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年,中苏关系紧张,未雨绸缪,长沙市政府决定挖一个大型防空洞,用于作战时受伤伤员的救护所,可挖着挖着,洞里突然窜出一股凉气,这股凉气遇到照明的蜡烛后,轰的一下燃烧起来,变成一股蓝色的火焰,管事的一看,按照以往经验来说,这地下很可能埋着点啥东西,而且来头不小,于是逐级上报。考古人员很快就到场了,在实地勘验后,认为这下面可能有两座规模很大的汉墓,应该立刻展开抢救性挖掘。这是马王堆汉墓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开始,说起马王堆汉墓,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但其中细节可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1)

这是封面

马王堆汉墓一共有3个,1号墓规格较大较豪华,里面就是历经2100年还不腐的女尸:辛追夫人。2号墓是她老公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规模小一点,已经被多次盗掘,破坏极为严重,遗骨都凑不太全了。3号墓是他俩儿子利豨xi的墓,保存情况还算不错。从墓葬的规格来看,显然是辛追夫人的墓更大更豪华更气派,但是,妻子比丈夫的墓更好,似乎不合常理,难道说,传言是真的?

辛追夫人和她的男人们

据说辛追夫人年轻时是个贼拉漂亮又贼拉有风韵的河南妹子,她16岁时,原本要嫁给江夏王家的王公子,但好巧不巧,成亲当天,韩信带人来围城了,王家不愿投降全家自尽,但辛追还不想死啊,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啊。于是,她勇敢地打开城门,走到不可一世的韩信面前,说:你为什么会在一个女人要出嫁的当天,然后让她连带着也死呢?韩信当时一看,呵,大美人!然后就对辛追一见钟情,把人俘虏了带回去谈恋爱,正当俩人徜徉在爱情的世界时,刘邦见到了辛追,呵,大美人!他也对辛追钟情了,然后刘邦就强行逼迫韩信,把辛追让给他,辛追为了避免俩人产生矛盾,入了宫,但她最爱的应该还是韩信。

此外,韩信的一个旧部叫钟惺的,也偷偷喜欢上了辛追,说到这,大家应该能想象辛追夫人有多好看了,应该不比冰冰姐差。后来辛追被吕后所害,是钟惺把她救出皇宫,并托付给了当时还是猎人的利苍。但辛追突然发现,她怀了刘邦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最后,辛追在50岁的时候因病离世,汉文帝按照国葬标准厚葬了他的生母,也就有了今天气势恢宏的马王堆汉墓。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2)

辛追夫人

虽然这种说法没有切实的证据,但还是挺有意思的,更有意思的是,利苍和利豨的遗骸都已烂成白骨了,而辛追却保存完好,且栩栩如生。棺椁刚打开时,她躺在20厘米深的无色液体中,能清楚看到里面睡着的是一个女人,除了眼球凸出,舌头外吐这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外,她的面容清晰可见,连眼睫毛都根根分明,肌肤依旧有弹性,头发光鲜亮丽,一些关节甚至可以活动,就好像刚刚下葬一样“鲜活完整”,和我们现在看见的辛追夫人完全不同。

由于先前条件所困和没有保护意识,又要把辛追夫人运往实验室进行解剖,运送过程中,那20厘米深的无色液体也被倒掉了,再加上各项技术比较落后,当时只能用福尔马林进行保存,还被展出过很长一段时间,尸体被暴露在空气中,就变成了如今惊悚的模样。

而她为何能千年不腐?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后来研究发现,那20厘米深的防腐水,不是人工放进去的,而是通过棺木下的土壤渗入的,在水中含有硫化汞的成分,但是,硫化汞最多是抑菌,无法达到保持尸身不腐。研究学者猜测,防腐水再加上密封、深埋形成的低温,缺氧和无菌的环境,或许是尸身千年不腐的原因。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3)

举个栗子

而在解剖辛追夫人后,有了更惊奇的发现,其内脏竟然保存完好,甚至胶原纤维和刚去世时基本一样,2000多年了,竟然真的和刚死时一样,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她的死因却很草率,死于甜瓜旺季。经检测,辛追夫人身高1.54米,体重68斤,A型血,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病等等,在其食管、肠胃内有138粒半甜瓜子,应该是吃甜瓜时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猝死了,就是这么戏剧又草率。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在她的直肠和肝脏内发现了血吸虫卵,这种病在医学上被称为“日本吸血虫病”,因为最早是日本人在1904年发现的。但辛追夫人的出现,印证了我国早期医药著作《千金要方》中对血吸虫病的诊断,把时间提早了2000多年,这也是日本为什么多次提出为中国考古界捐款,只求能带走辛追夫人几根头发,甚至还不断让步,最后只要半根的原因。除了日本,美国也曾提出,希望可以用登月舱中携带的种子交换辛追夫人身下的土壤。有人好奇,要头发和土壤干嘛呢?

