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1)

说起《红楼梦》里精明能干的女性,读者或许第一会想到王熙凤,作为一部为闺阁女儿做传的作品,其实《红楼梦》里的女性可以说一个比一个能干,比如明写的凤姐、探春、宝钗;暗写的秦可卿和黛玉。

对年轻女性大加赞美的同时,曹雪芹的价值取向还有一点非常的有意思,就是年纪越大的女性,他越不喜欢,至于老妪们,曹雪芹给了她们一个专有名词,叫死鱼眼睛。原因给的也很有个人的偏见,说她们是沾染了男子气息的缘故,年纪越大,越不可理喻。

却有一个例外,就是史太君贾母。

贾母第一次出场是林黛玉进贾府,黛玉看见外祖母第一眼的感觉是鬓发如银,众人都尊其为老太太。按年龄,当属该被划归到鱼眼睛里的一组。然而曹雪芹对于贾母的定位却完全超乎普通认知,屏山给其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老年少女。因为贾母站上了家族金字塔尖,可是她仍然保留着一颗童心,她最喜欢聪明伶俐、天真烂漫的少女,不喜欢宝钗、邢岫烟这样的持重女孩;她喜欢少男少女,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和孙媳妇们开玩笑斗嘴而毫无鸿沟感;她爱热闹,喜欢猜灯谜、讲笑话;她热爱生活,懂音乐、知戏曲,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鉴赏力。贾母身上的这些特质,别说《红楼梦》里的老年女性了,比她还年轻一辈的邢夫人和王夫人根本就属于平庸之辈,就连尤氏、李纨和王熙凤在情趣方面都不能和她相提并论。

除此之外,贾母还有四点突出之处,就连管家奶奶王熙凤和有远见卓识的秦可卿都比不了。

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2)

一、安富尊荣的贾母始终保持着大家长的威严

贾母是史家的千金小姐,经历过四大家族最鼎盛的时期,见识了什么盛世繁华和顶级的富贵。几十年的光阴贾母个人积攒了大量的体己,也是四大家族最有资格和最会享受的人物。

她的饮食是将天下的菜蔬写了流水牌,天天轮换着吃的;她从不穿外人做的衣裳,就连家族晚辈们的孝敬她也不穿,这样的讲究在贾府,只有她和最疼爱的孙子宝玉如此;平日里闲了闷了,有人说话解闷,有人陪着打牌消遣;屋子里一两银子的大丫环就有八个,有自己专门的针线班子和浆洗等班子;过元宵节,宴席的装饰要一丝不苟,盆景、官窑,还有难得一见的慧纹;听个戏都比众人清雅,只用萧管合奏,同样是有家班的李婶娘和薛姨妈表示都没听说过,一听果然不同凡响。总之,贾母是最会享受的,而且享受的很高雅,很有品味。

贾母可不是只会享乐,她在家族里保持着自己绝对的权威和威严,因为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之争,王夫人不喜欢黛玉,竭力阻挠宝黛姻缘,可是,她也只敢做一些私下里的小动作,在婆婆贾母面前,是绝对不敢露出半分的,还要竭力扮演孝顺儿媳的角色,就算是私底下的小动作,被贾母察觉后,仍然借着鸳鸯抗婚,对王夫人和薛姨妈指桑骂槐一番,说我总共剩了这么一个毛丫头,你们还要打她的主意,你们是外头孝顺,暗地里算计我。这明着是说鸳鸯,实际上,指的就是黛玉,就是对王夫人和薛家暗地里小动作不断的敲打。因为探春的解围,王夫人下来台阶,贾母也就顺坡下驴,一句玩笑话说自己是老糊涂了完事儿。

王夫人在晚辈们和地下人眼里,和贾母是差不多的存在,毕竟她有着强大的娘家做后盾,繁衍子嗣也是最多的,可她在贾母这里,一句话也不敢多说,还被婆婆形容为木头。王夫人都如此,其他的都不必提了。



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3)

二、贾母有着四两拨千斤、化不利为有利、反败为胜的手段和韬略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清虚观打醮。这是元妃安排家人进行的一场宗教活动,原文是这样的:

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

娘娘的口谕很明确,这是一场男人的活动,活动的主持和主角是贾珍。可是贾母却轻描淡写改变了这场活动的主题,清虚观打醮的宗教活动改变为由贾母带队,众女眷跟随的清虚观一日游。之所以成了这么个结果,缘由就是贵妃赐下的端午节礼完全违背了贾母的意愿。

