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南历城南部山区有柳埠镇,是古代连通泰安古道的必由之路,毗邻“南山三川”之一的锦阳川,此地山环水抱,环境清幽,气候最适宜人。在柳埠镇东北约四里许,有二山相对峙,民间俗称“青龙”、“白虎”,另有一山为金舆山,三山《水经注》称为琨瑞山,山中就是神通寺所在的金舆谷。
桐城三祖之一的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曾有《游灵岩记》,其中写到,“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琨瑞之谷就是金舆谷,由于有了朗公和尚的神迹,亦称“朗公谷”。据说,金舆谷之名,是前秦国主苻坚为朗公所赐,金舆有尊贵之车驾的意思,又有林茂粮丰的寓意,以此为名体现了对朗公和尚的尊敬。
神通寺,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寺庙,也是北方地区最早的佛教传播中心。古称朗公寺,据说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代,前秦苻坚政权皇始元年(351),有高僧朗公和尚“隐於此谷,因谓之朗公谷”,山谷因朗公住锡而得名。神通寺是隋代以后的称谓,古刹算来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朗公和尚俗姓李,是西域高僧佛图澄(232-348)的弟子,与高僧释道安是同学,他最初在关中地区弘扬佛事,后来到山东,他的主要事迹,在南朝梁代僧人慧皎的《高僧传·卷五》有记载,朗公少年出家,求道长安,在关中讲授佛法。前秦皇始元年(351)移居泰山中从事佛教活动。朗公在琨瑞山金舆谷中建造精舍安心居住,据说“闻风而造(造访之意)者百有余人”,朗公和尚一视同仁,“孜孜训诱,劳不告倦”,并创立了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就是今天神通寺的前身。
据说这位朗公和尚不仅佛学深湛,而且颇有神异,他擅长望气、谶纬等奇门异术,时常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预见之明,在善信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据《高僧传》载,当时金舆谷内多有猛兽出没,百姓难以行走,朗公在此居住以后,经常对百姓给予指点,人们无论白天行走,还是夜间居住都没有什么危险。时间久了,猛兽消失无踪,百姓“称善无极”。而且有人要来拜见朗公,他能预先知道,并安排好足够的饮食休息,无不灵验。
与朗公和尚密切相关的,还有长清灵岩寺。朗公与灵岩寺的缘起,要归于一位泰山隐居的高士,姓张名忠,字巨和。这位张忠,是中山人(今河北地区),永嘉之乱时避祸于泰山。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很有修行心得,“静心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
朗公与张忠同为一代高士,惺惺相惜, 成了好朋友。据《高僧传》载,朗公和尚“与隐士张忠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两人的名声相得益彰,史料记载,“巨和常穴居,而朗居琨瑞山”,张忠是炼气的隐士,习惯于居住山中洞窟,而朗公和尚师出禅门,修造精舍居住。
朗公和尚经常到泰山探望老朋友,张忠就请他到泰山西北岩下,为百姓信徒讲授佛法,朗公应老友所请,选择《放光般若经》宣讲,这是三国曹魏时期汉族沙门朱士行从于阗千辛万苦取得的佛教典籍。
朗公和尚妙语连珠,很快吸引了大众前来,每次都有千余人。据说,某次朗公和尚讲到妙处,附近山石都为之点头称善,当时在场的善信都亲眼目睹,啧啧称奇,传扬甚广。此地遂称为“灵岩”。据说,朗公和尚见山石点头,曾说“此山灵也,为我解化,他日涅槃,当埋此处。”后来果然应验。“灵岩寺”由此而得名。
只可惜,朗公这位好友命运不济,前秦苻坚听说张忠的学识才能,下旨招他到长安做官,张忠无奈前往,谁知刚走到华阴就去世了,不知道是不是趁机“尸解登仙”。搞死了张忠的秦主苻坚,听说朗公的德行很高,很是钦慕,便赠送礼物示好,“紫金数斤,供镀形象;绢绫三十匹,奴子三人,以备洒扫”。甘露五年(363),苻坚又动了招贤念头,想请朗公前往长安辅助国政,对于苻坚的邀请,朗公以病相辞。苻坚也知道朗公这样的高僧不太可能前来朝堂,就安排使者致以慰问,并告诫地方官吏,“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琨瑞一山,不在搜例”,禁止地方骚扰朗公修行的所在。
南燕皇帝慕容德统治山东地区后,也非常仰慕朗公和尚,曾经赠送厚礼,向他写信致意,希望得到帮助,“使者送绢百疋,并假东齐王,奉高、山茌二县封给”。朗公以“味静深山,岂临此位”辞谢,同时表示“且领民户,兴造灵刹”,把统治者的赐予都用来修造佛寺,实际上他默许成为南燕的国师。之后慕容德在山东南部的进军中,确实也得到了朗公帮助,而朗公在朝廷大力支持下,使朗公寺得到进一步扩大,山东由此迅速成为北方佛教中心。
朗公和尚盛名于两晋时代,曾经受到前秦国主符坚、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后燕国主慕容垂、南燕国主慕容德、后秦国主姚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等多位君主的礼遇优待,被奉为禅门神圣,名重一时。
《续高僧传》载,郎公寺鼎盛时期“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有了这些优惠待遇和财物支持,朗公和尚得以长久在泰山一带传播佛教,郎公寺几经历史风云,始终屹立不倒。
在经历了周武帝灭佛运动后,朗公寺一度荒废。到隋代开皇三年(583),文帝杨坚将朗公寺更名为“神通寺”,开皇十四年(594)文帝对寺院扩建大修。在皇家的直接支持下,神通寺规模优胜往昔。
神通寺(即郎公寺)的最后命运,截止于清朝乾隆年间,时任寺院住持兴寿和尚“放荡淫逸,无所不至”,寺产挥霍变卖一空,神通寺败落不复,终于在一场大火后彻底消亡。
如今神通寺仅存的遗迹中,四门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泰山道里记》载,“琨瑞山西北为神通寺,……有四门塔,极崇丽,皆石为之。”1972年在对塔身考古时,专家意外发现塔顶内有“大业七年造”(611)的刻字,成为确定石塔身份的关键证据。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头条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欢迎关注。
文章相关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