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冲高考,稀里糊涂报志愿”、“寒窗苦读十二载,填报志愿三两天”…我不知道大城市的家长和孩子们在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在面对选择大学和专业时,是否有过茫然和恐慌,但我清楚地知道,对于太多的西海固学子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他们不单单是茫然和恐慌,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和无从选择。别说对某某专业有一知半解,就连如何填报志愿,有些都是不清不楚,甚至乱报一通。
近些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学子通过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各个高校所录取。能考上了好大学或者心仪的大学,本是件天大的好事、喜事,可问题就在于,又有多少学子真正喜欢并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那?
专业决定就业,就业决定发展,虽然现如今的中国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在从事着和自己专业全然无关的工作,但专业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不可忽略。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在早已男女平等的当代社会里,女性又何尝不怕入错行?如此看来,上了大学但又没有选对合适自己并喜欢的专业,又是一件多么极坏的事、苦悲的事。
许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其实对大学的专业是陌生的、不了解的。好一些的,在填报志愿时,还会用网络查个大概;不好的,全然采取了“跟从、听从、盲从”的填报方式,哪个热门填哪个,哪个好就业填那个,也不管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殊不知,大学的学习完全与中小学不一样,在进入大学前拼命苦读,是为了考上大学,可进人大学后,才发现所读的专业与个人性格、兴趣、能力、志向等处处都不一致。专业的不对口、不适合,也就导致很多孩子没有了学习目标,也失去了学习动力,进而导致生活空虚、无聊、烦恼、焦虑,甚至痛苦和压抑,不知道劲该往哪儿使,也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最后只得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的场景:某某人一说起某某家的孩子,立马就会说考上了某某大学,却很少说学的什么专业。好像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考上个好大学,就一定会有好职业、好前途,至于学的什么专业,适不适合孩子学习,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到底是大学重要还是专业重要?这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非要回答的话,也很简单,那就是——同等重要。只不过这里的“重要”可不单单指的是好学校里的好专业,要真正喜欢和适合自己,才最重要。清华的计算机是好,但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也不差,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到底选择那所学校那个专业,应该取决于对孩子的综合评估和人生规划,而不只是为了图清华的名气而选择了不感兴趣的计算机。
每个家长或者孩子,似乎都只想上好大学的王牌专业、热门专业,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如此好的底气和运气。在分数不理想的情况下,在大学和专业之间,还是要理性地去分析和选择。
网络上充斥着很多类似于“能上一本院校就绝不上二本院校”、“能进211院校就绝不上普通院校”的观点;也有什么大数据分析、这个UP主、那个专家总结得出的“202×年十大热门/好就业/冷门专业”;亦或者类似于“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机械、土木两大护法”等说法也是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个观点或者说话,我多少是有些不敢苟同的。有些普通院校虽不是985、211,但也有些专业是完全不逊于某些好大学的。至于什么“热门”、“冷门”、“好就业”更是片面之语,不能说有诱导之嫌,但也绝对在影响孩子的专业选择。
对于孩子选专业这件事,如果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爱好志向等问题而盲目地去跟从、听从,在我看来,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
很多年以前,我们的教育里就喊起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口号,可这么多过去了,我们还只是依然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和层面,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有人说,“十七八岁的孩子懂个啥叫职业规划吗?再说离就业还那么远,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职业生涯规划’”。是啊,我们的孩子的确不懂啥叫职业规划,可问题是已经十七八岁的他们为什么还不懂那?原因很简单,我们很少有人去引导和关注,也很少有人去重视和帮助。
从家长、学校再到我们的教育职能部门,由于不重视,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也就导致了在填报志愿时的慌不择路,盲目适从。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一上学,就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抓学习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面对孩子的职业理想,很少去正确引导,也很少帮孩子去做规划。比如某个小孩子说“长大后我想当老师”,且不说这孩子长大后能不能当老师,我们的很多家长就根本拿孩子的话没就没当回事过。比如有没有告诉孩子当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再比如有没有告诉孩子这份职业需要具体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而这些都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必须需要时刻注意和关注的。
我们的孩子没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观,其实也怪不得我们的家长,一来我们家长的素养还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二来教育的核心也不在家庭教育上。虽然无数人强调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离开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孩子的成长必定是有很大缺陷的。
对于高中孩子,想要让孩子有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设好“高中生专业规划课”。
对于当下的很多高中学校来说,往往所关注和关心的,只是升学率和考名校的问题。有没有省/市状元,有多少个考上了清华北大,有多少个考上了985、211,有多少个考上了一本…至于孩子们报的什么专业,将来可能会从事什么行业,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关注,也不是教育的重点。
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学生考名校的数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更好的大学,各个学校是想法设法地挤压老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和课余时间。你六点半开始早自习,那我就六点;你晚上十点下自习,那我就十一点;你一天上八节课,那我就上十节课;你周六不放假,那我干脆一个月放一天假…不停歇地内卷,无止境地内耗,这就是当下中国社会里最真实的高中生活、高三生活。
时间和重心都用在了学习和考大学上,自然也就没有精力来研究和开设“专业规划课”。其实,不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也不能全怪我们的中学,毕竟增加和开设一门新课程,可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一是时间成本,而是资金成本,从课程的构思到设计、开发到开设再到教材的编排和审核,相关老师的培训和认定;从课程开设的预想效果再到实际结果的评估与评判;从预计问题的发生再到后续内容的补充和完善…需要投入的可不仅仅是一时的兴趣和热情,还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财力和人力。 或许,我们已经看到了“高中生专业规划课”的必要性,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在当下人们的认知和观念里,想要开设这样一门有较大争议的课程,还有很大的困难。毕竟,这门新课程的开设,它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亟待教育主管部门和决策者们的论证和肯定,就让我们在对教育的期待中慢慢等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