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羔弃羊(每日成语臧毂亡羊)(1)


01

臧毂亡羊

【拼音】zāng gǔ wáng yáng

【解释】尽管动机有好有坏,效果却都一样不好。比喻不专心于所从事的本业,致使工作受到损失。

【出处】《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释义: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近义词】臧谷亡羊

【反义词】

【造句】我看重的只是结果,只要结果理想就是对的,即使你们臧毂亡羊,不管干啥,最后只要给我满意结果就行。


02

成语故事

庄子,名周,字子休,汉族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他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在《庄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臧和谷是两个牧羊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臧比较喜欢学问,整天抱着书看。但是谷却比较贪玩,比较好赌。有一天,他们一起赶着羊去放牧,结果他们的羊都丢失了。有人问臧为什么不看好,他说他带着书籍去放羊,因为读书入了迷,羊跑了也没发觉。再问谷干什么去了。他说他和别人去玩掷骰子去了,玩着玩着就把放羊的事忘了。

这两人一个为了读书,一个为了贪玩好赌。虽然事情性质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错误是相同的:都不专心于自己的本分工作,人生格言。造成的结果也相同:他们的羊都丢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