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教育电视台

前不久,刚刚考上研究生的李卓文,找到了家乡岳阳汨罗市教育主管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后,我要继承爸爸的衣钵,回汨罗老家教书!”

这个女孩铿锵誓言的背后,是一个平凡却打动了无数人的一线教师,为了当地的孩子,付出全部心力的故事。

这是一个农村青年,立志帮家乡摆脱贫困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立德树人、也有关师道传承的真实故事。

想出省读大学但父母不允许(父亲倒在教学岗位)(1)

李卓文的爸爸李建苍,出生在汨罗江北岸天井山脚下。兄弟姐妹五人,排行最小。父母年迈多病,家庭经济拮据,少年建苍尝尽了人世间的艰难。

读初中时,他是班上为数不多没有自行车的孩子,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步行十几公里上学。当时,同学们都从家里带中餐到学校吃,少年建苍却总是一个人躲在围墙下吃,他带的下饭菜永远都是那几样,腌萝卜、腌酸菜……

靠着顽强的毅力,少年建苍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为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他寒暑假到处找事做,帮人插秧、割稻、打柴禾、采茶叶,甚至到砖厂拉板车运泥巴、到邻县芦材场“打芦材”……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过落榜、复读的磨砺之后,他终于考上了湖南林业专科学校。

1993年7月,青年建苍大学毕业,却做出了一个外人看来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放弃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在天井中学任教。这一干就是28年。

想出省读大学但父母不允许(父亲倒在教学岗位)(2)

28年中,李建苍老师一直担任毕业班科目教学,包括数学、物理、英语、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等,基本上教遍了初中所有科目。用历任校长的话来说,李建苍老师基本上是“哪科缺老师他上哪科”。

2021年,年届52的李建苍,本来可以少承担些毕业科目教学,但在学校年轻老师多、有待成长的情况下,他毅然接手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任教英语、生物、体育三科毕业班科目。最忙的时候,加上课后延时服务和晚自习,他一天要上七节课之多。

在乡村中学任教,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从农家出身的李建苍感同身受。为了帮助他们成才,李建苍倾注了全部的关心与关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李鸿云,曾是天井中学83班的学生,李老师是他当年的班主任。他说,没有李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李鸿云。小升初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进入初中的李鸿云,骄傲自满、年少轻狂,屡次在学校打架、吸烟、旷课,成绩一落千丈。在李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李鸿云重新审视自己,重返课堂。但落下的英语却怎么都赶不回来。李建苍就利用早晚帮他义务补习英语。最终,李鸿云顺利考上了汨罗一中,继而考入同济大学……

想出省读大学但父母不允许(父亲倒在教学岗位)(3)

古道热肠、热心帮助同事,是李建苍老师留给几十名同事最贴心的记忆。青年老师李铎贤回忆道:“我2018年进入天井中学,李老师成了我生物教学的导师,第1个学年他不下20次,到我的课堂指导我上课,这两年我课堂上的成熟完全得益于李老师的指点。我是一名外地老师,周五回家,从学校到镇上几公里的路,这些年都是李老师送的。星期天晚上学校不开餐,李老师总是把我留在镇上吃晚饭,然后送我回学校。今年,我们新老师搬进了新宿舍,我的房间里没有热水器,李老师自己花钱悄悄给我装上……”

28年来,学校每学期评优评先,李建苍总是让给需要晋职晋升的老教师或者是需要成长的年轻人,李建苍说,现在政策好,等我教满30年,在临退休前,能评上个“副高”就行了。谁承想,这一朴实的愿望,竟成为终生的遗憾……

天井中学初三181班的学生清楚地记得,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下午第一节体育课,他们和蔼可亲而又不失威严的班主任李老师,带领他们进行体育活动时,突然晕倒在地,随即几位老师将他送到宿舍休息40多分钟,稍稍好转。

日夜盼望李老师回归课堂的孩子们没想到,最后等来的,竟是李老师去世的消息。

得知李建苍重病不治身亡后,他的同事、好友干老师痛哭失声:“老李是累死在教学岗位上的……”

28年,青丝成白发。李建苍老师去世时,他全部的财产就是一套价值5万元的自建房与一台国产代步车。来看望他的大学同学看到他的生活状况,回想起28年前青年建苍的选择时,无不唏嘘。

李建苍一生生活俭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一件咖啡色的棉麻外套,是他的“门面衣”,一穿就是十几年。李建苍生前的同事在给他整理遗物时,发现除这件衣服外,他基本上没有一件像样的衣物……

想出省读大学但父母不允许(父亲倒在教学岗位)(4)

虽然上有84岁老母待奉养,妻子下岗多年,一双儿女学习生活费用压头……可但凡乡邻有需要,背负沉重经济负担的李建苍,都会慷慨解囊。前年屋场修路,他先后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近万元资助……

“天井山下,枫树桥边,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天井中学36班的同学们,至今仍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就读于这所学校时的校歌。虽然学校旁的“枫树桥”已不可考,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这所学校的山里伢子,却在校歌的传唱中,固执地把“枫树”奉为了精神图腾,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片火红的枫叶,引领着他们走向山外广阔的世界。

李建苍哼着相同的旋律,从这里走出乡村。大学毕业后,却又以“人民教师”的身份,回到培育他的母校。如一棵枫树般,扎根贫瘠的土地,守候乡村教育这一方净土,用生命抒写“一生一校”的传奇,护佑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女儿李文卓在追思会上深情表白:“爸爸是一个平凡的人,一辈子没有当过职位显赫的大官,没有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创下金玉满堂的大富;但爸爸是一个出色的人,他一生经历的每个阶段、承担的每个角色都很成功,他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爷爷奶奶的好儿子、妈妈的好丈夫,我和弟弟的好父亲……他是世人公认的好人,我为有这样一位爸爸而骄傲!”

12月14日,李建苍安葬的第二天,天井中学校园恢复了平静,教室内传来嘹亮的歌声:“天井山下,枫树桥边,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想出省读大学但父母不允许(父亲倒在教学岗位)(5)

校歌依旧在传唱。那棵“红枫”,在师生们无尽的思念与缅怀中,正朴实而浓烈地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