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真正的知人者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正的知人者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真正的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强调指出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配称为有大智慧,也就是明;能够以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称其为有力量,而这个力量是大道所给予的,是大道的生命活动本身的体现,能战胜自己的私欲和成见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的私欲是无止境的,而且其危害很大,一个能战胜自己私欲的人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是谁,谁是我?这已不再重要。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才能无所不容,万物皆容,他自然是强大的。

知人的智能,融合着经验、知识和判断力,就像伯乐相马一样,对于所要观察的对象,能够体会其性情、判断其行为。这样的智慧,因头脑里的活动而产生,是善于思索和想象的能力。而自知之明不仅需要同样的智慧,而且还需要有一颗透脱的心灵,唯其内心莹彻,不昧于欲,不惑于利,才可能透透亮亮地看清一个真实的自我。比较而言,知人的智慧是头脑的用,而自知之明是头脑与心灵的体用合一。胜人者有力”是外在的,是用;“自胜者强”是内在的,是体用合一。也唯其有自知之明,在精神上能够超越小我的局碍,内心的力量才会强健,才敢于放开眼量,欣赏不同的人各展其才。

禅宗的参话头,重要的一句是“念佛之谁?”这是引起参禅者的疑情,死死的追问,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或许有一刻,参禅者心中顿时涌出源头活水。参禅的目的就是从老子的这句话开始,寻找对自己的直断,否定一切可疑答案,扔掉一切伪装和矫情,剩下一个赤露露的自己,那个本我,自己直断自己。如果对那个赤露露的本我有所认识,就会发现原来的我很假,自己的家里住着一个贼,偷走了你的真心,蒙蔽了那个本我。庄子说“真宰”、“府君”就是说世人被假我所主宰,一切欲望都是从假我中流出。世人对自己的欲望是毫无抵抗力的,根源于错误的认识论,认为欲望就是自己,实际上欲望与自己(真我)是二个不同的本体。能够知道自己的欲望原来正是从假我中流出来,修行就上了一个台阶,就不再盲目顺从,而是生起战胜欲望的道力。欲望是心中贼的欲望,不是真我的欲望。这时有点清醒过来,但凡夫已回头不易。自己太留恋那个假我,明明知道是假我,想离开假我,但做不到,这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软弱无力。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过来人才能说得出来。修行人一旦发起寻找真我的努力,假我很难蒙混过关,总是要露出原形。发现真我就是发现宇宙最大的秘密,整个过程惊涛骇浪,天回地转。当你的心只装下一个“我”,容不下任何人,你的心已经死了。所以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当你的心装下你的亲人,你的心就如大地一样广大;当你的心装下你的仇敌,你的心像天一样广大;当你的心装下无,你的心已经顿超虚空法界。当你认识你自己的时候,虚空法界也容不下你的心,大千世界光明无量。你的心已经获得光明,这就是自己的本明。能够照亮真个宇宙的不是恒星之光,而是你的本明。世人修智决断人间一切是非,世人修明照破旷劫黑暗。自知者明,宇宙中最大的光明来自于自知的心。认识自己比认识宇宙更难。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关键在于我们的先贤所创造的心灵结构,至今能够嵌入在我们的心灵世界之中,帮助我们适应自然,知小宇宙而见大宇宙之智慧与奥妙。

综合而言,生活之中我们应该反躬內省,多多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把自己作为方法,把自己的经历体验作为素材,把自己同自然世界的互动结果作为反馈,通过不断的持续行动来升级我们的心灵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