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麦哲伦,世界著名航海家,出身于葡萄牙贵族。10岁左右时,他被父亲送入王宫服役,1492年成为王后的侍从。16岁时,他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一支前往印度探险的远征队,不久因心理素质好、组织能力突出被推举为船长。此后,麦哲伦带领船员多次到东南亚一带探险和游历,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航海经验。他根据古希腊人所提出的地球是圆形的说法,坚信穿过美洲东面的大洋就能到达东南亚,于是决定做一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1)

麦哲伦先求助于葡萄牙王室,未果,转而向西班牙国王请求资助。西班牙国王查理虽然在口头上表示坚决支持麦哲伦的探险计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并不慷慨,只给了他少量资金。由于资金紧张,麦哲伦只购买了5艘破旧不堪的船只,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20吨,最少的仅75吨。这些航船很难经受住大风浪的考验,被人们戏称为“漂浮的棺材”,但这些并没有破坏麦哲伦的计划。

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和来自9个国家的近27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出发,向西驶入大西洋。6天以后到达特内里费岛,稍事休整,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途中曾在几内亚海岸停靠,终于在11月29日驶抵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里格,长度单位)。之后,船队继续向南,次年的3月到达阿根廷南部的圣朱利安港。当时的自然条件对航行极为不利,寒冷的天气使得缺衣少食的船员开始怀疑此行的价值,人心不稳,最终发生了3名船长叛乱事件。麦哲伦凭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果断地平息了反乱,处死了肇事者。船队在圣朱利安港一直待到这一年的8月,为的是等待气候的好转。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2)

根据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日志,船队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朱利安港南下,10月21日绕过了维尔京角进入了智利南端的一道海峡(后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由于该海峡水流湍急,麦哲伦的船队只得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进,经过20多天他们才驶出海峡,在此期间有两条船沉没。10月28日,麦哲伦等人出了海峡西口进入“南面的海”,有趣的是在这片海域的110天航行竟然没有遇上过巨浪,故而船员称之为“太平洋”。由于长时间的暴晒,船上的柏油融化,饮用水蒸发殆尽,食物也变质甚至生了蛆虫。船员无奈之下只得以牛皮绳和舱中的老鼠充饥。其艰难困苦可见一斑,但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经过严重的减员之后,麦哲伦的船队于1521年3月抵达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在这里船员们获得梦寐以求的新鲜食物,他们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天堂。他们停下来休整了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之后他们继续向西航行,到达了菲律宾群岛。

在登上菲律宾群岛的宿雾岛后不久,这些殖民者的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麦哲伦妄图利用岛上两部落的矛盾来控制这块富饶的土地,不料在帮助其中一个部落进攻另一个部落时,被土著人杀死。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3)

麦哲伦死后,环球航行面临夭折的危险,幸好麦哲伦的得力助手埃里·卡诺带领余下的两船逃离虎口,他们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时仅有的两只船又被葡萄牙海军俘去一只,埃里·卡诺只好带仅存的“维多利亚”号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已是1522年的9月6日。经过3年多的航行,原来浩浩荡荡的船队只剩下艘船和18名船员,可见这次航行代价之惨重。

历时3年有余的环球航行,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使天圆地方说不攻自破,同时也使世界的形势大大改观,宣布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麦哲伦等人为世界航海史、科学史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客观上也给殖民主义扩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