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武汉解放时,尚存仅有约500家工业企业,可谓满目沧桑。解放初期,武汉仅有无线电从业人员数十人。1949年武汉解放后,先是有无线电商行制作少量的扩音机供单位租用,继而有合作厂(社)批量生产这类产品。1956年以后,无线电业由商转工,建立了武汉无线电工业。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自行设计制造的电子管和半导体收音机先后问世。60年代中期,武汉半导体器件工业形成。

1970年,据全国彩色电视会战协作会议精神,由华中工学院、武汉灯泡厂等30余家校、厂联合研制显像管,于次年试制出19英寸彩色显像管。

1975年初又开始12英寸黑白显像管的试制。

1980年以后,国内引进了显像管生产流水线,全国16家显像管厂“下马”12家,耗资321万元、历时11载的自研的武汉显像管厂也宣告不得不停办。

部分企业简史

【长江有线电厂(代号733厂)】

1956年,武汉开始有厂(社)试制步话机一类产品,用于长江大桥建设工程。次年中原无线电厂由沪迁汉,带来了各种军用的归航机、收信机等产品,武汉遂有无线电通信机的正规生产。嗣后中原无线电厂又渐次生产了各种步讲机、通话器和各军兵种使用的多种电台等30余种无线电通信机。1963年以后,武汉无线电厂、武汉电子仪器厂等从中原无线电厂、6902厂接产和自行设计创产了车内通话器、接力机、终端机、插报机、地面询问机、工程程序指令保密机、无线电对讲机等产品以及各种工作车、红外线电源等配套设备。1976年武汉无线电厂为水利系统的通信联络首产了长江301接力机。

公司现系国家研制、生产通信终端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隶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形成了通信终端、精冲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铆接机等机电设备、压塑压铸等6大类多品种系列产品。公司于2000年通过lS0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通过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

2011年9月5日,武汉长江融达电子有限公司政策性搬迁光谷生物城。

【武汉市无线电厂】

1961年7月由元件一厂、华中无线电厂,长江无线电厂合并而成的地方国营工厂。厂址位于汉口大智路32号,占地总面积29763平方米,建筑面积45182平方米,其中生产用30173平方米。有职工17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6人。设有9个生产车间,原3厂附属工厂各1个。拥有各种机床设备242台,固定资产(原值)1360万元。年利润约550万元,上缴利税约460万元,是全国定点生产收录机的专业工厂之一。

主要产品有军工,民用两大类。民用产品主要为长江牌收录机,年产量约20万台。是武汉市的拳头产品之一。

武汉无线电厂,曾经以“长江音响”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1)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2)

武汉无线电厂一度辉煌,工厂职工2000人左右。其领军者程贻幼是武汉早期改革开放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今,却只留下了一个“8000万元”的故事,供后人评说。

1981年,武汉无线电厂年产50万部收音机,工厂几乎把所有的人力、财力都用在收音机的生产上,哪知风云突变——大批国外和港澳地区的收录机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轻松地冲击了内地的收音机市场。收音机卖不掉,市场需要的收录机又上不去,一度出现了交不起电费、贷不到款发工资的情况,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1986年至1996年这10年间,武汉无线电厂面向中小城镇的工薪阶层开发生产中低档音响产品。“长江音响”红遍大江南北,跻身中国名牌音响行列。

1987年,“长江音响”获国家最高质量奖。

1992年至1996年,武汉无线电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连续五年荣获“金桥奖”,工厂年销售额超过1.6亿元,利润达到2200万元,在全国300多家电子音响生产企业中名列前五。

武汉无线电厂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自有资金不仅保证企业不依赖银行贷款,而且还能倒借钱给银行作流动资金,在当时的武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1996年,武汉无线电厂的存款达到8000万元,按当时利率,每月利息就是100多万。

当时有人说,程贻幼是个土财主,只知道存钱。有职工问,能否将这笔钱分掉?程贻幼回答:“不行,这笔钱就像工厂的一只母鸡,将鸡杀了,谁来下蛋(利息)。”

1995年,武汉无线电厂在全国率先开发出了VCD技术,比著名的江苏“新科电子”还要早。有人认为,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上VCD项目。但是程贻幼觉得,这就是个过渡产品,“与其不明不白地往凼子里丢钱,还不如反弹琵琶,开拓新的生财之道。”

