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你见过吧?肯定见过的……
这个东西,名字很多,有的叫“小鱼泡脚”、有的叫“小鱼按摩”、还有叫“小鱼Spa”……
但不管叫什么,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顾客把脚放进装着小鱼的鱼缸中、小鱼会啃食脚上的死皮,以此“去除角质”、“促进新陈代谢”、甚至“治疗脚气”,是全球各国旅游胜地常见的一种特色服务。
在泰国,这东西更是遍地开花。随便去个什么夜市,至少能找到二十几家“鱼疗馆”,大家几乎都已经把这当成泰国一景,品牌特色了。
好玩吗?真的是好玩。
安全吗?那可就……难说了。
9月13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名29岁的澳大利亚女子维多利亚的故事。
维多利亚小姐数年前在泰国旅游时,体验了小鱼泡脚Spa,不幸感染希瓦氏菌,最后竟然一路恶化,直至被迫切除脚趾!
当然,这位维多利亚小姐的脚趾,原本就不大健康。
维多利亚17岁时被真菌感染,病菌侵蚀骨骼,以至于被切除了右脚上半截大脚趾。
但是,当她在泰国旅游期间看见这项特色服务时,玩心顿起,眼看店面也干净整洁,就体验了一把小鱼泡脚Spa。
当时,没有感到异常,但回国后开始疼痛、发烧,就医后发现细菌正是从右脚半截大脚趾的手术伤口处进入身体,并已经侵蚀到了骨头,2012年,维多利亚的右脚剩下的半截大脚趾被切除。
随后数年间,维多利亚因失去脚趾,行走困难,对其它脚趾造成压迫,先后3次被切除食脚趾、中脚趾和无名脚趾、小脚趾,2016年。维多利亚的右脚脚趾被完全切除,只剩脚掌。
维多利亚称,为了找出准确的细菌感染处,现在还保持定期检查,她也因此不敢露出自己不美观的右脚,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游客提个醒。
无独有偶,《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曾发表一篇报告称:纽约的一名女子就因为不经意做了一次鱼疗,被医生诊断患上了脱甲病,6个脚趾甲都发生了断裂,变成了前后两截。
脱甲病虽然不算大病,12周左右也会慢慢恢复,但发病时的脚趾头看起来确实很吓人。导致指甲从甲根部开始慢慢与甲床分离,直至最终整个指甲完全脱落。
那么,这“鱼疗Spa”,究竟是能治病,还是能“致病”?
这就要从“鱼疗”本身说起。
鱼疗服务最早是在土耳其兴起。使用的小鱼一般是“淡红墨头鱼”和“大口小鲤”,其中又以淡红墨头鱼为主,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泉鱼”。
它们主要出产在中东的北部和中部河流流域,这种鱼,基本什么都吃,藻类,原虫、小型甲壳类、昆虫的幼虫,它们来者不拒。
这些小鱼在食物短缺或受限的时候,会进食动物的皮屑,于是便有人脑洞大开,试用它来治疗足癣和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
处于牛皮癣发病期的病人,最受饥饿的淡红墨头鱼欢迎;作为“鱼饲料供应者”的病人,也会觉得新奇好玩。各地商家于是广泛宣传淡红墨头鱼的神奇疗效,从此,淡红墨头鱼便作为一种另类“医生”得到推广。
事实上,“好玩”恐怕是真,至于“疗效”恐怕就说不上了。
世界各国医学界,并没有严肃地证实过“鱼疗”的功效。人体足部的真菌,深入皮下,异常坚固,医疗器具尚且无能为力,自然更不是小鱼咬几口便能咬得下来的。
而且,鱼缸里的水,并不是足疗中心的洗脚水,往往很难进行充分的更换与消毒。
在上一次“鱼疗”结束以后,街边的鱼疗店往往不会仔细地清理鱼缸,也无法充分给鱼“消毒”。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店家还会让同一批温泉鱼服务多名顾客,这些都有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即便换水,总不能给小鱼刷牙吧?
