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讨论金针奖“遗珠”的时候,提到了很多港乐歌手的名字,刘德华、陈慧娴、林忆莲、黄家驹、黎明、郭富城、王菲。。。排队的人大约有20多位,却很少有人提到黎小田、卢东尼、向雪怀、林敏怡这些幕后音乐人的名字。

在金针奖历史上,获得金针奖的作词人有黄霑、郑国江、林夕、林振强、卢国沾五位,而作曲和编曲获奖者仅顾嘉辉与奥金宝两位。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

港乐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娱乐性大于创作性,作曲不够用没关系,可以从欧美、日韩甚至台湾买版权,只要中文填词音乐人数量有保证就好,反正不能耽误偶像歌手出唱片、唱片公司卖专辑。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四大天王时代更加明显,70、80年代的许冠杰、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等天王虽然也翻唱他人的作品,但还是有少部分自己原创的歌曲,而90年代的四大天王竟然无一人精通作曲与编曲。就连那个“创作精灵”黄家驹,也被唱片公司“上课”:好作品要留给自己,哪有把好歌给别人的道理。

所以,台湾乐坛也有人带着揶揄口吻说:与香港的那四位相比,我们台湾的四大天王才是真正的音乐天王,他们四位只是娱乐天王而已。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2)

因为港乐的这种氛围,所以在香港,顶级作词人的地位要高于作曲人,其数量也远远高于作曲人的数量,知名的作曲编曲人,黄霑、卢冠廷、杜自持、谭国政、徐日勤、徐嘉良、黎沸挥、林慕德、陈勋奇、雷颂德、伍乐城、陈辉阳、陈奂仁等人在列,但他们的产量并不高。

港乐作曲说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编者也只想到了顾嘉辉、胡伟立与黎小田三位,考虑到胡伟立更多是为港影作曲配乐,港乐硕果仅存的作曲大家,也就剩下顾嘉辉与黎小田两位了。

顾嘉辉是金针奖第一位获奖音乐人,而比他小一轮的黎小田,穷极一生都与金针奖无缘,直到他离世三年多,也没有见到香港电台像对待邓丽君、林振强、陈百强那样,为他追颁金针。

要知道,他可是港乐教父级别的人物,在他最活跃的80年代,他一手推动了港乐的“二王一后”时代,张国荣与梅艳芳被他捧为“王”与“后”,陈百强在他的指导下闪耀出更亮的“紫色”光辉,吕方在他的慧眼下成为80年代与张学友齐名的“双子星”。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3)

或许,很多港乐迷已经记不得黎小田本人是谁了,但当您怀念起张国荣那“不一样的烟火”和芳华绝代时,不要忘了是黎小田让他改变原本高挑尖锐的声音,变为“猫王”普莱斯利式磁性柔软的中音,才有了那个雍容华贵的“哥哥”和谭校长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当您在梅艳芳的歌曲《夕阳之歌》和《女人花》中怀念起这位“烈焰红唇”却又千娇百媚的百变天后时,不要忘记是黎小田与陈淑芬用一纸长达八年的合约为华星唱片“锁住”了这位港乐80年代唯一的“后”,也是黎小田让梅姐摈弃那长达十五年舞台表演固化的中音演唱,练就那诉说感满满的低音嗓,从而在徐小凤与甄妮之后一飞冲天披上“凤冠”。

在70、80年代的港乐,在电影和电视剧歌曲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顾嘉辉、黄霑、黎小田、卢国沾、郑国江、邓伟雄贡献了绝大部分歌曲的创作,顾嘉辉 黄霑与黎小田 卢国沾的组合对抗,就是港乐两大巨头TVB与亚视(原丽的电台)的较量,待黎小田约满转投无线旗下的华星唱片,TVB逐渐一家独大。

就是这位在亚视和无线服役多年的港乐“老兵”——黎小田,用他的智慧与专业,创作出600多首歌曲,填补了歌迷们对港剧、港影和港乐那恍然如昨的记忆。

今天,黎老已远去,记得的人已不多,编者从他作曲的歌曲中选出部分港乐迷熟悉的歌曲,希望朋友们在聊起港乐时,除了“二王一后”与“四大天王”外,还能想起他们背后的那一批创作者。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4)

10、《烟雨凄迷》 陈百强 1988年

1988年,一首《烟雨凄迷》让陈百强拿到失落五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奖,再次通过一首歌收获劲歌金曲与中文金曲的共同肯定。这是黎小田第一次写歌给丹尼。作为歌坛王者与乐坛教父,这竟然是两位巨头的第一次合作。

虽然张国荣与梅艳芳是黎小田最得意的弟子,但迈克尔最欣赏的歌手却是丹尼,这首《烟雨凄迷》虽然旋律不是特别商业,却是丹尼一首比较难唱的代表作,非常考验唱功,与他的代表作《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一生何求》等很不一样,但丹尼的演绎是近乎完美的。

