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各方枭雄纷纷割地自立,彼此间攻伐不断,昔日尊贵无比的汉王室,比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还要凄惨;汉天子刘协在经历董卓、李郭之乱后,威信全无,在汉室忠臣的接济下,勉强维持生活,也仅此而已。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直到被曹操迎到许县后才得以改变。
曹操的确能力不俗,在后期时已经统一北方,三分天下占其二;但曹操的起步的确还是比较艰难的,因为他不像刘表、刘焉那样,起步就是州牧;也不像袁绍、袁术那样,有强大的家族资源做支撑,甚至因为他的祖父是宦官曹腾之故,很多豪门士族还看不起他,这也是为何曹操麾下大多是寒门子弟的缘故。
也幸好曹操自身就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军事家,加上自己家族和关系密切的夏侯家人才层出不穷,外加曹家拥有大量财富,使得曹操可以招募一支军队。曹操靠击败黄巾余党成为东郡太守,后又通过多起大战夺取了兖州;通过剿灭黄巾余党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势力迅速扩张。
虽然发展不顺,经历了攻打徐州失败和吕布争夺兖州事件,使得曹操实力大损;但之后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当时各路诸侯压根没理会汉献帝,但有两个人却是立即行动了起来,一个是曹操的谋士毛阶,一个是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
这两个人分别向自己的主公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袁绍做事犹犹豫豫,而且当时正值攻打公孙瓒的关键时刻,所以耽误了下来;而曹操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事,所以就与麾下谋士讨论“迎天子”的想法,麾下谋士大多反对,但荀彧和程昱却极力赞同,曹操在思索再三后,便派人去长安“迎天子”。
对汉献帝刘协和汉室臣子而言,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和提心吊胆的生活了;而对于曹操而言,可以使用汉朝廷的人才以及以汉朝廷的名义招揽人才,更关键的是汉天子的“金字招牌”的确好用,想打谁就打谁,但谁敢打他就是大逆不道,爽得不要不要的。
并且招揽降将谋臣也是顺利无比,毕竟不管你忠于谁,结果都是忠于汉室,汉室就在曹操手上,也就不存在什么骂名之类的了。包括后来最关键的“官渡之战”时,其实袁绍集团对曹操还是很忌惮的,毕竟要把握好尺寸,但曹操可以肆无忌惮地攻打袁绍,包括接纳袁绍一方的降将。
总之,曹操之所以能快速统一北方,与汉献帝这块“金字招牌”有莫大关系,但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对手越来越少,曹操感到越来越不对劲了,因为他感觉,汉王室似乎成了无法摆脱的束缚;关键是那些忠于汉朝的臣子们没少折腾,耗损了曹操不少精力。
在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之所以没有继续南下,曹操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内部方面,对外仅是平定西凉以及与刘备争夺汉中而已;在曹操晚期已经明白,当初毛阶所献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个阴谋,当然,也可以说是阳谋,如果曹操不接受的话,断然不会发展这么快,这么顺利,而且大概率会被其他诸侯消灭。
如果接受了的话,就一生都会受到制约,而且如果曹操的后代手段不够狠的话,汉室是有机会重新夺回权力的;曹操没有选择的机会,所以他在选择继承人时,没有选择他更喜欢的曹植,而是选择了心狠手辣的曹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给曹操出这个计谋的毛阶最终差点被杀,在多方营救下才躲过一劫,但却是被罢了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