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世纪狂想,生物奇迹

——20多年前的世纪狂想(现在看来有几个成真了呢?)

基因:为你别开生命“洞天”

1953年DNA被发现,科学界为之震动,DNA的发现者也因此问鼎诺贝尔奖,那时“基因离普通大众的生活还有相当的距离。时隔40年,“多利羊”、“克隆”却成为了二十世纪末最热门话题,这大概是科学家始料未及的。人类一直想探究一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的起源?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解出这个答案已指日可待。我们发现自己即将拥有掌握生命的权力,人类的想象力被领到了一个新的空间。

最早奇迹画面(2000年世纪狂想生物奇迹)(1)

DNA美妙的双螺旋结构

再造一个我

有科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去了解总共有10万亿种组合方式的人体8万个基因?”为了找到这个答案,IBM公司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下个世纪初研制出一种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高达1000万亿次,以帮助探明人体蛋白质的结构,这种计算机的名字就叫“蓝色基因”。

基因将创造生物奇迹,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了,但奇迹诞生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恐慌,想象中的科学怪人仿佛就在眼前,社会学家从“多利羊”身上意识到现在的伦理关系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例如:如果用克隆出来的器官将全身“改造”一次,原来的那个人”还存不存在?人类社会为了保证“优生”制定了无数道德人伦法规,这些道德伦理是否该被淘汰?我们目前的道德规范中,并没有“基因语言”的位置,在基因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的时候,我们的人伦观念该如何调整。

基因研究同时也为一些相关学科打开了思路,例如考古学引进基因技术后,犹如别开洞天,下世纪的考古专家或许会很习惯于对发掘出的遗骸进行分子水平上的分析,而不再去量骨头的长短。研究基因的专家从实际工作出发,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英国基因学家琼斯称,进化论不再适合下个世纪,因为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极限,基因上无法再作改善,而基因控制将来能使弱者变成强者,“优胜劣汰”将不复存在。

有人称下个世纪是“基因语言”的世纪,基因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基因组织只有一套,它所包含的基因是有限的,大约为10万个,其中约1%是“有用的”,对这些有用基因的研究成本很高,克隆到一个疾病基因,平均投入约为1亿美元。基因并不是发明,只是发现,按说不应申请专利,但正因为人类基因组的经济价值太大,对这项研究进行大额投入的企业当然要求有回报,所以基因已被允许申请专利,也就是说,谁先发现了这个基因的功能,这个基因的专利权便归谁所有,所以对基因的发现同时也就是对基因的占有,今天的“基因抢注”可能会成为下世纪基因大战的导火索。

没有种不出的农作物

八十年代,国内不少报刊杂志登载了一条消息:“美国研制出一种牛西红柿,它同时具有西红柿和牛肉的味道。后经证实,“牛西红柿”并不存在,这条消息只是西方媒体“愚人节期间的“搞笑作品”。记者最近在采访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的朱德煦教授时,这位基因研究专家笑着说,“牛西红柿”完全可以变成现实的产品,现在唯一搞不懂的是这种产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有多少人喜欢吃。

据统计,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2810万公顷,增加幅度近160%,这主要是因为基因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抗病虫基因的注入还使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因此有人预言,只有你想不出来的农作物,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作物。

然而,对转基因农作物已有嘘声,俄罗斯决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登记,为通过安全鉴定的作物颁发许可证,虽然有关部门解释说只是为了预防而不是“禁止”,但这毕竟是政府对转基因作物作的一次正式表态。去年,英国人在伦敦首相官邸前倾倒了一卡车基因改良大豆,最近日本人对一种新品牛肉议论纷纷,虽然那只是用“复制”技术培养出的牛,离真正的基因改良还非常遥远,但日本人所表现出的恐慌,却让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基因产品究竟有没有广阔的市场。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人们担心以这种方式“创造”出的生物可能反而对人类有害。而且,如果一块田使用了转基因技术,由于花粉的“帮助”,转基因将在农作物间大面积传播,有人认为照此发展下去,下世纪全球再也找不出一颗真正的“纯天然”大豆。转基因作物已被当成“社会问题”接受人们审视的目光,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转基因农业的明天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有观点认为,转基因食品只是县花一现,不会在下个世纪成为主流。

最早奇迹画面(2000年世纪狂想生物奇迹)(2)

转基因食品已经引起争议

大多数癌症将被克服

科学家已经有把握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控制,那么基因技术何时能运用于人?朱德煦教授是这样预测的:2003年人类基因序列解读工作全部结束,2050年能明确掌握基因的功能,并弄懂每个基因的表达方法,这就意味着我们能控制人的基因。与此同时,可以用电脑模拟技术,为人体细胞建立数字化模型,诊疗技术将因此产生飞跃,到时候人们去医院看病除了脑电图、心电图外还要有一张基因图谱,以方便医生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为他设计个性化的医疗方案。此外,令人高兴的是人的老年化基因的发现指日可待, 因此可以乐观地说,2020年时,90—95岁的老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古来稀”,那时大多数癌症将被克服,4000种遗传病中的1/4将能被治愈。

关于人类基因运用的预测还有很多,科学家已于1999年12月破译了首对人体染色体的完整遗传密码,使得“人类基因重组计划”又进了一大步,因此有人认为在下个世纪,父母便能自由选择下一代的特征——外表、性别、眼睛的颜色,操纵他们的智力、个性和运动能力。也许那时候他们还能直接克隆自己,或克隆某一个子女,克隆崇拜的偶像,甚至即便自体死亡,克隆也能照常进行。美国加州有一家名叫“2001”的公司有计划在下个世纪发射一枚火箭,把人类基因送到其它星球上去,以方便外星人用他们的技术复制出地球人,这个想法是不是够疯狂?

下世纪的基因研究还将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解释人的情绪究竟从何而来。现在的观察发现,大脑里如果缺少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人除了会得帕金森症外,还会显得严肃冷静自制,追求新鲜感和其他感官经验的动机极低。而一个以色列科研小组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基因,名叫D4DR。这种基因对追求新鲜感的影响约达10%,也就是说它仅是十种能影响人类新鲜感刺激感兴趣的基因之一。下个世纪我们对这些基因成功解读后,便能明确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控制我们的情绪。

人类的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基因研究从遗传学角度为解开同性恋之谜提供了思路。科学家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兄弟也是同性恋的几率是一般人的4倍,他们的舅舅和表兄弟是同性恋的概率更大,也就是说大部分同性恋者都是来自家族的母系分支,这意味着X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本世纪的实验已将这个关键基因的寻找范围已经缩小到了几百个,虽然仍是大海捞针,但绝对用不了100年便能找到这个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