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建房
01风雨飘摇
1627年,明天启七年,八月的紫禁城失去了往时的喧闹,显得肃穆而庄严,这个古老的帝国刚刚送走了它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享年仅二十三岁,而仅有的三子三女也都比他们的父亲先走了一步,根据遗诏,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成为了庞大帝国新的领航员。
此时的庞大帝国也已经是破败不堪,在辽东,女真人已经攻下了沈阳城和广宁城,对着仅一步之遥的山海关虎视眈眈;在陕西,关中农民王二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召集了五六千人马,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四川,川贵土司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叛乱,甚至一度攻占了重庆城……在这样的风雨飘摇之际登基,面临的重重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天启六年正月的明朝地图,相比极盛时期的明朝已经缩减了许多)
但和哥哥朱由校对权力几无兴趣不同,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天子对治国充满着斗志,像自己的先祖洪武帝和永乐帝一样能有一番作为,在大臣们所给的“乾圣、兴福、咸嘉和崇祯”四个年号中,朱由检毫不犹豫选择了最后一个,它代表着对帝国幸福美满的祈愿,但灾难,并未就此止步不前。
02多灾多难
万历四十三年,山东大旱;万历四十六年,广东大雪;泰昌元年,淮北大饥;天启四年,广州民变;天启五年,延安大风雪;天启六年,苏锡常风灾水灾……
山河破碎风飘絮,但是没有人想到,这一连串的天灾,全都是关联在一起的,而这一连串的天灾,在此时也仅仅是个开始。
天启七年,陕西北部大旱,随后旱区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崇祯三年,陕西全省大旱;崇祯四年,河南大旱;崇祯五年,山西大旱;崇祯十年,河北、山东大旱……
旱区逐年向东向南推进,老的旱区持续干旱,新的旱区每一年都在出现;4级以上的旱情兰州持续了四年,苏州和松江持续了六年,沧州和太原持续了七年,郑州和洛阳持续了八年,西安持续了九年,而最严重的延安和榆林更是持续了十三年之久……
明帝国自北向南几乎每一省每一府都有大旱的记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崇祯十六年,次年全国各地的旱情开始有了明显好转。
(崇祯皇帝朱由检,由于战乱其画像不存,此为后人循史所绘)
但,已经来不及了,随着大旱一起离去的还有明帝国和崇祯皇帝自己,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多尔衮先后攻入北京,明朝就此灭亡。
03亡明真凶
所以明朝死在谁手上?
传统观点认为崇祯皇帝是应当肩负起一定的历史责任的,加之其兄天启皇帝一手造成的阉党和东林党相继祸乱朝政,最终使明朝走上了亡国的不归路。
传统观点的最大问题,出在没有看到远比政治、经济和军队更可怕的力量——气候。
中国历来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民以食为天,农业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而农业的稳定在于气候稳定;明朝中期,气温迅速降低,气候开始进入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平均气温相比正常时期下降了2℃左右,由于气温下降,各种相关联的灾害成倍出现。
根据王双怀的统计,自明朝中叶伊始,单单华南地区就发生了大大小小一百八十余次洪涝水灾,八十余次旱灾,六十余次风灾和六十余次冻灾,所造成的大面积饥荒多达七十余次。
(中国历史气候折线图【800-1800】,可以看见明朝的气候相比前朝更低了许多)
旱涝风冻,颗粒无收的农民开始离开原有的土地,流离失所,荒废的土地随着天灾造成严重的荒漠化,而荒漠化大幅度向东向南推进致使黄河不断改道,黄河的每一次改道对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造成巨大的冲击。
崇祯皇帝即位时,常年的天灾已经使国库的粮食储备接近于零,而旱灾却依旧肆虐;从天启七年的“陕西王二起义”开始,李自成、张献忠等大小起义军头领每一年都在涌现,而山海关外的女真人也因对寒冷束手无策而拼命向南进军。
在极端气候的拷打下,连绵不断的天灾最终转变成人祸,明朝就此终结,然而讽刺的是,根据对顺治七年的气候模拟,当年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历史平均水平,而这一年,不过才1650年,离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过去了六年。
04隐藏boss
全球性的气候问题从来也不只影响一处,在欧洲,1570年爆发了粮食危机,一直持续了长达十年时间,神圣罗马帝国的普鲁士人口锐减三分之二,为此犹太人和女巫成为了欧洲的背锅侠,其被迫害力度之大直到希特勒执政时期才能与之相比;在日本,战国的兵乱加重了气候造成的苦难,上杉谦信十二次于秋冬之际出兵前往关东抢粮……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四次气候异变——商末周初、汉末晋初、唐末宋初和明末清初,其中东汉时期中国在籍人口已有五千万之多,而西晋初年的人口仅剩不到一千万;唐朝时期人口数量在六千万以上,而到了北宋初年,控制着人口密度最大的湖广江浙的北宋,全国上下人口相加也不到两千万;明末随着南美大量白银一同流入的还有土豆、红薯和玉米等山地作物,也因此人口数量的锐减远比之前所有的王朝末年都缓和了许多。
但即便是南美作物出现,全国性的推广也一直是到乾隆年间才有的事情,只能说,崇祯皇帝已经是挺努力的了,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换了谁在那个位置上,都逃脱不了这一死局。
参考书目
[1]张廷玉、万斯同等《明史·五行志》
[2]王强《极端大旱年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评估——以崇祯大旱为例》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王双怀《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地理研究》1999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