从全球电子产品市场的角度,说VCD是个“过渡产品”确实没错,因为它很快就被DVD取代。问题是,这个“过渡”的时间颇长,足以让电子企业在中国大陆这样的下沉市场吃到一波巨大的红利。而程贻幼的判断,恰好让武汉无线电厂错过了这波收割低端用户的机会。

当时程贻幼的投资方向,在汉口蔡家田购地6.9亩,在黄陂购地10亩。

1996年,临近退休年龄的程贻幼承包期届满,在干部职工面前,程厂长信心十足地说:“就是工厂不生产,8000万元的利息也能保证大家每月的工资照样发。”

不久,程贻幼退休,原电子局副局长胡冲走马上任。此时,国内各种品牌的VCD大做广告,沿海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纷纷在电子音响行业崛起,武汉无线电厂的主导产品“组合音响”销路越来越小,企业开始亏损,大批员工面临下岗危险。

胡厂长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如推出“长江家庭影庭”,组建新的销售网络,与浙江某企业合资生产BP机,为“新科”定牌生产VCD,等等,但均未能扭转亏损。

上述举措,均需大量投资,但新厂长却不敢轻易动用8000万元存款。

到了1998年,武汉无线电厂一直无法摆脱困境,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而每年的人员工资、各种福利等项固定费用共2000多万元仍在源源不断地开支。

1998年12月,胡冲离任。此时,8000万元存款只剩下不到一半。在眼见企业无力回天的情况下,800多名职工在拿到一笔钱后自愿与厂方解除劳动关系。

1999年,8000万存款全部用光。

“老厂长以前的话兑现了一半。老厂长走后,我们真的没生产,但8000万只保了我们三年!”

【武汉市无线电二厂】

坐落在武昌中北路154号。建筑总面积为21949平方米,其中生产使用13554平方米。拥有职工1008人,各种设备153台。固定资产(原值)687万元,属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创利润531万元,上缴利税434万元。该厂1961年以大华仪表厂的仪表车间和仪表修理部为基础组建为国营精密仪器仪表修配厂,1967年1月改名无线电二厂。主要产品为凤凰牌收录机,年产约15万台,是武汉市的拳头产品之一。此外尚有电子计算机、微电脑和示波器等产品。(图79)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3)

1990年成立的武汉计算机厂是否是曾经的武汉无线电二厂?

【武汉无线电三厂】

成立时间没有注意到。武汉工业志记述:从1982年起连续4年共亏损270余万元,被市政府于1985年6月24日宣布为“濒临破产,限期整顿”企业,限期一年半内扭亏为盈,为当时国内第一家实行破产前限期整顿的企业,受到各方面关注。该厂在“黄牌警告”后,首先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市场上销路好的共用天线、呼叫器、室控设备、音响、防火报警器以及音乐电子门铃、冰箱保险器等新产品,获销售收入270余万元。其次,积极开展对外承接零部件加工,获得188.3万元收入,解救了维持生产的急需。第三,健全生产、技术、销售一条龙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浮动工资。1986年工时利用率达到67.2%,比上年增加30%,停工损失比上年减少50%。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逐步扭转亏损的局面。1985年底减亏31.41万元,1986年上半年持平,到1986年底,实行盈利25.3万元。经市政府批准,收回了破产警告“黄牌”。

【武汉无线电四厂】

1969年武汉变压器厂成立电视机生产车间,1973年8月以该厂电视机车间为基础,在武昌中北路新建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工厂,即武汉无线电四厂,后更名武汉电视机厂。

【武汉无线电五厂】

没有查到具体的记载。侧面看:武汉市电子工业在深圳兴建南联电子加工厂,厂房设备投资总额为154193元,其中武汉市无线电三厂投资73824元,占47.9%,武汉市无线电五厂投资80368元,占52.1%。协议终止后,其厂房设施折价为72100元处理给甲方,无线电三厂按47.9%的比例收回投资34535元,无线电五厂按52.1%的比例收回投资37564元。1982年,武汉无线电研究所与香港北海拓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武汉国外电子产品维修中心,后改名为武汉国外电子服务中心,由合作经营变为合资经营,总投资为人民币300万元,其中汉方投资占51%,港方投资占49%,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录制及销售音像磁带,开展技术咨询服务,销售国内外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维修进口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其中1O%的原声磁带和有声盒带由乙方返销。

