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并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上被发明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明史”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电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最初的几位发明者中并没有爱迪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爱迪生为什么会发明电灯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迪生为什么会发明电灯呢(爱迪生并没有发明电灯)

爱迪生为什么会发明电灯呢

电灯并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上被发明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明史”。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电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最初的几位发明者中并没有爱迪生。

在1801年,大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戴维就通过实验让铂丝通电发光。在8年后,戴维在用碳棒做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时,无意中发现通电后两根碳棒之间会形成一道亮度很强的白光。戴维和他的学生法拉第经过多次试验后最终制成了弧光灯,并于1843年首次小规模使用。但是由于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生热量太多又不耐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使用这种灯。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将一根碳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玻璃瓶中,并通电,这样持续发光长达400个小时。戈培尔的发明被认为是第一个实用的白炽灯,不过,当时亨利·戈培尔却没有及时去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电气工程师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终于可以满足碳丝电灯的需求,约瑟夫·斯旺也于当年的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并在英国申请了专利 。当年有关斯旺的电灯泡的报道给了爱迪生很大的启发。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向灯泡内充入氮气,用通电的碳杆发光,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的支持,使得它们不能继续完善这项发明,最终在1875年把这项专利卖给了爱迪生。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在其基础上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化棉丝白炽灯”。这种白炽灯能持续亮大约1200个小时。

由于亨利·戈培尔早在1854年就发明出了碳丝白炽灯,因此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最后,爱迪生从亨利·戈培尔的遗孀那里将专利买下,才获得了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获得专利权之后,打算把这种电灯卖到英国,刚刚开始开拓英国市场,在英国的瑟夫·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将爱迪生告上了法院,但后来他们在法庭外和解,并于1883年双方合伙在英国成立“爱迪万”(EdiSwan)公司。最后,斯旺还将他的所有权益和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由此可以看出爱迪生也是一个有商业天赋的商人。

早在1873年,西班牙的德普亚尔就发现了钨的熔点高达3410℃,但是由于制造钨丝的工艺不成熟,所以一直都不能将其用在白炽灯上。直到1909年,爱迪生的同事威廉·大卫·库利奇发明了一种拉制钨丝的新工艺,成功地将钨制成了直径仅为头发1/16即约0.5微米的细丝,制成钨丝白炽灯,这种白炽灯的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大大提高了白炽灯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库利奇也于1913年12月30日取得了这种灯的专利。从此,钨丝白炽灯便成为主流产品。

爱迪生和他的团队是首先将电灯大规模商业化的,并将电灯推广到了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家中,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爱迪生成为了被公认的电灯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