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瑰宝。如唐诗宋词元明曲,汉志秦史南北书等等。在明代中后期时,经济的繁荣引起了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形式的扩张,不同于之前文化形式的作品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样就有了《西游记》的诞生。与《三国》《水浒》不同的是,《西游记》象征着第一次时代与文化形式的巨变,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

《西游记》中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以大量虚构的情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神话的了解女性的平台。如果说解放人民首先就是解放女性,那么,要了解人民,首先要了解人民中的女性。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1)

《西游记》中创建的女性角色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身份完美但却无情无欲的女神,她们可以说是很多人理想中的女性,也是女性楷模的代表,第二种是普普通通的妇女,她们是别人眼中再世俗不过的女人,生活受着传统贞操观念的束缚,第三种是在世人看来十分反叛的女妖,她们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性形象代表,她们敢于直面和表达自己的欲望,不受世俗的限制,但却被视为祸水,让男人对她们只能望而远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魔幻为主题的浪漫主义作品。书中创造了数百个奇特的形象,涉及天、地、人、儒、释、道,以及动、植物王国。既有正面的神仙形象,也有反面的妖魔鬼怪形象,都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记忆点。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运用了人、魔、仙结合的特殊手法,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动物的形态习惯和妖魔的神通。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2)

—、天上的女神,完美女性的存在

《西游记》中,女神仙形象非常多,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总救场的观音,仙女,嫦娥以及各种菩萨,她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纯洁的心灵,菩萨般的心肠,总能在危急时刻向师徒四人伸出援手,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作为女神,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的偶像。作者所创造的其完美圣洁的形象,已经代表了作者心目中的超我的女性形象。这样的女性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被认作是世俗女性的典范。在这本小说中,女神的形象虽然高贵无比,但却很难打动人;

因为作者只是对其轻描淡写,并无太多着墨。因此她们的所想和欲望是很难看到的,作者试图通过此种方式创造超我的形象。相对描写较多的就是观音菩萨,观音也是整本书中描写最成功的女神仙。在小说的第八章中,作者就写到:“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

此描述给人一种端庄华丽的感觉,也给人一种美而不寻常的视觉享受。作者笔下描写的观音不仅美丽无比,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感觉,而她还有超强的神通。可以说,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每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观音出手相助,她非常无私的帮助着师徒四人,没有任何私欲。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3)

观音是作者通过对比世俗女性得出的角色,她美丽、圣洁,最难得的是她没有世俗女性的七情六欲,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的代表。同时,她不仅有威严的外表,精湛的技艺,还流露出温柔人性的一面,在收捕鲤鱼精时,观音一反常态未梳洗打扮,而是一言不发的编着竹篮,她的形象具体而感性,是一个和蔼可亲却又高高在上,脱离凡俗的女性形象。

二、人间的妇女,平凡如同你我

在小说中,世俗女性主要有女儿国国王、满堂娇、天竺国公主等,她们并非女神先一般脱离凡俗,她们都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是世间普通女子的形象代表。她们对家庭的则仍极重,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向往,但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激情。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4)

女儿国的国王对唐僧一见钟情。她是整个国家权力的象征,美貌也非比寻常。但她却愿意放下江山只求换取唐僧的爱意。这种做法足以表明她对爱情的渴望,她把爱情看得比国家、金钱和地位更重要,她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态度放在当时的封建王朝来说,实在令人惊叹。文中写道:王闻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玉帝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

这些表达都反映了国王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但最终,她的理智战胜了对于爱情的欲望。这部小说以国王的失败告终,实际上是对女性自欺欺人的嘲讽。通过女儿国国王,作者则反映了欲望与规则之间的矛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人的欲望只能屈服于现实,说明封建社会对人的自然欲望有很深的压制作用。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5)

三、任意肆为的女妖,不受约束的本我

在某种程度上,《西游记》中的女妖比一些的男妖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比作为主角的沙僧还具有记忆点,这得益于她们敢做敢为的性格。在《西游记》中,这些阻碍求经的女妖,与书中凶狠丑陋的男妖魔相比,几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然而她们的目的也不相同,有些妖精想吃唐僧肉,以达到从妖变成仙,或是长生不老的目的。

如白骨精、九尾狐、盘丝洞中的蜘蛛精,但她们追求的成仙并不等同于普通人所追求的成仙,她们追求的更多是自身地位的提升,或者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有些妖精则是看上了唐僧,想和他白头到老,如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荆林岭树精杏仙等。这些妖精风情万种,也全然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不求世俗的肯定,只希望遵循内心的情谊,为了这份情谊,她们敢于与世俗作对,这正是人类最本初的欲望,也是女性本我性格的体现。

西游记女性形象(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6)

无论她们是希望长生不老或是得道成仙,她们都渴望被认可或自我满足,这似乎是一种生存价值的追求。它反映了女性人格中的渴望满足的本我,也反映了女性对于封建的反叛,以及对于不再受制于约束的向往。

参考文献:

从礼、完美、反叛——《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202-204.

中国女性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岀版社,1984年.

西游记•彻悟人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