【武汉市电视机厂】

坐落在武昌中北路。工厂占地总面积为1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636平方米。其中生产用15586平方米。有职工101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人。拥有3个生产车间、2个分厂、1个贸易公司。固定资产(原值)814万元,1985年实现利税1061万元,是国内定点生产电视机的51个专业企业之一的地方国营工厂。

1969年武汉变压器厂成立电视机生产车间,1973年8月以该厂电视机车间为基础,在武昌中北路新建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工厂,即武汉无线电四厂,后更名武汉电视机厂。主要产品为莺歌牌黑自和彩色两类电视机,年生产能力各15万台以上,1985年黑白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共18万台。2002年,武汉电视机总厂正式停产关闭,厂房内的车间逐渐废置。

神州辽阔,处处有莺歌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4)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5)

1973年,电视机生产车间组建完成后的第四年,这里生产的电视机机型由104型发展到915型,之后又演进到915-3型,实现了性能和结构的优化,并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同时申请了“武汉牌”注册商标。也就是从这个型号开始,“武汉牌”电视机的生产中从电子管升级到了晶体管。

1975年,已经更名的武汉电视机总厂开始研制B-121晶体管12吋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按照全国联合设计路线,使用木质外壳,先后选用上海、进口显像管。之后,机身面板材质又改为塑料。新机于1979年7月正式定型,并采用商标“莺歌” 。“莺歌”诞生的同时,原先的“武汉牌”商标被废弃。

莺歌牌电视机作为武汉自产品牌,自问世起销量颇为可观,然而后来由于质量的短板,销量开始滑坡。

次年10月21日,一篇文章出现在《长江日报》的头版位置——《“莺歌”为何不动人?》,这篇文章指出了武汉电视机总厂存在因企业管理不善而引起的技术质量问题。

当时上海产的“飞跃牌”同类型机平均稳定运行的时间已经达到5000小时,而莺歌只能达到1060小时。

此外,莺歌电视机早期返修率也较高,平均每天二三十台。资料显示,1980年七月,莺歌电视机生产了近900台,而返修数却达到千余台。也就是说,有的电视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至少送去返修了两次。当时盛行“电视机爆炸等于一颗手榴弹”。

“莺歌牌”口碑暴跌,甚至一度惊动了武汉市人大。在一次市人大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对“莺歌牌”电视机的意见,敦促工厂迅速提高产品质量。

此后,武汉电视机总厂作出了包括重视发挥技术人才作用、改进工艺,执行“三包”、设立若干修理点,研制新型产品在内的多项改进举措。这一时期,总厂陆续研制出B-122、123、124和125型机。由于改进了电视生产技术,电视机质量得到提升,平均稳定运行时间提高至2400小时,莺歌电视机的市场销售情况逐渐好转。

1981年见于报端的一篇报道称“四台莺歌牌电视开机实验一年无故障”;两年后,《长江日报》也报道了莺歌的质量情况,称其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美天鹅”的蜕变,种种报道足以证明莺歌电视的质量改进取得了可喜成果。

1981年,一台12吋的莺歌牌黑白电视机的售价高达310元,而那时武汉市人均月收入约30元,这意味着一个普通人需要花费将近一年的工资才能将莺歌电视机买回家。

电视机厂的第一批职工夏师傅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他与妻子于1981年购入了一台9英吋的莺歌牌黑白电视机,花去了夫妻俩几个月的工资,直到2020年,该台电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这台在当时相当于“奢侈品”的电视机,成为一家人茶余饭后的最佳消遣,虽然如今已经报废,但夫妻俩仍然舍不得将它丢掉。

武汉电视机厂不仅生产黑白电视机,在彩电的研制上也早早起了步。1985年,总厂开始生产莺歌牌14吋、18吋等规格的彩色电视机,投入市场后也颇受欢迎。

统计数据显示,武汉电视机总厂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职工人数超过2000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电子企业百强,累计上缴国税1.1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元。

