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单选题) ( )对于资格相当于身份证对于(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每日一练21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每日一练21题(每日一练人文科技20题)

每日一练21题

1 、 (单选题) ( )对于资格相当于身份证对于( )

A.学位证;公民

B.执业证;身份

C.毕业证;权利

D.合格证;法人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属于判断推理题目。第二步,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学位证”可以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与“资格”无明显逻辑关系,“身份证”可以证明“公民”的身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执业证”证明从业的“资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身份证”证明公民的“身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毕业证”是毕业生所取得的一种学历凭证,与“资格”无明显逻辑关系,“身份证”与“权利”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合格证”与“资格”无明显逻辑关系,“法人”与“身份证”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2 、 (单选题) 人们常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比喻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出自于( )的《离思五首·其四》。

A.元稹

B.白居易

C.李商隐

D.李清照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离思五首•其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全文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词。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B项错误。C项: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C项错误。D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D项错误。

3 、 (单选题) 多数情况下由计算机病毒程序引起的问题属于( )故障。

A.硬件

B.软件

C.操作

D.电源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计算机病毒是通过破坏电脑软件程序,然后导致Windows出现故障。因此,选择B选项。

4 、 (对错题) 由茨威格所著,收录了14篇历史特写的传记作品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收入茨威格的历史特写14篇,向我们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分钟、《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南极探险的磨难、西塞罗的振臂一呼,以及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等。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5 、 (单选题)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不属于长江三峡的组成是:

A.瞿塘峡

B.巫峡

C.西陵峡

D.红石峡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红石峡不属于长江三峡。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C项: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不符合题意,A项、B项、C项不当选。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长江三峡景色久负盛名,被喻为大自然造就的“天然画廊”、“人间仙境”。其中,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秀丽深幽,西陵峡滩多水急,礁石林立,更有小三峡葱郁苍翠,水清见底。

6 、 (对错题)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每年4月15日,2016年4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题干说法正确。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2016年4月15日实施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并不只和安全部门有关系。根据2015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7 、 (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B.考试场设在一间古色的大厅里举行的。

C.张玉之所以这般刻苦,是因为有一种坚强的思想在支配她。

D.他愿意把青春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没有语病。A项语序混乱,应该是“对于这个山区的变化,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排除A项。B项句式杂糅,应该是“考试场设在一间古色的大厅里”或者“考试是在一间古色的大厅里举行的”,排除B项。C项词语搭配不当,“坚强”与“思想”搭配不当,可改为“坚定”,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

8 、 (对错题) 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知识。第二步,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而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因此,本题错误。

9 、 (多选题)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造成了全球“汉语热”,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球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B.文化交流能够增进影响力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B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知识。第二步,B项: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球焕发出生机,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表明文化交流能够增进影响力。B项正确。C项:汉语是我国特有的语言文化表明文化是民族的,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表明文化是世界的。C项正确。D项:我国通过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项正确。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说法正确,但是题目中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故A项排除。

10 、 (对错题) 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5%以上的无水乙醇。(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而不是题干所说的95%。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11 、 (单选题) 在Word2010中实现给多位与会者每人发送一份会议通知单,用( )最简便。

A.复制

B.VBA

C.标签

D.邮件合并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在Word2010中实现给多位与会者每人发送一份会议通知单,用邮件合并最简便。邮件合并应用在填写大量格式相同、只修改少数相关内容,其他文档内容不变的情况。本题中会议通知单只需要修改与会人员的姓名等个人信息即可、其他内容无需改变,是最简便的方法。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使用复制功能也可以实现,但是不如邮件合并简便。A项错误。B项: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是Visual Basic的一种宏语言,是微软开发出来在其桌面应用程序中执行通用的自动化(OLE)任务的编程语言。不适用发送会议通知单。B项错误。C项:标签在阅读多页word时起到书签的作用,不适用发送会议通知。C项错误。

12 、 (多选题) 2016年长征80周年,这是某机关的节目单,你认为完全切合主题的有:

A.朗诵《沁园春·雪》

B.歌曲《十送红军》

C.合唱《在太行山上》

D.舞蹈《四渡赤水》

正确答案:AB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A项: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沁园春·雪》。创作背景是红军长征途中。《沁园春·雪》切合主题。A项正确。B项:《十送红军》民歌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是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中成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民歌《十送红军》切合主题。B项正确。D项: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舞蹈《四渡赤水》切合主题。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

C项:《在太行山上》,抗战老歌,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唱出,迅速传遍大后方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是跟抗日有关的。C项错误。

13 、 (单选题) 职业枯竭是指人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的焦头烂额

B.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C.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②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老周不能胜任工作,是个人工作能力问题,并非“工作重压”,不符合定义;B项:刘经理工作繁忙,体现出“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缺乏休息,情绪越来越糟糕,体现出“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符合定义;C项:小李刚参加工作,并非“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不符合定义;D项:老王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未体现“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未体现“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14 、 (单选题) ( )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A.溥仪

B.朱由检

C.载淳

D.载恬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中国历史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B项:明思宗朱由检,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1644年在位),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爱新觉罗·载淳,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5 、 (单选题) 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是我国北宋时期思想家:

A.朱熹

B.程颐

C.张载

D.陆九渊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此可知,题干的这句话是张载说的。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主张“格物致知”“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张“心(我)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明朝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6 、 (单选题) 光年是( )计量单位。

A.时间

B.长度

C.体积

D.质量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长度单位。因此,选择B选项。

17 、 (单选题)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对的。其实,开卷未必均有益,问题是开什么卷?好书如“圣水”;坏书如“魔鬼”,可以使人产生邪念,诱使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坠入阴暗的深渊。因此,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学会提纯拔萃、弃莠存良的本领,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段话直接论证的观点是:

A.读书要善于思考

B.读书要善于提问

C.读书要善于学以致用

D.读书要善于选择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采用了反向援引,表明作者并不赞同“开卷有益”的观念,接着末尾用结论关联词“因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要学会提纯拔萃、弃莠存良的本领”,也就是说要学会选择。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均未提及“选择”。

18 、 (多选题) 下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A.川端康成——《古都》

B.莫言——《蛙》

C.泰戈尔——《飞鸟集》

D.海明威——《战争与和平》

正确答案:AB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A项:《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该作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另外两部是《雪国》、《千只鹤》。A项正确。B项:《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B项正确。C项:《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首次出版于1916年。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C项正确。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

D项:海明威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1954年的海明威凭借该作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文学奖。D项错误。

19 、 (单选题) 2018年1月11日16时0分,淄博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报,并且于2018年1月13日0时0分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应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B.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C.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D.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出现轻度污染,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而题目中是重污染天气,故错误,排除。B项: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B项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说法错误,排除。C项: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而非减少户外运动。干扰选项,排除。

20 、 (单选题) 李明即将与同学毕业分别,下列诗词语句不契合该语境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意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用于与毕业分别的场景不契合。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其意为: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契合与同学毕业离别时的场景。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B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意为: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契合与同学毕业离别时的场景。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其意为: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契合与同学毕业离别时的场景。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