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亭 图:来自网络

婆婆过世不满百日,公公就先斩后奏领了一个女人进门,虽然是意料之中,但也是震惊的,毕竟公婆五十年的夫妻,共同养育了三个孩子,半生辛劳,儿孙满堂。没料到公公会薄情如斯,因为婆婆过世还不满百日啊,况且公公都70岁的人了。

婆婆过世不到百天的说说(婆婆过世不到百天)(1)

婆婆在世时曾跟我讲,她们当年结婚是媒人介绍的,婆婆家在大山里,田地少,姊妹多,家中靠卖柴火为生。公公家在城郊,地势平缓,种稻养鱼,日子相对过得好些,但缺柴火。

那年,公公给婆婆家送了两条大草鱼,一担稻谷,从山里拉回来一车柴火,顺便把提着一个小包袱的婆婆带出大山,第二天请叔伯亲戚吃了个便饭就算结了婚。

后来城市发展,郊区变成了城区,公公和婆婆都进了工厂工作,退休后有养老金。三个儿子各自成家生子,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买了自己的房子,既互相照顾得到,又有一碗汤的距离。每逢节假日,儿子媳妇带着孩子上门,一家和乐,邻居无不夸赞。

婆婆身形矮小,认得字,心思细腻,家里家外,操劳一生。公公五大三粗,脾气火暴,大字不识,多是甩手掌柜。

俩人感情一直不好,公公经常打骂婆婆,三个儿子从小也怕他,但那个年代,一般都是看在孩子的份上忍受,几乎没有人会离婚的。儿子媳妇对婆婆都是尊敬的,她所有的不快只来自另一半。

三年前,婆婆得了癌症,我们把她送到省城医院,联系专家治疗。在婆婆治病期间,公公没有去医院陪护一天,没有出一分钱。

婆婆出院后,说起来就泪水涟涟,讲她这一生命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了个坏脾气的男人,年轻时为了儿子,苦捱,不敢离婚。到老了,经历了一场生死,捡回一条命,老伴仍然不知珍惜。

几个月后,癌细胞已转移,只能作保守治疗。婆婆病情一天天恶化,公公对她依旧无任何的温情可言。

有一天,婆婆跟我聊起身后事的安排,她絮絮叨叨地说被公公欺压了一辈子,死后也不想和他合葬在一起,到阴间继续受他的气。说手上有一笔钱,要留到做丧事用……说到一半,瞅到公公进到房间来了,就住了嘴。

第二天一早,我送菜过去的时候,看到房间一地狼藉,婆婆说,昨天半夜,公公逼问她的钱在何处,她不肯说,公公到处搜,她的私房钱被他搜刮一空了。

做为媳妇我是很气愤的,夫妻五十载,生儿育女苦了一辈子的婆婆时日无多,公公惦记的却是她的私房钱,不可谓不悲哀。

但是他们是夫妻,我们做媳妇的又有什么资格去干涉?清官难断家务事,多少夫妻间的暴力都被掩盖在了这句话之下。说实话,如果就此质问公公,我也很担心他倒打一耙,背上惦记老人钱财的名声。

三天后,婆婆过世了,葬礼上的花销,亲戚多吃喝花费加上买墓地,很是花了一笔钱,公公依旧一毛不拔。最终的结果,还是买的双人墓地,预留了公公的位置。很多女人活着的时候没办法做主,到死了,哪怕子女明知她的心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婆婆过世不到百天的说说(婆婆过世不到百天)(2)

婆婆过世后,三个儿子商量让父亲在三家轮流住,自己的退休工资自己花,不需要他帮忙做任何家务,也不需要接送孙子读书,兄弟三人的房子离得不远,附近有个小公园,还有老年曲艺社等,都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公公多的是地方可以娱乐,只需要按时回家吃饭即可。

我们满以为这样的安排公公肯定是满意的,哪知道,他死活不同意,天天躺在床上哀嚎,一幅不久于人世的嬴弱模样,三个儿子没办法,轮流陪护,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又哭又闹,叫着老太婆怎么不带他走。要是不知前情,还真是觉得他夫妻情深呢!

公公这样闹腾了一段时间,轮流住的方案自然不了了之。然后突然就听说他再婚了。三个儿子上门质问他为什么招呼都不打一个,要再婚我们不反对,也要两家人坐下来谈一谈吧?再说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吗?图你什么?公公大怒:老子找老婆还要你们做儿子的管?人家是图我的人好。

我们姑且称她为杨阿姨吧。50出头,白净丰腴,穿着鲜艳,看着十分开朗,当然比过世的婆婆年轻漂亮。图公公的哪一点?图他年纪大不洗澡吗?人好?是有颜值有才华还是人品好?

我们了解到,杨阿姨是邻县的,老公过世几年了,原来打零工不够家中的混混儿子啃老。一女远嫁指望不上。断断续续找过几个老头,偶然认识了公公,很快在杨阿姨老家办了一场风光的婚宴,然后搬到一起生活,她很会哄人,原先脾气暴虐的公公很吃她那一套。

公公一改之前和婆婆一起生活的邋遢模样,衣服穿得整齐了,人也精神了,整个人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在家也不当甩手掌柜了,更别说挑剔饭菜不香了,家里家外,活计抢着干,把杨阿姨伺候得舒舒服服,白天俩人就看看电视,说说笑笑。

每天晚饭后,公公挽着杨阿姨的手一起去小公园散步,浓情蜜意,旁若无人地秀恩爱,一时间整条街道沸沸扬扬,甚至有一天公公去街上超市里帮杨阿姨买内衣的事,更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婆婆过世不到百天的说说(婆婆过世不到百天)(3)

晨练的老阿姨扎堆都在讲:女人要善待自己,不然自己先挂了,自有人顶你的位子,占你的房子,花你的票子。老爷爷们见面都在互相打趣,七老八十了还可以这样玩?临老了老了,贼心有了,贼胆有了,老伴一走,这下贼也有了。

听说但凡公公伺候得不好,杨阿姨就闹着要收拾行李回家,公公还得巴巴地陪小心说好话,才能哄得杨阿姨回心转意,对杨阿姨的儿子更是视为己出,帮他找工作,跑前跑后。

兄弟仨很是为过世的母亲不愤,大家更是恍然大悟,在婆婆过世后,公公拒绝去儿子家,还那样作天作地,就是为迎杨阿姨进门作的铺垫。

从法律上来讲,我们并无反对老人再婚的资格,从道义上来讲,公公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那又如何?他一幅找到了真爱,老房子着火的模样,有孝道压在前面,子女也无法去指责。

我们小辈横加阻挠只会反目成仇。况且,有些照顾是子女替代不了的。虽然从感情上,我们都接受不了婆婆尸骨未寒,公公就迎新人进门的事实,但走的人终归走了,也许公公就是觉得他年事已高,时日无多,才更加要及时享乐,更贪图现世抓得着的温暖吧。

最后商议的结果很无奈,我们不干涉公公的生活,公公的退休金不菲,他愿意养着杨阿姨和啃老儿子是他的事,我们也不会去贴补。

从此,除了过年过节必要性的礼节,我们很少再登门去看望公公了,因为看到他与新老伴的恩爱,就想到他从前对婆婆的刻薄。对比鲜明,愤懑却又无能为力。

婆婆过世不到百天的说说(婆婆过世不到百天)(4)

母亲是一个大家庭的黏合剂,母亲不在了,家也七分八散,不复往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