元妃赐下的端午节礼,让众人猜测不已和浮想联翩的是宝玉和宝钗的赐婚意味很强的礼物。要知道,贾母从黛玉进府就有意培养两个玉儿的感情,现在凭空出现了一个宝钗,薛家大肆的宣扬金玉之论,现在将元春也要拉向金玉一方了,贾母难道就这么被动接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疼的外孙女儿黛玉被人欺负?当然不可能,贾母温柔又面满笑容的进行了最彻底的反击。

贾母要去清虚观看戏,在凤姐的推波助澜下,这场活动终于变成了众女眷们的一次娱乐嘉年华。小姐、奶奶和众丫环、媳妇们,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开往清虚观,贾珍和众爷们儿立刻由主角变配角,成了贾母和众女眷们的后勤保障人员。

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4)

这并没有完,清虚观的主持张道士那是国公爷当年的替身,是贾母的故人,两个人还没说几句话,就扯到了宝玉的亲事上,张道士说了:上回看到一家的小姐,十五岁了,模样家世根基都配得上,现在请示老祖宗,才敢跟人家提。贾母轻描淡写地说:

“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大一大再说吧……”

不知读者还有没有印象,薛宝钗的那枚金锁还有薛家炮制出来的金玉良缘,不也是借着和尚的名义在说事嘛。现在贾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这也是和尚说的。宝玉其时十三岁,宝钗十五岁,要是宝玉不能早娶,以贾珠的先例为警戒,宝玉怎么着也得二十岁娶亲,封建社会的女性过了十五岁的及笄之年婚嫁之事就摆上日程了,尤其是上层社会肯定等不到超过二十岁再嫁人的,贾母这番话就一个意思,宝玉决不能像他的哥哥贾珠那样早早的娶妻生子一病而亡,肯定要等到二十岁的。这话说出来,张道士这张嘴早晚是要传递给元妃的,等于否定了金玉良缘,从此堵住了元春的嘴,更是灭了薛家的念想。

原本是不可能赢的一局,被贾母四两拨千斤般地反败为胜,赢得漂亮。

三、贾母识人有方、知人善任,总能培养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人才

贾母对人有着超凡的洞察力,拿她身边的人举例子好了,鸳鸯被她调教成水葱一般,不光人令人赏心悦目,还成为了贾母一刻都离不开的帮手,对于贾母的需求,鸳鸯心里一本账,对于上上下下,鸳鸯处理的滴水不漏。有了鸳鸯,贾母真是省心省力,凤姐就说:老太太离了鸳鸯,连饭都吃不下去。鸳鸯为啥就这么得力呢,其实夸鸳鸯好不如直接说贾母调教人的手段高明。

袭人、晴雯和紫鹃也是贾母的丫环,袭人性情温柔平和,做事细心周到,就派她伺候自己最疼的宝玉,晴雯长得好,针线好,口齿伶俐,就拿她当宝玉的屋里人培养;紫鹃聪慧,心地纯良,虑事周全,就派她伺候自己的心肝肉黛玉。贾母的这些个人事安排,细想简直是再合适妥当不过的。论知人善任,贾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5)

四、贾母智商情商远在众人之上,是绝对的御夫高手

贾母还有一处高明远在众人之上,就是御夫有术。贾府第三代的贾赦,贪多嚼不烂,邢夫人都快变为夫君找小老婆的掮客了;贾政表面上正经,品味也不过是赵姨娘之流,还生出了一双儿女。王夫人斗不过赵姨娘,连探春她都怵三分;尤氏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自保一味的充贤良,连儿媳妇和妹妹都挖自己的墙角;王熙凤霸王似的一个人,也管不住贾琏脏的臭的往屋里拉。

可是我们惊讶地看到贾母,国公爷仅有的两个儿子全部是嫡出,庶出的儿子一个也没有。庶出的女儿也可能有,但也都死在了嫡出的贾敏之前,曹雪芹很明确地写:老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有了。贾代善时代的荣国府是绝对的鼎盛时期,可是,除了嫡妻史太君贾母,贾代善众多的小妾,竟然生不出一个儿子。

贾代善有多少小妾呢?至少有六个。这一点在探春理家一回给出了明确的交代:两个家里的,两个外头的,外还有两个外头的。这是姨奶奶们家里死了人给赏钱记得旧账,难说贾代善还有没有其他的妾,反正至少这六个是没有跑。就说贾母的这个本事有多大,说全《红楼梦》人物里独一份不为过。

以上四点,贾母能做到的,荣国府里的这些太太奶奶们一个都做不到,就连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和高瞻远瞩的秦可卿一样的只能望其项背。

红楼梦最聪明的人贾母(红楼梦贾母可称老年)(6)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