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进,青蛙养殖过程中的产卵期已基本进入尾声,然而很多养殖户在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幼苗饲养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困扰,今晚我就针对比较典型的问题提一下我的看法: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1)

一.幼苗及卵块的投放

养殖投放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投卵块入池,一种是投放孵化好的幼苗入池,其实两种方法投放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就是你的养殖池子中是否存在有益的藻类,或是池中是否有适当的水草,水质颜色程茶水色或是浅绿色为佳,卵块放在水中依附在水草上才不会随风摆动,也不至于被风吹往池子的角落,卵块如果过大过厚那是需要手工揉散的,散状卵块装在容器内平水面轻轻的倒在水沟边缘有水草或水藻的地方一字摆开,并保持水深在15公分至20公分左右待孵化。苗的投放和卵块的投放是类似的,分散放苗,如果能达到跟投卵块一样的水质条件最好,如果达不到我们一定要在投苗前创造条件,先行改底,改底就是将池底部的一些有毒有害的残留物,有害的藻类,甚至发臭的池低及池水做一个全面的改善,然后开始解毒调水质,肥水及培藻,如何操作和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在网上有很多资料可查阅,也有很多的药剂类型可供选择,根据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所生产的或是信得过的养殖户朋友使用过后所推荐的有效药剂,这点很重要。应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方可投苗,不至于等到后期因为水质条件而手忙脚乱耽误了蝌蚪的正常生长。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2)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3)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4)

二.井水养殖要求

有很多养殖户在养殖池选址上忽略了水源,或是附近没有健康水源被迫使用地下水进行养殖,我们知道地下水的含氧量是非常低的,基本上没有,而且含碱量很高,如果直接抽入养殖池对蝌蚪和卵块是有严重危害的,首先地下水养殖我们就需要挖建一个能够保持所有养殖池同时进行换水所需要的水量要求,保证蓄水池的大小及水的存储量够用,地下水抽入蓄水池的出水管要高出蓄水池最大蓄水水面30公分至50公分左右,适当的洒出水花最好,目的是为了增加地下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将空气中的氧份溶入地下水中加快水的氧化,然后经过沉淀和太阳的暴晒两至三天方可入池,入池应取蓄水池上部三分之二以上水位,万不可抽取池低部之水。因为池底部沉淀的有害元素较多且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可以在蓄水池当中适当放养对水质要求偏高的一些小鱼小虾,以便随时观察蓄水池水质的情况。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5)

三.增氧消毒抗应激

在达到水质条件投苗后卵及块孵化后除了水质适当变化需要微调理之外,主要的事件就是增氧和抗应激了,应时刻注意天气及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水位,当天气变的阴沉或是下雨前,由于气压变低,水中的溶氧量降低,我们就需要及时的增氧,并使用抗应激内药物全池泼洒,防止泛塘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可在天气变化前后,或连续阴雨天中途停雨之际使用,其次我们还需做好碘消毒工作,特别是大雨前后,防止细菌的爆发感染。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6)

看完这篇文章,对青蛙养殖感兴趣的你是否会有所收获呢?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吗?欢迎留言评论!记得关注我哦,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青蛙养殖技术资料(青蛙养殖技术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