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6年9月14日晚上,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阿娜·法拉奇在医院去世,身为知名记者,她曾成功采访过基辛格、西哈努尔、甘地等政要人物,但是对于她而言,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莫过于采访邓小平。

她曾在接受美国电视台的采访时,不加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对邓小平的夸赞:“我所采访的世界领导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邓小平这样坦率、深入的谈论历史问题。”在法拉奇的采访中,邓小平究竟说了什么,竟能获得对方如此盛赞?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

机密采访,喜获赤诚回答

1980年,中国大使接到了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的电话,电话中,佩尔蒂尼询问,可否请邓小平接受一名记者的采访。

接到电话后,外交部新闻司紧急请示邓小平,终于得到了应允的答案。这个能说动意大利总统打电话给自己争取采访机会的人,就是法拉奇。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2)

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和邓小平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年。那一年,邓小平作为党的核心人物的领导地位已经确定,他的立场,代表党和国家的态度。

而彼时,世界各国正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窥探和好奇,法拉奇想到,与其猜测和预想中国的走向,不如直接采访邓小平,拿第一手信息。

起初,法拉奇的采访并未成行,她曾两次申请采访邓小平,却都惨遭拒绝,最后,她想到了求助佩尔蒂尼。

法拉奇的父亲跟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是好朋友,借由这层关系,法拉奇请佩尔蒂尼向中国推荐自己,且只推荐自己一个人,她想做“独家采访。”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3)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法拉奇终于得到了采访邓小平的机会,于是在8月18日,法拉奇落地北京机场,开始准备3天后的采访工作。

8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111厅,法拉奇见到了邓小平。因为事先已经做过功课,所以采访进行的非常顺利。

法拉奇先就中国的发展对邓小平做出了提问,对于她的不解,邓小平都一一给出了解释,但是法拉奇素来以犀利出名,眼看邓小平回答的游刃有余,她画风一转,开始把话题引到四个现代化和私人投资上面。

对于法拉奇所提出的“小资本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回答:“我们目前还是以过去毛主席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两点方针为主要方式。

不管开放之后外资进来多少,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外的资金、技术甚至是工厂,可以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补充。”

第一天的谈话,从21号的10点一直持续到了12点10分,这对极其注重时间观念的邓小平来说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情,这表明他与法拉奇的沟通十分畅快,极有可能会邀请法拉奇再做采访。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4)

果不其然,邓小平主动向法拉奇发出邀请:“到吃饭的时间了,看来你的问题还没有问完,我们再找时间聊一次吧。”

于是在8月23号上午,双方再次相约111号厅,这一次,法拉奇的准备更加充分了,她已经不局限于只采访邓小平有关中国的事情,她想要知道更多邓小平对自身的评价。

采访一开始,法拉奇就抛出了个犀利的问题,她问邓小平:“听说,毛泽东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太喜欢你,这是真的吗?”

邓小平闻言,坦然自若的回答了她的问题:“毛主席说过我不太听话,但是这句话并不止对我一个人说过,在政治工作中,大家常有分歧,这是正常的。”

后续的几个问题即将结束时,法拉奇又把焦点转回到了邓小平身上。

她问邓小平,对自己有什么评价,邓小平诚恳的回答他:“我嘛,好坏对半开就行了,我是有错误,但我一生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是邓小平对自己的评价,而在今人看来,这四个字,也足以成为邓小平为人民一生竭尽全力的底色。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5)

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

我们对邓小平最耳熟能详的贡献,莫过于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政策,这两点都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效率整体较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没有改善,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6)

邓小平说:“如果再不实行改革,国家就会陷入困境,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陷入难以扭转的麻烦中。”

在此基础上,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看到改革开放会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扩大社会主义经济。

而对于改革开放,人们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之前,国内适用的是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公社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力与经济的不协调意味着社会生产应该做出调整,如何调整这一问题,率先被小岗村实践了。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7)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大队的18户农民,神色凝重的聚集在村民严立华的家里。

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在全队实施包产到户的办法,18个人在“保证书”上按下了手印,彼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将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开路先锋。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8)

小岗村的“大包干”,很快看到了成效,仅一年后的1979年,全队生产的粮食总量就达到了6.16万公斤,相当于过去1966年到1970年四年的粮食总和。

同时,小岗村向国家交售了1.49万公斤粮食,是当年征收任务的80倍。

除此之外,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也从1978年的22元上升到了200多元,“大包干”的卓有成效,让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9)

197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到,可以把按劳分配转变为联产计酬的具体方式。

同时还明确了将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当做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摘到了以前对他们“资本主义尾巴”的劣称。

小岗村的创举也吸引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在了解了小岗村的发展变化之后,他肯定了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0)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讲话中他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很多地方搞起了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创收。

