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是个名利场,也是个大染缸,在这里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有无数的机会,也有数不清的陷阱。

很多在娱乐圈尝到甜头的明星,不管适合与否,都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孩子安排进娱乐圈,因此催生了一个新的族群,叫作星二代。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1)

在娱乐圈发展,星二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靠着父母多年积攒的名气和积累的资源,他们的起点,有可能就是很多普通演员的天花板。

八零后星二代的发展大多不如自己的父母,这里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如果星二代总是被媒体称为“某某某的儿子或者女儿”,那说明这个星二代的发展还是没有超越自己的父母。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2)

曾经有一档青春励志类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试图从星二代的角度出发,展示他们摆脱父母的照顾,自我奋斗,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

很多星二代参加了这个节目,有潘长江的女儿潘阳,付笛生的儿子付豪,陈宝国的儿子陈月末,洪金宝的儿子洪天祥,王晶的女儿王子涵,郑少秋的女儿郑欣宜,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3)

看了这个节目,才知道星二代是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参加节目的还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他们是那些草根出身的演员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我不是明星》的本意,是在宣扬星二代不拼父母,自我拼搏的精神,但是助阵嘉宾的设置,使得这档节目成了那些明星父母比拼人气的场所。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4)

每个明星父母都竭尽全力邀请自己能请到的最大牌明星,仿佛谁请到的助阵明星越大牌,孩子的比赛曾经就会越好。

于是节目慢慢变味了,观众们并不在意那些星二代是谁,而是期待大牌助阵明星的出现,本应该是主角的星二代们,逐渐沦落为邀请助阵明星的节目道具。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5)

印象比较深的是付豪的父母付笛声和任静,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面子,硬着头皮给圈中的大腕儿挨个打电话,希望他们能够助阵自己的儿子。

怎料自身段位太低,那些接到电话的大牌明星全部拒绝了付笛声夫妇的请求,无奈最后夫妻二人亲自上阵,做了自己儿子的助阵嘉宾,娱乐圈的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6)

《我不是明星》一共举办了七季,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么多星二代,没有一个是超越自己父母的,他们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更多是利用父母的名气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不仅仅是参加《我不是明星》的富二代,放眼整个娱乐圈,成就超越父母的星二代都屈指可数,这种共性的现象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究竟是何原因,则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情。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7)

也许是父母造就的优越条件,削弱了星二代们意志品质,缺少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许是父母的星光太过耀眼,掩盖了星二代们的努力,造成了他们平庸的假象。

在老一辈的星二代中,超越父母的还有不少,比如葛优、陈佩斯和王晶等人。到了八零后的星二代,超越父母的也许只有谢霆锋了。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8)

如果要找谢霆锋与上一代电影人的共同点,那一定是敢打敢拼的精神,在拍影片《男儿本色》时,本可用替身的他,坚持亲自上阵,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

谢霆锋是娱乐圈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有一句座右铭:我希望观众和粉丝花钱进影院,第一眼看到的是谢霆锋,而不是别人。所以他拍戏从不用替身,就是为了给到观众最佳的观影效果。

80后拼命三郎(80后星二代集体沉沦)(9)

以前,谢霆锋被冠以“谢贤的儿子”,现在,谢贤被称为“谢霆锋的爸爸”,这一切都与谢霆锋奋不顾身的事业心是分不开的。

总之,星二代的身份既是一个便利条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的成功,归根到底还要靠个人的努力,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