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梁莉医生

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

作为一名结核科医生,我接触到很多结核病患者,其中有一种结核——支气管结核,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半年、一年,有病人甚至误诊长达三年。

支气管结核最容易偷袭青年女性,(当然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和男性也可患这种病。)而且往往开始时症状很轻,就是有时有点咳嗽,病人以为是感冒咳嗽,没什么大问题,就不去医院看病,吃点感冒药、止咳药就“好”了;或者即使去医院看了,医生开点抗生素、止咳药,没拍胸片或拍了片没发现问题,就掉以轻心了。

差不多要感冒的前兆怎么预防(这个疾病最容易)(1)

但过不多久又咳,吃吃药又好些。如此反复,病人逐渐习惯了,有时看几次门诊也没查出什么,也没好好查。

这样一拖就是几个月。到后来病人咳嗽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胸闷、气喘,无法平躺,有些医院还诊断是“哮喘”,给病人用平喘药、激素等,一直不见好,后来病人才辗转来到我们医院。

我们拍CT、做气管镜发现支气管已经非常狭窄甚至已经完全闭塞,错过了容易治疗好的阶段

每当听到病人述说他们的病史,耽搁了多长时间;每当看到他们的支气管,有多少病灶;尤其是每当看到那些年轻女孩如花的青春被病魔折磨得黯然失色甚至过早地凋零,我总是感到非常心痛、非常难过,总想奋笔疾书、大声呐喊,叫全社会都来关注支气管结核,让大家(包括老百姓和医生)都知道这种病是怎样的、要怎么办。

剖析支气管结核被延误诊治的原因:一在病人;二在医生。

病人自己缺乏医学常识,不重视轻微的症状,有时轻微的症状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症状的轻重与疾病的轻重并不吻合,比如不发烧、轻微的胸痛、少量的痰血可能是肺癌——不治之症;而高烧、剧烈胸痛、较多的咯血却是急性肺炎——来势汹汹却能治好的病。

需知道:普通感冒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若感冒加重发展为支气管炎,一般也不会超过2-3周,所以若咳嗽超过2-3周,无论咳嗽轻重,都必须拍胸片,若胸片没发现病灶但咳嗽一直不好,就必须拍CT,因为胸片的分辨率有限,看不见肺和支气管里细小的病灶,而CT的分辨力比胸片要高很多倍,就像放大镜看不到细菌而显微镜能看到细菌一样的道理。

胸部CT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另一种方法就是支气管镜检查,这是发现支气管内病变(包括支气管结核)最直接最好的方法,有一定的痛苦,有的病人不太愿意做,但如果长期咳嗽不好或胸部CT怀疑有支气管病变,就必须要做。

差不多要感冒的前兆怎么预防(这个疾病最容易)(2)

基层医院的医生和综合医院的呼吸科医生对病人的主诉和病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只在门诊看,没收住院仔细检查,甚至连胸片都没拍,就简单武断地诊断支气管炎或肺炎,用抗生素,有的病人用了一、两个月抗生素不好,医生都没好好想想、查一查是否其它疾病。

门诊对这种病的误诊率很高,而一旦医生提高警惕、将病人收住院了,特别是如果做了CT和气管镜,就几乎不会误诊了

有些门诊医生对待咳嗽的病人一般都是用抗生素和止咳药,这是不对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找出病因并对病因用药,才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总结支气管结核的症状特点:

总结早期诊断支气管结核的法宝:

咳嗽超过2周,无论轻重,必须拍胸片。经抗炎治疗后无论咳嗽症状是否好转,都必须复查胸片。

若抗炎后胸片上病灶未吸收,或胸片上看不出病灶但病人症状不好转,就必须拍胸部CT,必须好好检查到底是什么病了。而不是换一种抗生素再抗炎,抗几个月炎也抗不好。花很多钱,而且病情也耽误了。

​一旦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立即开始治疗。

除了口服抗结核药物之外,必须同时进行雾化吸入药物及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包括注入抗结核药、钳夹取出结核干酪物或肉芽肿、微波或冷冻治疗、球囊扩张等等,具体采取何种方法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而定。只有一些医院具有这些设备和技术。

若治疗得及时、正确,支气管结核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若治疗得太晚或不够积极有效,结果可能会很糟糕,可能发生肺不张,严重影响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作者为梁莉医生,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梁莉医生 咨询方式】

专业擅长:

过敏性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除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结核、淋巴结结核之外的肺外结核主要的治疗。

点击「了解更多」,向梁莉医生咨询疾病,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医生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