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文、图

稳居国家级经开区30强,跃居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前三,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最新“大考”中交出新答卷。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1)

1月19日,记者从郑州经开区管委会获悉,商务部于近日公布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郑州经开区位居全国经开区第23位,排名首超武汉经开区、长沙经开区,在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排名由第5位跃居第3位;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27家国家级经开区排名由第10位跃居第8位。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2)

据介绍,此次考核评价首次实施新修订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对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郑州经开区成为河南省唯一进入前30强的国家级经开区。

“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商务部认定郑州经开区在产业集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进出口总额、绿色发展、土地开发利用率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成倍增长,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全国前列。”郑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小虎说,当前,郑州经开区经济总量接近1300亿元,迈向了动能不断积累、潜力加速释放、后劲日益增强的新阶段,站在了历史发展的高点,也站在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起点。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3)

开发区是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发挥着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功能和作用。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郑州经开区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坚持“产业 创新 开放”多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制造立区、创新兴区、开放强区,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规上企业838家、超百亿企业14家,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郑州市的比重达26%以上,国家级研发平台占郑州市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技术创新策源地。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4)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郑州经开区发挥“枢纽 物流 开放”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规模化运营,年开行中欧班列(郑州)2000班以上,海铁联运到发集装箱2.8万标箱,获批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了以陆港型枢纽为引领的高能级、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5)

项目为王,夯基垒台。2022年,上汽发动机二期等148个项目开工建设,上汽发动机一期、宇通国家电动客车工程技术中心等76个项目竣工投产投用,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郑州经开区核心起步区域更新(首次跃居中部三强)(6)

“开局关乎全局,起跑决定后势。”李小虎表示,今年是郑州经开区建区三十周年,而立之年再出发,坚定不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总引领和主攻方向,把实施六大重点产业培育工程、六大板块打造工程、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工程、十大招商项目引领工程作为提升产业能级、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抓手和硬支撑,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向着“十四五提前迈入全国经开区前20强”的目标努力奋斗,再造一个新经开,在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奋勇争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