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

提到漓江,大家都会想起杨堤到兴坪精华段漓江游,殊不知漓江的终段平乐三江口也蕴藏着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

7月1日,“醉美桂北生态家园——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桂林市平乐县阳光100·原味漓江渔人码头,乘船观赏漓江末段两岸秀丽风光,感受在“漓江最后一公里”地段所孕育出的历史人文。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5)

游船缓慢行驶在漓江上,临江而建的房屋,古色古香,特别显眼。两岸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倒映在水中,就如一幅清雅别致的水墨画。

正北方网的金丹表示,对于阳朔漓江她早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听说平乐段漓江,没想到这一路景色尽是如此美丽。中国吉林网的姜春起则表示,听了介绍才知道这儿不仅有美丽的山水,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并希望能够有机会进一步了解。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6)

采访团观看“原味漓江”项目沙盘模型。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7)

“原味漓江”微缩景观。

据悉,为把平乐段漓江的渔家文化、美食文化和桂剧文化全面呈现出来,平乐县政府与桂林平乐阳光壹佰置业有限公司携手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重大项目——阳光100·漓江小镇旅游项目。

桂林平乐阳光壹佰置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吴东桂表示,长期以来,漓江让世人熟知的还是它的山水美景,漓江平乐段的丰富的历史人文却少有知。他们把该项目选址落在平乐漓江末段,提出“漓江最后一公里”这个地理符号,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漓江末段自然风光展示在游客面前,进而让游客关注、了解平乐段漓江的建筑、美食、文化、民俗,去理解“漓江最后一公里”这一地理符号的意义。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8)

漓江边的特色建筑。

下一步,项目如何结合地段的特色来发展生态旅游,逐步打造漓江-桂江水生态旅游格局?桂林平乐阳光壹佰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刚表示,之前游客旅游止于阳朔是因为旅游硬件设施、交通设施的局限性造成的,同时这也固定了一些旅游发展思想。

所以他们更要重视旅游硬件设施建设,让游客能感知本土文化、观赏自然风光、体验民俗风情,并根据游客需要作出调整,让游客感受到“漓江尾桂江头”这一地理位置的旅游新天地,这是对大桂林旅游的一个重要拓展。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9)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0)

记者们拍摄沿途风光。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1)

沿途美丽的风景让记者们陶醉。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2)

这两位记者的pose格外抢眼。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3)

网记访恭城文武庙 体验瑶乡人文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4)

“到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油茶不可不喝;而不可不看的肯定是恭城文武庙。”7月1日,醉美桂北生态家园——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文武庙进行采访。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5)

恭城文武庙指恭城文庙和恭城武庙。从1997年旅游开发以来,以其恢弘的建筑气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是瑶乡重要的人文景观。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6)

恭城文庙坐落在恭城县城西山南麓,又叫孔庙、学宫,是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圣庙。这是目前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西规模最宏大,装修最华丽,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式明清建筑,人称“华南的小曲阜”。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7)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8)

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建筑布局依次为照壁官墙,礼门、义路门、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左右碑亭和东、西厢房、大成门、名祠、乡贤祠、东西庑殿、露台、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门、院、殿宁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19)

记者们在文庙参观。

武庙与文庙相距50米,左为文庙,右为武庙,文武两庙并存一地,相得益彰,实为全国仅有。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0)

武庙是纪念祭祀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面积2130平方米。整个布局由古戏台、雨亭、正门、正殿、后殿和东、西厢配殿组成,很多雕刻异常精细。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1)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2)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3)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4)

记者们在武庙参观。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5)

遇龙河畔处处是景惹人醉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6)

7月1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风景区实地采访。“山环水绕,林木葱郁,一座座小屋掩映在绿树竹林中,画面太美丽!”遇龙河沿涂的风景不禁让网媒记者感叹。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7)

有着“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是阳朔山水的精华所在。近年来,阳朔县规划和精心打造全域旅游的概念,遇龙河周边的文化、休闲、娱乐、民宿等旅游设施得到规划和建设。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8)

在骥马古村,网媒记者聆听导游讲解骥马潘氏的历史故事,并参观了“囍鹊、德铭轩、传统太极拳馆”这些以桂北文化生活为主题的咖啡屋、客栈及养生休闲馆。这些建筑材料多以竹子、杉树、青石、青瓦、青砖等为主,提升了整个古村落的品质。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29)

由古宅装修成的咖啡馆。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0)

记者们在拍摄。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1)

记者们在咖啡馆内合影。

2014年开始,骥马村如火如荼地进行了生态乡村建设。按照修旧如旧、体现特色的原则,开展了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水源净化“三化工程”,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庭院鸟语花香工程,管线改造工程和土地休闲田园化工程等“五大类”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推窗见绿,开门观景,步步古韵”的“古民居生态旅游村”。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2)

设计师给古老的青砖黛瓦增加了一缕艺术化的气息。

阳朔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孟璇表示:“阳朔在规划、保护、开发等方面做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创新;通过“旅游 ”的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通过进行行业管理创新,深化旅游市场机制;通过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旅游安全监督。”