做DNA,研究防腐技术。能完整保存的尸体一般都是干尸,而辛追夫人能保持湿身千年,是世界首例。其中关于防腐相关的技术是非常值得人们研究的,这种技术一旦被完全掌握,人体的一些极端奥妙很可能也会被研究透彻,甚至是包括大幅度的延长人的寿命和生理机能,或者直接就能打开另外一道关于生命延续的新大门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真的得到了这种科研成果的话,对于整个生物科技提升,将会是一个不可估量价值。所以,美国和日本才会如此垂涎我们的辛追夫人。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4)

刚出土的藕片

而在此之前,在马王堆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书籍,其中一本为房中术,因为里面的内容不适合传播,再加上当时人们思想相对比较保守,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此书的消息。在房中术中,提到的五欲之征,将人之本性剖析到了极致,可是鉴于当时的国内思想。专家不敢将其发表在杂志报刊上。只是另起了一个名字:养生方,发表在马王堆的医学研究期刊上,但只供内部参考,未公开发行。直到后来,日本的一个医学代表团队来和中国进行交流,我国医学人员就将马王堆的这份医学期刊赠送给了日本代表团。日本的麦谷邦夫看到养生方里面的“奇特”内容,发现了其价值,就自己进行注解,然后把这本禁书公开发行了。通过发行后,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在房中术方面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绩,这件事让我们觉得非常可惜,因为这原本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结果被日本给占去了。因此,后续的日本要头发,美国要土壤,我们都一一婉拒。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5)

古籍

无法仿制的工艺

在马王堆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令人惊艳和难以置信的就是素纱襌衣。马王堆一号墓一共出土了三件单衣,同样都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可谓天工巧夺。其中两件是素纱襌衣,一件曲裾式的重48克(编号329-5),一件直裾式的重49克(编号329-6),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和提到的都是后者。为什么经常被提到的反而是比较重的那件呢?一是因为重49克的出土时更加完整,重48克的稍有残破。二是因为仅重48克的那件衣服已经没有了!在3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刚满17岁的高二退学少年,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湖南省博物馆,顺着草坪上的竹梯爬上了陈列馆,并用铁管砸开了玻璃,然后把自认为值钱的都打包塞好。两个多小时后,少年心满意足地拿着装满文物的手提袋敲开了传达室的门。而值班人员只是随口埋怨了他一句为何这么晚还要出去,就给他开了门……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6)

素纱襌衣

这就是1983年8月2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许反帝盗窃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案,这个少年总计盗走31件文物和8件复制品,有一些后来被他的母亲烧毁或冲入家中厕所,永久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里,那件48克重的素纱襌衣就在其中。所以,我们现在在展览馆,只能看到一件素纱襌衣,而且还是仿制的,确切的说,是花费了13年才防了个类似,和原版还不一样,这又是咋回事呢?

真正的素纱襌衣需要密闭保存,那么展览柜中就要放一件仿制品,于是,现代仿制之路开始了,一开始,仿制这件衣服的是上海和北京几家纺织厂,可全部仿制失败,做出来的又厚又重。于是,仿制素纱襌衣的任务,就落在了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名下。研究所的工程师和研究员,经过对衣服上的丝线横断面切片、氨基酸含量,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和仪器的检查,确定了这件素纱襌衣上的纤维,就是家蚕的蚕丝无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他们用蚕丝复制出来的素纱襌衣出炉后,上称一量,竟超过了80克,比原版重了近2倍,第一次复制失败。

随后,南京云锦研究所就遍请专家,展开了第二次攻关。这次专家们给出了2点非常有用的意见:第一,这件素纱襌衣采用的是平纹纱,模仿这种平纹纱,目前已经没有技术障碍。第二,仿制的素纱襌衣之所以超重,原因只有一点,汉代的蚕食较细,而现代蚕食的直径,几乎是汉代的一倍。所以,做出来的素纱襌衣才会如此厚重。

不腐烂女尸(不腐女尸为何惹美)(7)

为了搞明白古代的蚕丝,为何较细的原因,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所长直接坐车去北京,请教了农业部负责桑蚕养殖的专家,专家告诉所长,汉代的家蚕都是三眠蚕,吐得丝很细,而现代的蚕是四眠蚕,吐的丝要比三眠蚕吐的丝粗,还结实。而四眠蚕是从三眠蚕驯化、培养和变异而来,想要将其变异回去,是绝对不可能的,但通过药物,却可以让四眠蚕休眠三次蜕皮三次,而吐的丝也会变细。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后,南京云锦研究所努力了13年,终于获得了比素纱襌衣原织物上还要细的蚕丝,并最终制成了一件重量只有49.5克的仿真品,为什么还是比原版的重呢?因为原版如果 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现代根本无法仿制出来。可见古代的很多技艺,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

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这么薄的衣服,怎么穿呢?我是挺好奇的,就去网上查了一下,一批人认为,这件衣服是套在华丽贵气的衣服外面,使衣服看起来更加有质感更加华贵。另一批人则认为,它是件内衣,是一种比较性感比较有情趣的内衣,看来,辛追夫人还蛮时尚的,怪不得能让韩信、刘邦一众杰出人才,为她着迷。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不吃亏不上当,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