加上盛载小鱼的鱼池,水温一般和体温相近,小鱼在池中解决吃和排泄,若没有妥善的处理,鱼池可能成为绝佳的病原体繁殖的环境。
于是,鱼疗店的鱼身上携带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寄生虫等,便会有交叉感染人体的风险。
比较常见或高危感染主要包括由于感染海分歧杆菌造成泳池肉芽肿(或称鱼缸肉芽肿)、感染绿脓杆菌造成毛囊炎、湿疹等等。其中,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更可能引起发烧、呕吐、腹泻和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诱发败血症导致死亡。
总而言之,“鱼疗治病”——还是别抱太大希望。不生病,就算不错了。
但是,关于“鱼疗”的一些过分危言耸听的传闻,也未必可信。
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则《英国卫生防护局警告“鱼疗”可传播艾滋病、肝炎》的文章中,曾指出“鱼疗”可能会传播艾滋病和肝炎。糖尿病患、牛皮癣症患者以及免疫系统衰弱的民众,特别容易因此受到伤害。
这篇文章,曾一度在中国网络上引发恐慌,对“小鱼Spa”行业造成重创。
实际上,也没那么可怕——
随着鱼疗的流行,美国部分州,以及加拿大,曾经对包括鱼疗在内的一系列“动物疗法”发布禁令——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担忧卫生安全,另一部分也是担心小鱼儿们遭到“虐待”(因为要是小鱼不被饿几顿,谁会来吃你的脚皮……)
在亚洲移民众多的英国,有近300家开展鱼疗服务的机构,甚至一些大型的购物商场内也有美容机构开展鱼疗服务,相当红火。
英国卫生防护局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因此就鱼疗服务的情况对其环境健康和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
但注意,原文中的措词是:淡红墨头鱼不带牙齿,造成皮肤开创性伤口,造成感染的机会相当微小。但是温泉鱼疗传播艾滋病、乙肝的风险无法“绝对排除”。至今尚未有一例因此感染的案例被报道。
按照英国人的建议,真正靠谱的“鱼疗行业标准”,应该是这样的:
1.治疗浴缸中的水应该得到专业的过滤和紫外线消毒,同时应保证含氧丰富以维持小鱼的生存。为确保水的清洁,每天置换的水量应该是浴缸水的3~4倍之间。
2.每天对鱼疗使用的水缸单独加温至70℃并保持一小时,这样对一些病原体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3.每个患者使用一个独立的浴缸,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常见的可能造成感染的细菌应每周检测一次,如军团菌、绿脓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海水分枝杆菌和鱼分枝杆菌等。
按说,如果能严格执行上述标准,那么即便治不了病,至少“致病”的风险是不大了。
然而,在饮食安全尚且难以保障的东南亚、中国,我们在街边看见的那些“鱼疗馆”、“ 鱼疗摊”,能做到这一至高境界的,又有几家呢?
还是小心为妙吧——
最后,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文科生,老汉个人的结论如下:
鱼疗传播乙肝、艾滋病这样的血液传播性疾病,风险较小,大体上应该属于“流言”。
但这并不是说它100%安全。
消毒工作没有做好,这种看似有趣的“鱼疗”,以及“蜗牛疗”什么的,还是有传播皮肤病的风险啊。
你要是脚是健康的脚,倒还可以玩玩,反倒是脚上有各种隐疾、病变、伤口的朋友,最好不要去冒这个险。一旦染上什么病,那可是很难成功维权的。
所以,鉴于中泰两国目前的卫生标准和行业水平,老汉觉得与其花个几十块钱来与小鱼儿们“爽一把”,还不如好好拿这钱去吃一顿,看个电影呢。
毕竟,看电影总是没啥“卫生风险”可言的,至于看电影之后去做些什么后续程序,那就是大家自己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