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权至上,正常情况下,皇帝一般自称为“朕”、“孤”、“寡人”。

秦朝建立后,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以后的皇帝都沿用“朕”这个称呼,臣子属下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等。

盘点古代太子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皇帝自称朕(1)

皇帝的儿子根据分封的不同,有郡王,带封号的王爷如“秦王”,“晋王”,楚王等,王爷的自称,在秦朝以后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从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的兄弟为王。王爷一般自称“寡人”“孤”。称孤道寡就是这么来的!

太子是在没有登上皇位之前的一个过度“职位”,称呼多为“本宫”“寡人”“吾”。因为太子还不是皇帝,所以他的称呼一般跟王爷没什么区别,只是地位上不同,太子府有“小朝廷”之说,就是缩小的朝堂,属官配备比较齐全。太子也是和高危职业。

《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五》: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

盘点古代太子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皇帝自称朕(2)

古代“妇见舅姑”礼仪,始于宋朝德宁公主,这里指的是公主见公婆,而不是其他妇人。

德宁公主,是宋英宗赵曙的长女,生母高皇后。1066年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宋朝公主见舅姑之礼始于此公主,妇见舅姑礼的意思是,新媳妇在第二天,要早起,沐浴更衣,带着吃食,给公婆跪拜行礼,这里的舅姑可不是舅舅和姑姑,

“妇见舅姑”礼,明面上是表明新妇已正式为夫家所接纳,向公婆表示尊敬,其实未尝没有要新妇人一头的意思,因为这是公主,身份不同,意思就是新妇人要把以前的身份忘掉,老老实实做夫家的儿媳妇!王家明显有点看不起公主的身份啊!

盘点古代太子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皇帝自称朕(3)

唐朝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南平公主,她出嫁的时候,按照古礼,南平属于新媳妇,要专门拜见公婆,因为这个礼节在南北朝以来被废了,公主都不在遵守了!而王珪确非要南平遵守这个礼节,还在大庭广众下逼迫李世民说“皇帝英明神武,凡事都尊礼,我受公主拜见,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成全国家美名”。南平这时候的拜见只是行礼,跟宋朝的德宁公主跪拜不是一回事!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