丹尼离世后,黎小田曾说过自己对不起他,因为自己对丹尼的支持不够。如今二人都长眠地下,希望黎老能在天国弥补遗憾。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5)

9、《重赐我生命》 刘德华 1987年

1987年,得不到华星唱片支持的歌坛新人刘德华,把自己的唱片合约签到了在香港根基未稳的国际唱片巨头EMI,并推出百代首专《情感的禁区》。

刘德华早期的音乐作品,其实亮点不多,不过专辑《情感的禁区》中有一首歌曲还是十分不错的,这就是黎小田作曲、潘伟源填词歌曲《重赐我生命》。1987年版本或许有要改进的地方,后来刘德华重新演绎的版本,要感情有感情,要唱功有唱功,算是对黎老也有交代了。

在刘德华的华星时期,华星唱片大佬黎小田没有为这位歌坛新秀写过一首歌,等到刘德华更换门庭,却唱了黎大师的作品,只能说这缘分有些奇妙。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6)

8、《问谁领风骚》 罗文/甄妮 1987年

一部83版《射雕英雄传》在电视剧火了之后也带动了系列主题曲、插曲的热播,其系列歌曲的传唱度在整个港剧时代都可谓现象级。为该电视剧写歌的顾嘉辉、邓伟雄、黄霑被一代歌迷津津乐道。

1987年,在电视剧《成吉思汗》中,黎小田与薛志雄为该剧写了主题曲《问谁领风骚》,依旧由罗文、甄妮这对“绝配”演唱,其实该歌曲的耐听度是很高的,奈何电视剧《成吉思汗》却不比83版《射雕英雄传》,所以歌曲《问谁领风骚》没有像《铁血丹心》、《一生有意义》那样被广为传唱,但不失为黎小田的代表性作品。

因为选取了《问谁领风骚》,所以黎老的经典对唱作品《人在旅途洒泪时》就不再列举了,其实由关正杰、雷安娜1980年对唱歌曲《人在旅途洒泪时》的知名度是比《问谁领风骚》要高的。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7)

7、《胭脂扣》 梅艳芳 1987年

1988年,一部关锦鹏导演电影《胭脂扣》成了第二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大赢家,电影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剪切、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7项大奖,梅艳芳更是凭借这部电影成为金马、金像双料影后。

与剧中“如花”与“十二少”缠绵悱恻、凄迷哀婉的爱情故事一样虐心的,还有黎小田、邓景生为电影创作的同名歌曲《胭脂扣》,电影的说服力、歌词的创作与曲调完美融合,梅艳芳低沉的嗓音,让《胭脂扣》成了与《夕阳之歌》、《女人花》一样的“催泪神弹”,这样的效果,或许只有90年代黄莺莺的一首《葬心》可以放在一起比对。

除此之外,黎小田还为梅艳芳写了《似火探戈》、《飞跃舞台》、《心肝宝贝》等多首歌曲,特别是那首《心肝宝贝》,真的是开口跪。在梅艳芳的告别演唱会上,她唱了恩师黎小田的多首作品。只是,歌声还在,而梅姐早已香消玉殒。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8)

6、《你令我快乐过》 吕方 1985年

作为黎小田力主签下的新人歌手,吕方在华星唱片发行的首专《听不到的说话》赢得了满堂彩,专辑卖得不错,吕方还作为新人首次入围十大劲歌金曲。

作为乐坛新人,身高不高、颜值一般的吕方,能与张学友并列当时港乐被寄予厚望的“双子星”,一是黎小田眼光毒辣,二是吕方自身唱功过硬,虽然不比张国荣与梅艳芳,但吕方总算没有辱没黎小田的师门,他后来在国语歌市场大放异彩。

在吕方专辑《听不到的说话》中,歌曲《你令我快乐过》虽然名列专辑歌曲最后一位,但这首恩师黎小田亲自作曲、金针奖填词大师郑国江填词的歌曲,算得上吕方和港乐的精品歌曲了。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9)

5、《侬本多情》 张国荣 1982年

作为黎小田力捧的亦师亦友的弟子张国荣,其实成为港乐80年代的“二王”,是在他从华星唱片转投到新艺宝以后,用两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补齐了他与谭校长之间的差距。

黎小田对于张国荣的帮助,不仅包括早期指点他改变唱法唱腔,还在于他帮助“哥哥”制作了几张备受好评的专辑,比如《风继续吹》、《Leslie》、《为你钟情》,这也让“哥哥”从罗文、林子祥、陈百强等一众实力好手中脱颖而出。

挑选黎小田为张国荣写的歌,个人从《追族》、《浮生若梦》、《缘分有几多》和《侬本多情》中选取,论旋律当选《追族》,论重要性,选择《侬本多情》,这也是张国荣在歌坛“定型”的歌曲了。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0)

