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鸡蛋汤最正确的做法(西红柿炒鸡蛋)(1)

如果说有一个菜任何一家餐馆的菜单上都可看到、每个厨师与家庭主妇都会做、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吃过、也是绝大多数人学会做的第一个菜,那这个菜,非西红柿炒鸡蛋莫属。

在南方,这个菜叫番茄炒蛋,不过我第一次接触这道菜的时候,那名字可能许多人都没听说过,叫“柿子鸡子”。

那是快七十年前的事了,要追溯到我刚上小学时,那时我家住在我母亲工作单位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宿舍(北京东城区甘雨胡同16号),大院里有单位的食堂,当时大部分人家都在食堂吃饭。这个食堂几乎每天都有一个雷打不动写在菜板上的菜,叫“柿子鸡子”,就是西红柿炒鸡蛋。老北京人管西红柿叫“洋柿子”,管鸡蛋叫“鸡子”(这里“子”要说儿化音“鸡子儿”),就是鸡蛋了。如果是南方人第一次看到这菜牌,可能再也想象不出,是这两样东西。

我学会做的第一个菜当然就是西红柿炒鸡蛋。那时我随着母亲从北京来到宝应。母亲在宝应师范当老师,后来宝应师范迁到民便桥的新址,中午不能回来,我在县城上小学四年级,中午就自己烧饭吃。其实就是下挂面吃,而西红柿炒鸡蛋做面的浇头,但这个浇头是要和面一起煮的。也就是先炒好西红柿炒鸡蛋,再加水煮开,然后把过汤的挂面放入,母亲称之为“泡蛋下面”。

这种炒后再煮的“泡蛋”,只有与西红柿才是绝配,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是最完美的结合,没有之一。把炒好的蛋下水煮,效果与在汤里打成蛋花完全不一样,鸡蛋用油炒过了,就有了香味,在水里一煮,胀大了,有点像海绵,吸收了西红柿那带着微微酸、一丝甜的鲜味,自然味道不同。我至今都可以回味出这种“泡蛋”又香又鲜让味蕾兴奋而产生愉悦、饥肠辘辘而食指大动的感觉。

那时是用锅腔子烧煮,当时烧这种锅腔子,是用红芦作燃料,宝应人称“刚芦”,烧起来比较熬火,而且余火保温的时间也比较长。我总觉得现在煤气灶上做出的西红柿炒鸡蛋不如记忆中的好吃,或许是柴火灶的原因吧。

由于食材极为普通,工艺又极为简单,这么接地气的菜可能很多人认为太没花头了,但其实做出来的水平是大相径庭的。西红柿炒鸡蛋也很考究厨师水准的。

我看过一个视频,是对2016年杭州G20峰会晚宴主厨的访问,他说到家中的烹调,他的女儿最喜欢吃他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说这道看起来很简单的菜,要做好并不容易。他做这道菜的秘诀是小火慢炒西红柿,要把西红柿炒出红红的像油一样的汁水来,味道才能出来。要到了这个程度,再加入炒好的鸡蛋,才能真正吃到西红柿与鸡蛋融合为一的鲜味。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对西红柿炒鸡蛋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它真的不是一道普通的菜,也是非常具有“爱国”概念的,西红柿是红的,而鸡蛋是黄的,红黄相间,鲜明耀目,红色热烈,黄色高贵,中国人最喜爱的就是这两个颜色。08年北京奥运会、12年伦敦奥运会、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领奖服都是红黄两色搭配,被广大网民戏称为“西红柿炒鸡蛋”。

如果要评选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国民菜,我选“西红柿炒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