女,就是其中一位代表——因为所嫁非人,她没有选择忍耐,而是独居终了此生。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2)

这位才女名叫侯承恩,字孝仪,号松筠,出生在嘉定(今属上海)。

承恩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尤其记忆力超群。

一次,父亲给幼小的承恩读诗,没想到她只听了一遍,居然就用稚嫩的娃娃音,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下来,这让全家人都惊讶不已。

从此,父亲对这个女儿另眼相看。在女儿学女红、做家务之余,父亲便教她读书写字。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3)

因为超群的记忆力,小承恩学得很快,尤其对诗词“一览辄能成诵”,积累了丰厚的底蕴。

“孝仪(侯承恩)之生婉娩聪明,其尊人始旦公钟爱之。织紝组紃之暇,教以读书识字,一览辄能成诵。”

据说她在六七岁时,就作出“愁生明月夜,人瘦落花天”的佳句,震惊四座,此后小有才名。

不仅工于诗词歌赋,小承恩还“善奕棋,通琴理”,标准的才女一枚。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4)

渐渐地,侯承恩出落为一个袅娜清秀的佳人,也到了适婚的年龄。对古代的大多数女子来说,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无法自己做主的。

就这样,她嫁给了一个并不熟悉的人,告别了如梦如烟的少女时代。

对方倒是与侯家门当户对,然而也仅限于此。

在那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嫁对人的几率,相当于中了。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5)

清代才女贺双卿,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介村夫莽汉,受尽了婆婆的折磨,最后愁病憔悴而死。

难以想象,在旧时的岁月里,有多少个贺双卿,遭受不幸婚姻的凌迟。

可是侯承恩不是贺双卿。虽然她无法选择“嫁给谁”,但她却可以选择婚后“怎么活”。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6)

步入婚姻之后,所有对幸福的幻想,都被真实的生活,打击得烟消云散了。

关于她的婚姻,资料中只有四个字的概括:“所适非偶”。

直白点儿说,就是她嫁错了人。至于为什么错,怎么个错法,错到什么程度,却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这段婚姻相当不幸福,否则也不会以“所适非偶”定论。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7)

那时,男子可以休妻,女子却难“休夫”。但侯承恩不想再“将就”,幸福的婚姻可遇不可求,那就宁缺毋滥吧。

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搬出夫家,独居了余生!

她的两首《梅花》,体现了自己的孤洁——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8)

《梅花》(其一)[清]侯承恩冷艳原无异,孤高自不同。罗浮明月夜,香彻梦魂中。《梅花》(其二)[清]侯承恩林下谁为伴,冰霜只自知。生成贞洁性,红紫不同时。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9)

虽要忍受无人为伴的孤独,但她也要保持“冷艳”“孤高”,她的“贞洁性”,是为不迷失自我的本心。

就这样,这位美丽孤洁的才女,离开了名义上的丈夫,独自住进了清幽之地的祖屋“盆山阁”,开始了修身养性的寂寞余生。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0)

虽然偶尔也有亲友探望,虽然也有小婢照料起居,但亲友终究要别离,小婢也难与她有共鸣。

因此几乎隐居的日子,一开始是寂寞凄清的。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1)

她常常独自望月,听大雁哀鸣,听雨打梧桐的声音。

《秋夜》[清]侯承恩露白银河淡,庭虚皓月融。寒蛩吟破壁,哀雁叫长空。凤阁箫还咽,湘灵曲未终。缘知肠断处,不待五更风。《题宫忆图》[清]侯承恩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她的心也渐渐安定。赏花、品茶、作诗、弹琴,甚至栽花、打水、浇树,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2)

《山居杂咏》 [清]侯承恩照影双飞燕,新来补旧居。芹塘泥最淤,慎莫堕琴书。红叶恰翻阶,露气晓如沐。山雨忽欲来,新香时断续。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3)

更值得欣悦的是,她还有诗词作伴。《松筠小草》、《盆山阁词钞》、《盆山诗》,记录了她的生活和心境。

此时的她,终于走出了心灵的羁绊,融入这山间的翠林清风,活成了神仙般的样子——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4)

《漫兴》[清]侯承恩立身重意气,黄金何须有。富贵非本愿,山林宿所耦。清肃峻门墙,箴规日谨守。闲或理琴书,健还操井臼。衣须裁称意,食惟期适口。栽菊取晚香,种松因耐久。煎茶委小婢,浇花必自手。乐在可忘忧,事简无取咎。翻覆任世情,是非休深究。

经历过现实的风雨蹉跎,为了不违背自己本心,她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然而在这条路上,她却逐渐实现了自我。

晚清江南才女(清代才女的婚姻)(15)

她真正照见了自我——“黄金何须有”,“富贵非本愿”。

她也终于遵从了内心——“翻覆任世情,是非休深究”。

如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自我,并且实现自我呢?

虽然侯承恩余生孤独,但她却并不寂寞。灵魂的充盈,自我的实现,就是一种圆满和幸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