在遇龙河生态步道,记者看到沿步道旁的亲水平台、休息驿站、水车等配套设施齐全,步道的面砖选用的是环保透水砖,而水车则是由竹藤等天然材质制作,这些设施与周围景观和谐相融。在步道上行走,那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一概映在水面,很是耐看。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3)

遇龙河旁大水车。

从2015年开始,阳朔县集中开展“美丽阳朔·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以十里画廊、百里新村、葡高公路所形成的高效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圈,漓江景区、遇龙河景区和桂阳公路、桂梧高速公路、福兴公路三个示范带“一圈两区三带”为核心,重点实施遇龙河生态环境与农业休闲旅游体验示范区、漓江东线(阳朔段)生态乡村示范区、百里新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带、“生态县城”立体绿化等四大生态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文化特色鲜明、建筑风格明显、生态环境良好、乡土记忆保存完整的美丽村落,努力把示范区打造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4)

在遇龙河畔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

据了解,阳朔是全国县份全域旅游的典型代表,实现从旅游中转站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旅游产品也从封闭的景区观光,转变为开放结合的旅游资源,形成了“村村有景致,处处是风景”的全域旅游格局,逐渐实现了“游客来去匆匆转为休闲度假、区域大众旅游转为高端定制、随团观光转为自驾游览”等旅游新方式。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5)

网记访桂林平乐渡河村“坐山吃山”经营绿色事业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6)

“这里的景象,更像是公园。”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7)

7月1日,“醉美桂北生态家园”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看到眼前的花园式庭院时,采访团成员不禁发出感慨。渡河村村民积极发展园林盆景花卉种植,不仅改善了村前屋后的环境,也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愿望。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8)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渡河村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沿着林荫道走进渡河村,只见两旁的绿植蓊郁葱茏,错落有致。步移景异,草木掩映间,清池流水潺潺,小亭玲珑别致。

正值盛夏时节,记者走在村中园艺基地,看到满树的紫薇在枝头绽放,云蒸霞蔚,美不胜收;罗汉松造型古雅优美,苍劲挺拔;嫁接继木红绿叶共生,别有风情。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39)

紫薇花开正艳,正是蜜蜂忙碌的季节。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0)

东南网美女记者与紫薇合影。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1)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2)

媒体记者们拍摄盆景。

目前,渡河村已建成50亩核心园艺园和500亩园林基地,花卉盆景远销广东,重庆等全国各省市,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在园林盆景和花卉种植事业经营红火的同时,村民们还建立起合作社养殖竹鼠,合作社每年能实现500万余元的盈利。

现阶段,渡河村正借助当地的天然禀赋和园林花卉基地的优势资源,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花卉盆景线上销售,同时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实现绿色事业的持续发展。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3)

村民们住进了小洋楼。

沙子镇镇长蒋祖华告诉记者,渡河村正全力打造紫薇花海旅游项目,已整合土地700余亩,现阶段正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将为渡河村的乡村旅游事业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平乐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在全面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时,我们会以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作为切入点,让每个村庄找到各自的产业落脚点,形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平乐县副县长陈利告诉记者,平乐县在打造生态乡村旅游时,注重因地制宜,发挥各村的特色资源,让村民们在差异化的发展里找到适合的致富道路。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4)

观《印象刘三姐》 网记赏山水人文之美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5)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6)

清亮的山歌声徐徐传入耳畔,小船伴着歌声从江中划进观众的视野……这是7月1日第四届全国网媒广西行记者观看的大型山水实景剧表演《印象·刘三姐》画面。

在70分钟的表演时间里,网媒记者们透过《印象·刘三姐》这一极富创意的艺术表演,领略了山水桂北的人文风情之魅。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7)

演出所在地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位于漓江阳朔精华段,位于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阳朔书童山隔水相望。1.654平方公里的漓江水域是《印象·刘三姐》演出舞台,广袤的天穹形成自然幕布,周围12座山峰构成背景图画,突破了传统的“一个舞台三面墙”的剧场概念。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8)

演出借晴、烟、雨、雾等自然景观,利用山峰屏障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配以变幻莫测的灯光,通过舞台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的组合,给人以视听冲击,展示出亦真亦幻的艺术情景。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49)

在演出现场,随着剧情的转换,山水舞台上时而灯光交错,时而船影重重,时而衣衫耀眼。在表现张艺谋导演的“招牌红”染遍漓江美景这一段落时,舞台上下被红色水帘遮盖,人影穿梭其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漓江旅游最佳时间(漓江最后一公里)(50)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融合了多种民族元素,辅之以变幻的灯光、传神的声效以及华美的服饰,将广西各民族的风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非常震撼!”环球网编辑朱马烈在观看演出后用这四个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这种山水实景表演,漓江山水作为舞台背景,就像一幅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马烈说道。

后记

在今天的行程结束后,本次“醉美桂北生态家园——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采访团从贺州、桂林一路走来,实地考察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的进展;见证了多地的城乡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同时也把所见所闻向全国播报。相信在未来,广西的生态文化旅游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切身体会这些迷人的风景。

喜欢此文的在下方给小编点个↓↓↓

大家都爱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