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的那一刻 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时间让我懂得责任与担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时间让我懂得责任与担当
太阳升起的那一刻 责任感油然而生
——记黑龙江黑瞎子岛边境管理大队的民警们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通讯员 邱小平
3月17日5时30分,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阳光瞬间洒满黑瞎子岛。迎着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黑龙江黑瞎子岛边境管理大队的民警们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值守。
自2012年3月30日黑瞎子岛治安管理常态化以来,伴随着日升日落,他们走过了3600多个日日夜夜。
江上半年飘困苦逼不倒
“在黑瞎子岛工作10年,换了4个办公地点,头两年连执勤船艇都没有,执勤时就在江边搭个帐篷住。”作为最早一批登岛的移民管理警察,闫鹏飞感受最深。
一次,闫鹏飞和战友巡逻无人小岛,发现有新丢弃的矿泉水瓶,还有渔船拖拽下水的痕迹,由于没有船艇无法追踪,他们便设伏堵住了出入口,坚守5个多小时,等到了非法渔船上岸,最终人赃俱获。在水路纵横的黑瞎子岛,没有执勤船艇,执法犹如“陆军抓海盗”。闫鹏飞说,硬件不够,责任心凑,靠的就是一双脚和维护黑瞎子岛平安的决心。
“天当被、地当床,喝江水、吃干粮,草棍蒿秆做筷子,泥浆尘土裹衣裳。”这是第一代登岛移民管理警察的真实写照。
每年4月,黑龙江开江之后,移民管理警察在黑瞎子岛、银龙岛的两个临时板房执勤,住在帐篷和趸船上,一年有7个月在江上,被戏称为“水上漂”。经年累月的江上执勤,大多数移民管理警察患上了风湿、关节炎。
“在这里,我们经历过冰封船艇、控机破冰的艰辛,品味过‘小咬拌饭’酷暑虫蝇的自然馈赠,见证过‘白毛风’‘大烟炮’的肆虐疯狂。”黑瞎子岛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王乐感慨。
2012年3月30日,黑瞎子岛边境管理大队进驻黑瞎子岛,执勤民警从最初6个人到现在两个派出所一个检查站30多人,执勤船艇从无到有,从40马力到300马力,趸船、执勤方舱等硬件实现了更新换代。
十年磨一剑誓守国门安
黑瞎子岛地处中俄两大界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盛产大马哈鱼、鲟鳇鱼等名贵鱼类,但全岛是政府划定的禁捕区域,于是,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偷偷进岛捕鱼。这种行为不仅违反禁渔规定,还有越界风险,是黑瞎子岛治安管理的最大隐患。
2020年5月9日凌晨,黑瞎子岛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徐旭得到线索,有人在黑瞎子岛附近一个无人小岛捕鱼,他与3名同事立即前往事发水域,登岛一番搜索,终于在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发现3名冻得瑟瑟发抖的违法人员。原来,由于手机落水,江水太冷,他们游了一会儿便返回等待救援,如果没有民警坚持搜索,极有可能遭遇不测。据此,移民管理警察们破获了系列非法捕捞案,抓获犯罪分子21人,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
“在无人岛安排轮流驻勤,在复杂水域安装高清摄像头进行监控,对人员和船艇无法进入的河汊进行无人机巡逻。”王乐说,近几年,通过开展江上查、岛上清、岸边堵、天上巡等活动,岛上违法捕捞行为几近绝迹。
据统计,10年来,移民管理警察们在黑瞎子岛巡逻里程10万余公里,创造了黑瞎子岛无恶性案件、零越界的平安奇迹。
国门立风骨永做戍边人
每到夏季,黑瞎子岛天亮得极早,人们还在梦乡安睡,美丽的黑龙江就已经醒来。天微微亮,徐旭便驾驶着警艇来到河道中心线附近,安静地停在江面,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祖国,打在他的脸上。
今年是徐旭在界江一线工作的第18个年头,前些年部队改制,他本可以选择离开,但十几年的戍边生涯,他实在舍不得。“在边关,祖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态,是身临其境的家园。”徐旭说。
为此,他把在哈尔滨老家的父母、大庆的岳父母都接来抚远照顾,来了个“逆向团圆”。
黑瞎子岛边境检查站的新警张鑫家在海口,从南到北、从热到冷,对亲人的思念、对环境的不适使他一度想离开。
教导员李宣震带他到东极广场巡逻,让他感受卫国戍边的神圣;领他逐一查看岛上8个界碑,让其铭记戍边的职责;给他讲黑瞎子岛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艰苦创业的故事,让他感受移民管理警察对党不变的忠诚。渐渐地,张鑫思想上产生了变化。
“戍守边关,才知道国家领土的真正意义。”张鑫说,看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1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