电视机厂的老职工王建回忆,总厂在1989年以后就渐显发展颓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电视工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准入门槛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般高,除了现有的国营工厂,地方、民营企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机厂和电视机生产线数量颇多,沿海地区新型厂家崛起,国外知名品牌纷纷来到我国投资建厂,竞争空前激烈,武汉电视机总厂的技术人员纷纷奔赴沿海城市,人才逐渐流失。

虽然武汉电视机厂早在2002年就退出市场,但其旧址一直保留至今,“莺歌”商标也始终处于注册状态,等待时机“重启”。

2019年,显示器生产厂家冠捷欲进军液晶电视生产,原本打算无偿交由冠捷电子公司旗下的艾德蒙公司开发,并将“莺歌液晶电视机项目”写入政府报告。不过,相关部门经过再三考量,认为莺歌的影响力仅仅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老品牌重返市场不一定会受到当下消费者的青睐,最终“莺歌重启计划”不了了之。

作为遗产的“莺歌”兀自矗立,但作为品牌的“莺歌”,真的已经远去?

武汉市的半导体器件工业形成于60年代中期,1962年将电信仪表器材厂改建为无线电器材厂;1964年初第四机械工业部选中定点生产半导体管零部件;1966年又相继建立了半导体器件厂和半导体器件二、三、四厂。1984年以后,半导体器件二厂改为电子仪器四厂,转产电子仪器,四厂改为华兴电子有限公司附属工厂。另有区、县管的企业两家,即半导体五厂(汉阳县)和电真空器件厂(汉阳区)。现共有器件工业工厂6家(含华兴附属工厂),产品分为半导体零部件和半导体管两大类。(表387)

【半导体管零部件】

60年代初,半导体收音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发展较快,但国内尚无专业生产半导体管零部件的专业工厂。无线电器材厂被定点生产半导体管零部件后,在移入产品的基础上,搜集国外和上海等地先进产品实样作设计研制的参考而发展新品种,提高了产品产量,由初期的几个品种扩充到6大类66个品种。有大小功率管壳及零部件,有塑封引线及零部件,有集成电路外壳及零部件等。年产量由初期的116.7万只上升到1981年最高年产量的24300万只。“六五”计划期间,又创产了汽车二极管外壳、滤波器外壳、电流管外壳以及中小功率管原有大类中的新品种34个。

1978年,该厂定为对国防工业产品实行“七专”(专批、专料、专人、专机、专检、专筛、专卡)质量控制与反馈的全国重点厂家之一。

【半导体器件】

武汉市研制半导体器件较早,1960年电子科学研究所研制过二极管、三极管,但未能形成批量生产。1966年2月,市无线电局研究所、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市二轻工业局联合组成了研制半导体器件的武汉地区技术协作小组,市无线电局研究所和江岸区晶体管厂(属市二轻工业局所辖行业)开始试制高频小功率锗三极管,当年上半年各试制成功高频小功率样管。1966年8月,以研究所的半导体试制组为基础,成立了武汉市半导体器件厂。10月又改江岸区晶体管厂为半导体器件二厂。当年还有江汉灯泡生产合作社(半导体器件三厂前身)和汉阳区水电安装合作社(半导体器件四厂前身),各试制成功锗二极管。

嗣后,半导体二厂、三厂、四厂均生产二极管。产品有2AP、2CZ、2CW、2CN、2DV、2CK等系列和硅堆。80年代初期,二厂、四厂“转轨变型”,三厂继续生产二极管,并发展了二极管的一些新品种,创产了电子饮水器等应用产品。

半导体器件厂主要产三极管,创产初期品种少,质量不高,致使整机厂不敢使用。1973年7月整顿质量管理后,产品质量渐有改善,并逐步形成了硅超高频管、硅高频小功率管、低频中小功率管、硅低频大功率管等系列产品。1983~1985年,除在系列化方面又开发了3D×201、3C×201、3D×204、3C×204和3DD210等一批新产品外,还为自动控制方面的需要生产了一批半导体特种器件,其中有光敏管、传感器、激光可控硅等产品。各种半导体管产量由初期的15。6万只增至2000余万只。1979年T1管在全国15家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列第三位,获四机部二等奖。1981年3DG102管在全国24家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四名。

