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海员的日记。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的一切却还在眼前。海员这个职业在世人面前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个职业的名字,陌生的是这个职业的内在。今天把这个职业的内在展示给大家,使业内人士可以重温当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而对这个职业感兴趣的人也有机会了解海员的工作、生活。

(119)第一次上船工作:出生背景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关系吗?

1981年10月27日

快要回上海港了,船上今天进行半年航行小结。既然小结,那么就是要谈谈几个航次工作上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虽然各人都有发言权(轮机部人员),但从缩减会议时间上说,当然请最了解情况的人员来说,然后由各人补充。而事实上,会议基本上是由几个轮机员的发言支撑着,但政委好像一定要使会议热闹点,要求每个人都发言,这又何必呢,炒冷饭有什么意思呢?尽管他几乎整个时间都在做机匠人员的鼓励工作,但适得其反,即使王永年被逼得讲了,也无非是一些空话,会议时间倒被拖长了。

什么性格适合进体制(第一次上船工作)(1)

电老轨这个人脾气倒是直爽,也很实惠。要一下子说清他的性格、作风又很难,反正,他边幅不修,但房间里并不是一塌糊涂。他整天穿着他那满是油渍的工作服,胡子也好像从来不剃,头发则很随意。

在工作上,他是很认真、很严肃,技术水平也不低。但他说起自己的工作来又从不掩盖自己的成绩,在会上,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船上所存在的问题。

平常开起玩笑来又很随便,像小孩一样横躺在沙发上,脚高高地翘在上面,但又很能克制自己。有时候很严肃,脸色很难看。这些复杂的性格有其自己固有的特性造成,也有他独立工作(在电气方面独担责任)的原因,使他喜笑无常。

而像王南这种人,假如他是从农村出来的人,一定是个老实人,他平时总是被王善通、王永年、电老轨戏弄。他干活也是很老实、认真。今天政委说起他以前的成绩时,他竟羞得遮起脸来。由于他是在大城市里长大的,所以在性格上又具有一种大城市固有的(特别是上海)喜欢吹牛、开玩笑的习惯。当然他到底不及王善通。

今天在会上,孙灿林实在太惹眼了。他本来是个直爽子人,又加上是老船员,讲话总是毫不顾忌。政委没有发烟给他,他就用口哨点他,尽管这时有人在发言。政委在埋头做记录,没有理睬他。后来他实在熬不住了,就自己走上前去拔烟抽。又比如,政委鼓励大家发言,大家没什么异议,他却忍不住冒出一句:“炒冷饭!”政委也没办法,尽管他们是老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