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公大臣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正常情况下,我们通过顶戴花翎和补子就能分辨出官员的品级大小。不过,在有些场合下,官员们会穿的更为正式。比如参加大型庆典礼、筵席等活动时他们往往头戴吉服冠,身着蟒袍。要从这些蟒袍中分辨出官员的品级,就不那么容易了。

清代蟒袍是什么人穿的(清代一至九品官员的蟒袍怎么区分)(1)

清代官制服饰中分为朝服和吉服,是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最重要的官服。蟒袍原承袭于明朝官员蟒袍之制,以绣蟒多少为官制品级差异,绣蟒多则级别高,绣蟒少则级别低。

此外,绣蟒的蟒爪数量也是划分官位高低的一种形式,绣蟒相同但蟒爪数量不同,也是决定官员高低的标志。从史料记载和一些实物来看,这种绣蟒、蟒爪的限制在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曾有所变化,而且在定制后的执行上也并不是非常严格。

清代蟒袍是什么人穿的(清代一至九品官员的蟒袍怎么区分)(2)

按清代定制,蟒袍之上绣九蟒五爪者,只有皇子和亲王、郡王可以使用,皇子蟒袍最为尊贵,颜色为金黄色,而亲王、郡王蟒袍只能用蓝色、石青色。除了皇子和亲王、郡王,以下各级官员绣蟒只能为四爪之蟒。

据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图典》所载,清朝品官的蟒袍定制为:袍料用蓝及石青诸色,袍为四开裾,袖端为马蹄袖,袍缘镶织锦片金。

按照一品至九品官阶之分,其绣蟒及蟒爪之数分别为:文、武一品至三品官袍,通绣九蟒,蟒为四爪;文、武四品至六品官袍,通绣八蟒,蟒为四爪;文、武七品至未入流官袍,通绣五蟒,蟒为四爪。由此可见,蟒袍只能大概划分出品级高低,而并不十分具体。

清代蟒袍是什么人穿的(清代一至九品官员的蟒袍怎么区分)(3)

况且,清代蟒袍的颜色也是五花八门,除了黄色蟒袍必由皇帝恩赏外,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诸色皆可使用,较常见的有红色、蓝色、紫色、绿色等多种。由于蟒袍诸色鲜艳,绣工考究,所以民间将官制蟒袍称为“花衣”。

王公贵族及文武百官身着蟒袍入宫参加庆典活动,被称为“花衣期”。清宫的“花衣期”主要集中于皇帝的万寿节前三日至后四日。这断时间,诸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要穿着蟒袍入宫,共同庆贺皇帝万寿圣诞。

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庆祝康熙帝六十大寿,特传旨文武百官除上朝着朝服外,全部着蟒袍以欢庆圣祖之寿。乾隆十六年(1751),为庆祝皇太后花甲圣寿,乾隆帝传旨王公百官皆穿蟒袍,共同于宫内外举行大规模庆典,不理刑名。

清代蟒袍是什么人穿的(清代一至九品官员的蟒袍怎么区分)(4)

乾隆皇帝八十岁诞辰时,宫内制定了为期21天的“花衣期”。其间,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身着蟒袍入宫欢庆,刑部官署停止刑事处理,大臣呈递遗疏或是奏请抚恤等事不能在此时递进,违者将受到严惩。

除了各色蟒袍外,在清代官制蟒袍中,以金黄色最为尊贵,是为蟒袍当中特殊之袍。按清朝典制规定,金黄色蟒袍只有皇子可着用,即使是皇帝的兄弟也不得使用此炮,除非是特别恩赐。乾隆初年时,乾隆帝对宗室诸王多有赏赐,大半王公得赐金黄色蟒袍,但其后赏赐渐少。乾隆晚年,仅有定亲王和怡亲王两人受封赏。嘉庆初年,仅有荣恪郡王一人受赏。

清代蟒袍是什么人穿的(清代一至九品官员的蟒袍怎么区分)(5)

此外,还有一种蟒袍的形制比较特别,这种蟒袍称为麒麟蟒袍。它是清代册封藩属国派出的史臣才能穿用的礼服,此举以示隆重。而且这种麒麟蟒袍只限于办差期间穿着,任务完成后就要上交给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