70年代,还展开了集成电路的研制,曾试产数万块,未形成批量生产即告停止。

【武汉半导体器件厂】

1966年8月成立时,仅有滨湖机械厂外一间厂房。1969年迁入华中工学院与该院合办。1974年该校还房,复移至中北路上高1412电子工业家湾。

该厂占地总面积4448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218平方米,其中生产用面积12930平方米。有各种设备、仪器1060台,固定资产(原值)947万元。职工总数78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3人。最高年产值达到11775万元。

第一代产品为锗高频小功率三极管。1969年增产锗低频小功率三极管。现有超高频、高频、低频各种大中小功率的三极管品种系列约20余种。产品的40%用于武汉市自行配套,10%用于湖北省内配套,其余外供。

电子元件工业

电子元件是电子产业的基础工业。武汉市生产电子元件兴起于1958年。

新华电机厂于1958年试制成功石英晶体,次年又试制成功钛酸钡压电陶瓷。同年中元无线电器材厂(无线电厂前身之一)生产丁纸介电容器和低音喇叭。该厂即在是年被定为综合生产元件的骨干企业,并组建成电容器、波段开关、双联可变容器、喇叭、电位器、中周、电阻等7个车间。至1960年,生产的元件声品即有电容、电圍、电声、电感、接插件和二次配套元件等六大类17个品种,产量达到292.2万只。在“大办无线电”中,出现了与无线电有关的街办小厂70余家,有的厂也仿制某些元件产品。

1965年,市无线电局有选择地组织紧固件、变乐器、搂插件、铸锻件(磁性材料前身)和电表5类元件的专业生产。后改“大办”为“一片红”办公室。并有中央在汉a个企业源人叁加,办公地点设在市无线电局,专门负责安排区街小厂(合作社)转向生产为电子整机配套的元件产品。市计委每年给“一片红”安排专款计划扶持其发展。从1966年到1974年,共通过市财政拨款(不计专项的试制费用)182万元。在前述5类专业生产组建后,又陆续从“一片红”基础较好者中遍选或从本产业力量较强者中析离。分别组建了电话、线材、电容器、压塑件、压敏电團、电源配件、电声器件、陶瓷元件、按插元件等9类元件或材料的专业生产。80年代,元件类工厂已由初期的3个增至近20个。

1963年以后,中央部属工厂生产的热敏电阻、变压器、电表等元件系列产品陆续脱壳给武汉市生产。市内在组织专业生产中又逐步设计和创产了各种元件系列产品。元件配套水平又渐次提高。及至70年代,半导体收音机的元件、器件绝大部分自行配套。1980年后,广播电视收录设备除电子管、显像管、收录机芯和个别产量不足或质量欠佳的元件外,基本上均可自行配套;其他电子整机的元件配套率亦在80%以上。元件产品仍按其类属分,有电容、电阻、电声(电表)、电源、接插件、磁性材料、石英晶体(钛酸钡晶体)、变压器、中周和广播电视配件、其他元件等26类(种),其规格型号和总产量已分别达到了数以千计、亿计的程度。其中的电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紧固件、压塑件、接插件,电源、电源配件、电声器件、磁性材料、电表、晶体、线材等元件或材料还向全国各地区供应。

薄膜可变电容器是由新兴针棉织生产合作社(电容器四厂前身)于1967年5月4日开始试制的。试制前该社派员赴上海复旦电容器厂学习,试制中又请武汉大学教授现场指导。工厂利用几部旧皮带车床,动员职工自带螺丝刀、刮刀作为工具,于1968年制出用于收音机调谐的薄膜介质双联可变电容器,但工艺装备、职工技术和卫生等条件都较差,质量不高。1975年整顿了生产秩序,改善了卫生环境,年产量达10万只。1980年后,年产量达230万只。产品质量1976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四位。

瓷介电容器的CT,型圆片电容器,在1983年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跃居首位。

【电阻器】

武汉电阻一厂、武汉元件厂、武汉压敏电阻厂3家企业生产各种不同用途的电阻器。50年代后期,武汉市仅开始试产收音机用的电阻器,1960年产量尚只100万只。到1985年,各种不同用途的电阻器产量达到1.1亿只左右。其中武汉市生产早于国内各地区的热敏电阻器与压敏电阻器两种产品,一直行销全国市场。

60年代初,国内尚无专业生产热敏电阻的厂家。1963年由723部队提供样品和技术资料,将其研制的2种型号的热敏电阻移交市无线电元件厂试制,次年建造了专业生产热敏电阻的车间,试产300余只。1965年产量即达13万余只,1975年达100万只以上,80年代年产达500万只以上。

