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也是城乡环境容貌提档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洛阳镇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垃圾分类科学管理,采取“望闻问切”四妙招,全域、全链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望”外观

新港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我为群众办实事)(1)

按照三色桶分装三类垃圾的“三分法”在全镇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统一设置分类垃圾桶,其中可回收物垃圾桶采用蓝色,有害垃圾桶采用红色,其他垃圾桶采用灰色。截止目前,已完成集镇区6个小区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分类亭建设工作,投入使用分类垃圾桶500余只、吸烟亭3座、吸烟柱620个,充分满足镇区居民生活垃圾投放需求。同时配备有机垃圾处理设施1座、镇级可回收物回收站1处、有害垃圾暂存点1处、大件垃圾暂存点1处,由80余名环卫工人每天开展循环式保洁,确保垃圾分类设施干净整洁。

“闻”气味

新港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我为群众办实事)(2)

垃圾分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随着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更精细化的阶段,“气味管理”也要跟上步伐。推行垃圾分类后,湿垃圾集中存放容易腐败发酵,解决湿垃圾的气味问题,既要从管理中想方法,也应向科技要答案。洛阳镇在管理上,合理选取垃圾投放点地址,设置垃圾投放、收取的时间周期,增加清运频次,加强监督检查,避免湿垃圾储存过久。在技术上,不断改进方式方法,配备除臭净化装置、灭蝇灯、消毒液、空气清新剂等,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全面强化日常清洗消杀。

“问”群众

新港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我为群众办实事)(3)

为进一步倡导垃圾分类理念,营造人人皆知、广泛参与的环保氛围,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洛阳镇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群众,绿色环保入人心”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印发宣传册12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20个、利用墙面宣传彩绘约20多万平方米,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生活习惯。

“切”实际

新港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我为群众办实事)(4)

从洛阳实际出发,由表及里,由镇入村,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垃圾分类亭建设,共计294个,岑村村、东尖村配备2台有机垃圾处理设施。在此基础上,洛阳镇对各村每月开展不定期暗访,每月至少开展1次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以此提高全镇人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熟悉度。

通讯员 赵颖

编辑: 唐颖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