4、《万里长城永不倒》 叶振棠 1981年

在港乐,唱过黎小田最多作品的男歌手,应该就是叶振棠和关正杰了,说到叶振棠最受欢迎的知名度最高的歌曲,应该就是这首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它与《小李飞刀》、《誓要入刀山》、《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歌曲,属于70、80年代电视剧歌曲的代表。

这首歌,来自黎小田与卢国沾这对丽的电视的黄金搭档,或许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是编者列举的黎小田十首歌曲中歌迷朋友们最熟知的一首,当歌曲的前奏响起,哪怕非粤语地区的歌迷,也能跟着哼唱。

叶振棠唱过黎小田多首作品,除《万里长城永不倒》外,还有《戏剧人生》、《大内群英》、《浴血太平山》、《游侠张三丰》等。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1)

3、《大地恩情》 关正杰 1980年

如果不是关正杰多次拒绝金针奖,那唱着黎小田歌曲得到金针奖的歌手就有至少四位了。

作为主唱丽的电视台歌曲的关正杰,他的活跃期与丽的电视的辉煌期轨迹是大致重合的,所以也唱了大量黎小田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人在旅途洒泪时》,此外还有《天蚕变》、《残梦》、《变色龙》、《人在江湖》等。

选出代表性作品,编者给到歌曲《大地恩情》,这首黎小田的歌曲,配合卢国沾的词和同名电视剧的剧情,是一代人不灭的记忆,只是年代久远了一点。

1984年,一位歌手唱着偶像关正杰的这首《大地恩情》夺得当年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从而签约宝丽金,不到十年,他就成了港乐的“歌神”,这位仁兄就是张学友。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2)

2、《换到千般恨》 柳影虹 1979年

1979年,一部丽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天蚕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主演徐少强马上变成“徐大侠”,丽的在收拾率上把老对手TVB“按在地上摩擦”。

除了电视剧受欢迎外,电视剧的主题曲《天蚕变》和插曲《换到千般恨》也被广为传唱。歌曲《换到千般恨》正是黎小田与卢国沾这对黄金搭档的作品,由歌手柳影虹演唱。

此外,张国荣演绎过这首歌的男版,唱得那叫一个深情,一如他扮演的角色——十二少。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3)

1、《问我》 陈丽斯 1977年

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歌曲,就像仙杜拉的歌曲《风云》一样,虽然老但却被广为传唱,原唱是陈丽斯。

这首歌由黎小田作曲、黄霑作词,关于这首歌还有一点故事,当时黄霑填完词后把歌词给到黎小田,黎小田觉得词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于是未告知霑叔改了三个字就直接发表了。当霑叔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这首作品后,对着黎小田就是一阵大骂,作为“香江四大才子”,霑叔骂人的功力也是一绝,不过没几天二人就又亲密无间了。

考虑到时间太长,歌曲《问我》就介绍到这里,翻唱过这首歌的人有仙杜拉、徐小凤、叶丽仪、张国荣、梅艳芳、钟镇涛、区瑞强、黄霑、成龙、郑秀文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出来听一听,不会让您失望。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4)

关于黎老的音乐作品,编者就列举这几首,邓丽君、李克勤、陈奕迅、陈洁灵、蔡国权、张伟文、张德兰等人都唱过黎老的作品,此处不一一细点。

1993年,黎老最欣赏的歌手——陈百强去世;2003年的愚人节,“哥哥”在香港文华酒店纵身一跃,永远地抛弃了爱他的一群人;2003年12月底,“香港的女儿”梅艳芳罹癌去世,享年40岁。他们,曾与黎老近在咫尺;他们,现在却与黎老天人永隔。

这三位,都是黎小田最在乎的人,可是他们却一个个先于老人家去世,让黎老这位“不婚族”越来越孤独。因为把握不住爱情,黎老选择与同样遇人不淑的家燕姐就这么做一辈子相互欣赏的知己。

港乐经典现场(港乐二王一后的推手)(15)

三位亦徒亦友的后辈,或生前或去后,都被金针奖给肯定了,而黎小田守护港乐近五十载,却始终没有得到召唤,对于乐观豁达的黎老来说,或许金针只是虚名,但港乐几十载,他对港乐的贡献放在哪里,即使不争,轮也轮到老人家了。

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黎老就在不知不觉中撒手人寰,他抛弃了“精神伴侣”薛家燕,放下了多年未竟的音乐事业,去天国与几位弟子再续师生情谊了。

他的离世,是港乐的巨大损失,顾嘉辉早已退休,后辈音乐人们,能在作曲上独当一面的少之又少,港乐就这样突然没落,却没有人能拨云见日,真的是让人无比唏嘘。

谨以此文,表达对香港作曲编曲大家黎小田先生最真挚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悼念。愿我十二分努力,换您一个关注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