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省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下,其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8年,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市。其中,就象山县,人口超50万,隶属于宁波市。在历史上,象山县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因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浙江前十人口县(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1)

首先,象山县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在地理位置上,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也即象山县拥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就象山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为越国鄞地。到了战国中期,强大的楚国消灭越国。在此基础上,今浙江省象山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宁波市象山县一带属会稽郡的鄞县(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汉朝时期,今象山县一带为鄞县、回浦(后改章安)两县地。

浙江前十人口县(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2)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象山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称句章城,县治设立在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唐朝初期,今象山县一带属宁海及鄮县。唐神龙二年(706年),象山立县,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县以山名,属台州。由此,对于象山县来说,因为象山而得名。自公元706年建县,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300年了。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明州,辖慈溪、奉化、镇海、定海、象山等5县,州治鄞县,属浙江东道。

浙江前十人口县(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3)

最后,五代十国时期,象山县属于吴越国。北宋时期,象山县属两浙路。南宋建立后,象山县属于两浙东路。元朝至开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立庆元路,象山县属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象山县属宁波府。清朝取代明朝后,象山县属浙江省宁波府。1958年10月,宁海县并入象山县。1961年10月,恢复了宁海县的建制。1983年,宁波地、市合并,象山为宁波市属县。截至2018年底,象山县总面积达138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5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