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1)

玉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山川大地之精华,是东方艺术之瑰宝。古往今来,人们爱玉崇玉的思想从未改变,无论是佩戴、赏玩或收藏,好的玉器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能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享受,其珍贵稀有性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对于玉器消费者来讲,如何鉴别玉器的品质,成为一大痛点。

高原,作为百年玉器世家——济兴成玉文化的传承人,根据世代相传的"相玉"心得及超过四十年的行业经验,为玉器消费者提供三招初步鉴别玉器品质。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2)

▲ 济兴成玉文化传承人高原

第一招:看材料

玉的好坏着重于质,质地首先决定它的价格。以新疆和田玉为例,质地好即所说的"温润感",玉石质地的均一性、细腻度、水头、颜色等等都是影响玉材等级的关键因素。

所谓质地均一,就是观察玉石是否有晶体结构(即杂质、晶花)。棉是和田玉里的一种杂质,只要是天然形成的和田玉,几乎都有棉,关键看和田玉中棉的成分比例:如果外表看不出,只在强光下才会明显,那么就不会影响到和田玉的品质;如果只有几片,也算是品质不错的;而如果太过明显,成片地连接在一起,品质就较次。此外,用强光照射,如果里面有明显的裂纹、黑点,则瑕疵较为明显,品质则不佳。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3)

▲ 原石摆件——白玉籽

细腻度是玉器成品外观和手感差别的主要原因,"细腻"更多的是形容一种触觉体验,细腻度高的玉石,其结构密实,呈现出油性的感觉,类似于羊脂,放在手中给人一种爽滑、柔润的感觉。

水头,即玉石的透明程度,这个概念在和田玉与翡翠的鉴赏中是相反的。翡翠追求水、追求透;而和田玉则相反,追求的是凝重、温润、浑厚,水分过足则呈冰凌色,有如煮过的荸荠,换言之,和田玉收藏,十分忌讳"水透"的感觉。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4)

▲ 和田玉原石——青玉

玉的颜色也有等级。一般来说,高等级的和田玉呈高白色,洁白无瑕;其次是白,没有杂色,脱离青;第三是青白,白色中闪青,青白分两种,一种是灰青,颜色偏暗;另一种是粉青,通常适合制作薄胎膛子活或链子活,因为粉青材料做薄以后会反青为白,而且质地非常温润。

玉是经过大自然造化的天然物质,均有"玉性",不可能质地完全均一。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但是如果陷入"追求完全没有瑕疵的玉"的误区,反倒很容易买到假货。

第二招:看题材

玉器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数千年来,玉器的题材发展十分丰富,宗教人物、鸟兽动物、树木花草、生活器皿等等不一而足,展现了深刻而美好的文化寓意。题材的设计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如何从题材上鉴识玉器的品质呢?

首先,题材是高雅的,而不是庸俗的。人们常说,玉器之美,在于文化之美。那些为迎合市场需求而制作的庸俗化题材,缺乏文化的土壤,即使一时炙手可热,最终证明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验证,更无法谈及对人的精神滋养。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5)

▲ 和田玉摆件——和顺白菜

其次,题材设计一定要"破其形,造其势",要有鲜明立体的动态形象,造型比例要适当、匀称而不呆板。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玉器,具有丰富的收藏价值。

另外,制作玉器要体现玉材之美,就必须懂得在题材上"化瑕为瑜,因材施艺"。 有些玉料中经常带有一些杂色,弃之可惜,设计师可以巧妙的以玉材本身的形与色为基础进行题材设计。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6)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翠玉白菜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就是典型的"因材施艺", 它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利用翠玉自然的色泽雕饰出绿色的菜叶与白色的叶柄,白菜的造型象征女子清白,而菜叶上还雕有两只蝈蝈,象征"多子多福"之意。

第三招:看工艺

在好的玉料越来越稀有的情况下,工艺的价值则更加凸显。

首先,雕工流畅者颇为珍贵,雕琢粗糙的则收藏价值锐减。

其二,要看纹饰,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容易被人们所感知,从装饰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的处理来看,线条流畅舒适、比例和谐统一的玉器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鉴定玉器真伪的方法有哪些(三招秒懂如何鉴别玉器品质)(7)

▲ 和田玉——白玉貔貅

另外,并不是工艺越复杂的玉器其价值就越高。一件好的玉料,如果过度雕琢出现较多的废料实属暴殄天物,而一件有瑕疵的玉料,则需要"精、巧、俏",以规避其材料上的瑕疵。

以上三招是从通用性的角度来初步鉴别玉器品质的方法,实际上玉石的种类产地繁多,每一个种类又具有不同的识别和评价标准,欲知更深入的玉器鉴赏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济兴成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