凤阳县的绝大多数生产队都搞了'大包干',实现了增产增收。有些同志担心这种做法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

随后邓小平又指出:“目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思想不够开放。”邓小平这一讲话内容很快在全国疯传开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截止到1980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越来越多,从原来的占比1%多跃升至了将近15%,这一变化造成的直接成就就是1982年的中国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农业产值相较上一年增长了11.2%,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顺利推行,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与此同时,其他改革开放政策也在逐步施行,国家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国内安定了,就可以考虑国外的问题了,为了让香港、澳门和台湾顺利回归祖国怀抱,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1)

一国两制,助力港澳回归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国际环境的主题,等到20世纪7、80年代时,和平与发展已经蜕变为最新的国际发展趋势。

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港澳台等历史遗留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为此,1982年1月11日,面对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对港、澳、台如何回归的疑问,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2)

“一国两制”的构想内容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让大陆和港澳台实行不同的制度,即大陆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可以坚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而在国际舞台上,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陆和港、澳、台所有国民行使主权。

对于港澳台的具体管理,“一国两制”也给出了具体细则。港、澳、台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自己的社会制度,拥有高度自治权。

为了方便港、澳、台人民在统一之后生活不受影响,行政区内可以保留原来的社会、经济等原有生活制度,同时行政区内的人民还可以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等法律保护。

“一国两制”制度从根本上尊重了港澳台同胞原有的生活方式,而在此基础上,特别行政区不用向中央政府纳税这一点,更是扶持了港澳台地区的经济。

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香港回归逐步踏上正轨。1982年9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准备与我国就香港问题展开会谈,而她与邓小平的初次会面,就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3)

撒切尔夫人素有“铁娘子”之称,当年的6月14日,英国刚打赢了马岛战争,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所以会谈刚开始的时候,撒切尔并不想将香港归还我国。

初一见面,扫切尔夫人就摆出了强硬的姿态,要求将香港原定于1997年6月30日期满的租界条约继续延续下去,也就是说,英国以后还想要继续控制香港。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4)

为了达到继续控制香港的目的,撒切尔夫人甚至放言:“香港的经济依靠的是英国,没有英国,香港将会一落千丈,中国收回香港,势必会给香港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撒切尔夫人如此狂妄的想法,邓小平马上给予了回击:“主权问题不是可以讨论的一个问题,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

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如果在过渡的15年中出现问题,中国会对收复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5)

此次会谈,堪称是香港回归问题的“定基”之谈,在此会谈之后,撒切尔夫人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中英会谈开始进入状态。

从1982年8月到1984年9月,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和拉锯战,中英两国终于就香港问题达成了共识。 1997 年7月1日,在两岸人民的热切瞩目下,回归的倒计时在表盘上缓慢移动,凌晨零点零分,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6)

有了收复香港的前车之鉴,澳门的回归之路就顺畅很多了。

其实早在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中葡两国关于澳门的谈判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但是香港问题在前,澳门问题在后,只有先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才能更好回归。

为此,在香港问题尘埃落定之前,中葡两国未曾对澳门问题做出正式声明。

1984年9月26日,香港问题板上钉钉后,澳葡当局立法会议员吴荣恪询问邓小平关于澳门回归的问题,这时邓小平才直言:“澳门问题的处理方式会跟香港一样,但是具体时间还需要再考虑。”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7)

紧接着在1985年7月19日,面对访问学者的疑问,国务院港澳办秘书长鲁平透露:“澳门的回归日期与香港相同。”

这一说法令葡方大为不满,1985年8月上旬,澳门总督高斯达在接受采访时声称:“我们会离开,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如此发言让我方意识到,葡方不能接受澳门也于1997年回归。

为了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回归方式,从1986年6月30日到1987年3月23日,历经9个月的时间,中葡双方层层会面磋商,终于对澳门回归达成了一致性意见,谈判确定,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统一版图终于更近一步。

港澳台回归是邓小平的夙愿,现如今,祖国统一已经近在咫尺,足以告诫伟人在天之灵。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8)

结语

现如今,我们早已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科技就是第一生产”等语句耳熟能详,每一句标语背后,都蕴含着时代的缩影,都充斥着邓小平为国为民的倾力以赴。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的拼搏付出,才换来如今的海晏河清,生在当下,当砥砺前行,为己为国。

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邓小平如何评价自己)(19)

参考文献

「1」万锦宜.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始末 [J].党史纵横 ,2010(3):16-20

「2」宗道一.香港回归谈判:邓小平让“铁娘子”折服 [J].政府法制 ,2007:47-48

「3」顾佳,杨松.邓小平“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及价值 [J].世纪桥 ,2018(9):12-13

「4」李济琛.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2008.277-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