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

同样温暖的

还有这部电影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

电影其实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白人富翁因为一次跳伞事故高位截瘫

一个混迹底层的黑人少年

误打误撞成了他的私人看护

原本身份、地位、财富、学识都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人

在磕磕绊绊的相处过程中

逐渐成为彼此救赎的莫逆之交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2)

但娓娓动人的情感

自有雷霆万钧之力

2011年《触不可及》在法国上映

曾轰动一时

900万欧元的制作成本

竟吸引到了1760万的观影人次

一举拿下当年的票房冠军

之后

全球总票房更是高达4.26亿美元

力压《千与千寻》

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收入最高的非英语电影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3)

就电影来看

《触不可及》的剧作水平堪称教科书级别

它把“种族”“阶级”“平等”这些大词掰开揉碎

毫无痕迹地融进两个人物身上

从台词、情节到画面、配乐

环环相扣

搭建出一部工整流畅的作品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

沿用了这种“一黑一白”的设定

因此还被称为肤色对调版的《触不可及》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4)

但其实

好莱坞早就盯上了这块香饽饽

2017年

美版《触不可及》项目官宣

主演找来了三位大咖镇场

《绝命毒师》里的“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

这次在片中改头换面

饰演一位绅士儒雅的商人

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喜剧明星凯文·哈特

饰演鲁莽耿直的看护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5)

女神妮可·基德曼

则变身成为温柔知性的管家

人物故事线在原版基础上大幅扩展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6)

过硬的故事模版

可靠的制作团队

强大的演员阵容

美版《触不可及》有太多值得期待的理由

那有没有劝退的理由呢?

但美版主打生活喜剧

从选角开始就不拘一格

浑然天成的搞笑气质

把咱老白都熏陶成了表情包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7)

故事背景,从巴黎转到纽约。

两位主人公的出厂设置,也更加“美国”。

菲利普是一个身家显赫的亿万富翁。

受过高等教育

热衷于挑战和冒险

在商业领域颇负盛名

原本完美的人生,却因为意外而改变——

一次跳伞事故,不仅让他脖子以下失去知觉。

还夺走了他妻子的生命

瘫痪后的菲利普

没法独自完成基本的生活起居

打算高薪聘请一名全职看护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8)

戴尔,一个底层出身的街头混混。

整天游手好闲

连儿子的赡养费都付不起

前脚刚刚出狱

后脚就只想着怎么把假释审核蒙骗过去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9)

原本他来到菲利普家

只为拿到一份面试证明

根本没把雇主和女管家放在眼里

结果戴尔对所有人的“无差别diss”

反倒很合菲利普的心意

于是

要经验没经验、要技能没技能的戴尔

莫名其妙PK掉了一群专业资深的护理人才

白捡一份包吃包住、还薪水丰厚的工作

运气也是没谁了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0)

刚开始

这段雇佣关系不过是各取所需

戴尔想赚钱

菲利普想逃离小心翼翼的“呵护”

于是两个型号不同的齿轮被嵌到了一起,互相磨合。

戴尔没有经验

看护工作要从头学起

帮人洗澡

才不管你洗发水有没有进到眼睛

喂人吃饭

经常喂得满脸都是才想起来

对哦,这家伙不能自己擦嘴。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1)

当然了

这些都还只是初级职业门槛

遇到高阶一点的插尿管、换尿袋,戴尔就犯了难。

刚开始

小哥特别有原则

对于触及直男底线的工作要求,誓死不从

可真到了boss有需求的时候......

唉,为了保住饭碗, 咬咬牙还是下手了。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2)

千万别以为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极限

当初戴尔也是这么天真

直到美女复健师对他做了一个手势......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3)

真是隔着屏幕

都感受到了小哥的绝望

不得不说

凯文·哈特真的是功力深厚的喜剧演员

学插尿管那一段

光是看他的神情动作

都能感受到异常酸爽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4)

哪怕原版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经典

观众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笑果有了

原版里“破除偏见,相互包容”这一点

也并没有因为喜剧加重而减少

也许很多读者都知道

《触不可及》其实源自一个真实故事

法国LVMH集团旗下perrier champagne

香槟部门副总裁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因为一次跳伞事故高位截瘫

一位来自北非的阿拉伯裔移民阿布德尔成为了他的看护

照顾了他十年

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5)

早在2003年

他俩的故事就曾被拍成纪录片

《生活与死亡》(À la vie, à la mort)

直到现在

两人依旧维持着深厚的友谊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6)

这段友谊之所以能打动全球观众

是因为每个人物身上的困境都是那么的真实而深刻

“种族”“肤色”“阶级”“文化水平”......

这些身份标签,无法定义每个个体。

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

又或多或少会被强加上标签里的偏见

想要对抗,真的很难。

有时,甚至需要重塑“常识”。

例如《绿皮书》里

那场著名的“吃鸡”——

黑人钢琴家从没碰过垃圾食品

所以当他看到白人司机在车上吃炸鸡时

表情相当嫌弃

直到司机递过一只鸡腿

呵,真香!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7)

同样的“大型打脸现场”

美版《触不可及》也有——

戴尔第一次陪菲利普去看歌剧,十分不耐烦。

看演员穿着戏服

在唱一棵树的心情

小哥还没忍住笑出了声

仿佛旁边正襟危坐的有钱人

都是一群花钱找罪受的神经病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8)

等到演出结束,灯光亮起。

全场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喝彩的,是戴尔。

此刻

他放下了对所谓“上流社会”“高雅艺术”的假想抵抗

尝试接受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19)

别人会首先看到他的残疾

他的身份,进而有所顾忌。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20)

但他不伪善

不假装“政治正确”

而是敞开心扉

去真正感受菲利普的生活

接受自己的惯常思维被打破

“哦,原来是这样啊!”

挑明偏见,才是破除偏见的第一步。

触不可及新版电影观后感(新版触不可及上映)(21)

所以

无论看没看过原版

都推荐大家走进电影院

敞开自己的内心

重温这份人与人赤诚相待的宝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