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1)

刘邦出身卑微,原本是秦朝一个泗水亭长,后来在押送劳工在去修长城的途中,由于遭遇瘟疫。有的劳工开始死亡和逃跑,刘邦看到事态难以控制,就请囚徒们喝酒,说自己也不干了,甘愿和他们一起落草,有几十个人愿意跟着刘邦,这群人就去了芒砀山当山大王。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起义之路,刘邦成功在于识人和控人,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运用自己手下的一帮能人创建了大汉帝国。今天主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刘邦手下的五位大将,这五位大将曾经在刘邦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后来结果又是如何了,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2)

第五:韩信

韩信早期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未得到任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为大将,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最后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淮阴侯。但是好景不长,韩信被人诬陷,被吕后和萧何抓住,处死,族灭。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3)

第四:张良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陈平曾评价他: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在刘邦的三杰中,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留恋权位,避免了韩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这与朱元璋滥杀功臣唯有汤和能寿终正寝是一个道理。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4)

第三:英布

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司马迁对他评价:“英布者,其先岂春秋所见楚灭英、六,皋陶之后哉?身被刑法,何其拔兴之暴也!项氏之所阬杀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功冠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为世大僇。祸之兴自爱姬殖,妒媢生患,竟以灭国!”英布出身囚徒,经过奋斗,封了王。先后杀了秦皇自婴和楚怀王熊心。在楚汉战争中被游说时犹豫不决,后被隋何挑明,只能叛楚;后看到三位一体的韩信、彭越被杀,虽然有防备,但是最终还是被逼反,又叛了汉。此人两次反叛皆非出于真心,前一次叛楚是权衡利益,忧郁不决,而后一次叛汉,则为被逼拼死一搏。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5)

第二:萧何

萧何,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是对刘邦,感情更不一般。但是建国以后可就不一样了,西汉建国后的短短七年间,开国功臣燕王臧荼、淮阴侯韩信、韩王信、 燕王卢绾 赵王张耳、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不是被诛杀,就是被迫造反或投敌,仅有萧何、曹参和势力弱小地处偏远南方的长沙王吴芮幸免。为啥相国萧何后来被抓进监狱,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恢复自由,能够得到善终呢?一是本人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他虚怀若谷,胸怀宽广,尊重同僚,礼贤下士,每当他有危难时,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点和帮助。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6)

第一:彭越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可以说是游击战的始祖。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的下场却是无比的凄惨,吕后骗他回京城处死,据说是被吊起来用竹签穿死,然后剁成肉泥。

刘邦手下的几员大将,刘邦手下五大名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