武汉市无线电元件厂在“脱壳”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并研制出许多新型品种,计有11个系列约70个不同规格型号。产品品种按其功用一般分为负温度系数和正温度系数两大类。负温度系数类产品有5个类型6个系列60余个品种。正温度系数有4个系列5个品种。此外,还有特殊要求的HQ系列的热敏电阻。

武汉生产的热敏电阻器,在品种规格上均居全国首位。而其中RRB、RRC、RRG、RRP4个系列中11种型号的产品为武汉市独家生产。中国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导弹均采用了武汉产的RRC和RRW系列的热敏电阻。

【石英晶体】

此产品主要用于雷达、导航、通信机等电子设备的谐振、滤波、压控。武汉市无线电元件厂于1959年研制,1962年试产341只。1965年以前只有少数品种小批量生产。1965年元件厂为生产石英晶体的定点厂后,又接产为坦克电台配套的胶木壳石英谐振器。

【压电陶瓷元件】

此元件系无线电绝缘材料中的新品种,应用于水声换能器、滤波器、延迟线等,为新华电机厂首先研制,在市电子科学研究所小量生产后由武汉市无线电元件厂正式批量投产。

1963年,市无线电元件厂研制成功鱼群探测仪配套的和鼠笼式的钛酸钡压电陶瓷元件。1965年以后陆续研制和生产的压电陶瓷元件有:高低频陶瓷滤波器、压电扬声器、话筒等。按类型分有高温用、发射型、接收型等。年产量由1964年4000只到1976年以后3万只以上,最高年产量(1981年)9。11万只。

中国运载火箭采用了武汉市无线电元件厂和压敏电阻厂生产的DPZ一1型和PZT一8型压电陶瓷元件;1980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两厂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扬贺电。

【武汉市无线电元件厂】

该厂源于1958年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附属工厂——新华电机厂。1960年交武汉市无线电仪表工业局时改名武汉市电子科学研究所。1961年厂、所合一,同时又称武汉市元件二厂。1960~1962年,又有灯泡厂电子管车间和仪表厂的部分人员、设备、厂房并入,到1962年6月改为现名。

工厂位于汉口四唯路,生产车间位于附近的胜利街。1985年有职工9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2人,占职工总数的8.4%。建筑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5800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和仪器近700台(套)。固定资产(原值)800余万元,年工业总产值7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拥有6个生产车间和附属工厂。

1964年,作为专业生产石英晶体和热敏电阻的定点厂,产品供全国1000余家工厂配套。其品种、质量、产量均居全国地方同类工厂之冠,居全行业第三位。1985年又投资402万元(外汇82.7万美元),从国外引进了一条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年产500万只的高频石英晶体生产线。

【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

1972年,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编写的《光刻掩模版的制造》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6)

32开66页。中国芯片光刻工艺研究起步,虽比美国稍晚,但跟日本差不多同时起步,比韩国、台湾早10年。

光刻掩膜版(又称光罩,英文为 Mask Reticle),简称掩膜版,是微纳加工技术常用的光刻工艺所使用的图形母版。由不透明的遮光薄膜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掩膜图形结构,再通过曝光过程将图形信息转移到产品基版上如图

武汉电子产业都在哪里(走进武汉电子产业)(7)

有不少网友将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和武汉无线电三厂搞混了,甚至还有人说武汉之前根本就没有过光刻厂。

这家在上世纪 70 年代独领风骚的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 1994 年全面改制,成为了卖早点、副食品的商铺。

据内部人士回忆,当时绝大部分职工全部转型成了商铺售货员,虽然有一部分职工南下广东,应该没有继续从事半导体制造的相关工作。

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理念下,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成为我国半导体制造行业全面衰落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有很多半导体、无线电厂,2000 年左右这些厂几乎全部销声匿迹。

武汉的电子产业,从解放初的空白,自立更生,奋发图强,发展到80年代,就走在了全国前列。若再有十年时间留给武汉,不分散武汉电子工业方面的力量和资金——意即不援助深圳,不受境外半成品倾销以剥夺我国电子组装作坊场工人的血汗钱,武汉电子工业必定能够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