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月下独酌其一(京剧初出茅庐赏析)(1)

《初出茅庐》赏析(二)

《初出茅庐》中,诸葛亮的出场,是在他的新婚之夜。他的打扮和我们在戏曲舞台上,看惯了的那个老生扮演的诸葛亮,完全不一样:既不戴黑三,也不戴黪三,而是一个光下巴颏的少年郎。他身上不是八卦衣,他手中不拿羽毛扇,而是和梁山伯、张君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花褶子,戴方巾,一副风流儒雅的书生相。通过众人参加给诸葛亮贺新婚的小小家宴,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乱世年间,不同的知识分子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新婚”这场戏里,不仅诸葛亮风度翩翩的样子让人赏心悦目,而且杨秋玲扮演的诸葛夫人黄月英,那一段十几句的“四平调”唱腔,更给人以深刻而美妙的印象。“诸公今日贺新婚,愿敬杯酒表寸心。”她一方面感谢诸位的贺喜,另一方面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智者园林长归隐,愚者出山涤烟尘”的观点,充分表达了她对于诸葛亮出山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我们看到的是一对相敬如宾,十分默契的恩爱夫妻,黄月英坚决相信和坚决支持年轻的丈夫,为救黎民于水火而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

杨秋玲当年那美丽、端庄的扮相,深沉、委婉的唱腔,让我们感到诸葛亮的妻子,那是绝对地与众不同,其出众的才华,绝非一般才女可比!杨秋玲在《杨门女将》中创造的美丽,在这里得到了再次的展示!

  当然,我去看《初出茅庐》,主要是奔着孙岳去的,怀着急迫的心情在接下来的“风雪访贤”中,孙岳扮演的刘备,真是让我爱看的不得了!幕后“导板”的“大雪飘飘飞满天”,点出了初顾茅庐的时间,身披红色斗篷的刘备,在这里通过一段完整的“西皮”唱腔,把他渴望见到诸葛亮的心情展示在我们面前。应当说刘备的态度,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首要原因。刘备初访诸葛亮不遇,是惆怅的,他误把口吟“骑着驴儿过小桥”的黄承彦当成了诸葛亮。当知道对方是诸葛亮的岳父时,他不仅更加恭敬,而且越发表示希望约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通过他和黄承彦的对话,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备对诸葛亮企盼的心情。于是有了第二段唱段“非是我刘备发狂论,统一天下有雄心”抒发了匡扶济世的理想抱负,孙岳唱得是刚柔相济,悦耳动听。

刘备三顾茅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贤下士的范例。刘备对诸葛亮不仅有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而且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从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目的出发,认定了只有诸葛亮,才是他事业成功的最关键人物,虽然张飞、关羽是他生死与共的战友,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却是坚定不移的。“风雪访贤”一场,,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刘备的理想和抱负。接下来的刘备二顾茅庐,舞台上应当如何表现呢?

京剧《初出茅庐》的剧作者,对刘备三次访贤的描述不是同等笔墨,平分秋色,而是采用了对二顾茅庐的暗场处理。看到的舞台上是,春光明媚,艳阳高照,诸葛亮与众位好友,外出春游归来之后,由童子向诸葛亮汇报,刘备又来过一次卧龙岗了,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从而我们知道,刘备的二顾茅庐是在春季,距离前次已经数月。全剧重点描述的,是三顾茅庐时,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的一场,以这场做为全剧的戏核。

从而将全剧推向了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