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1)

昨天又是一天摧枯拉朽的大风,午后出门核酸,风寒效应明显,穿着羽绒马甲不禁瑟瑟着,心中疑问,这是啥风啊?冬天不像冬天,秋天不像秋天的,如此的肆虐如此的张狂,老天爷果真是发疯了。

冷凛中仿佛有一首儿时古老的旋律在耳边远远的传来,想了一会突然想起来了,那是二战时期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几十年前的旋律在脑海中冒了出来,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记忆减退了,而是越来越怀旧了,每天发生的事情记不住,而过去久远的事情却越来越清晰的时常出现在脑海里,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喜欢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歌曲,小学时最先学会唱的就是这首歌曲,还学了越南的歌曲《红日快快照遍全越南》以及古巴《美丽的哈瓦那》,不知朋友们是否还有些残存的记忆在里边?

1963年我刚上小学二年级,就是那年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最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在世界引起了轰动,当时二十几岁年轻的鲍勃.迪伦在马丁.路德金演讲结束后用口琴和木吉他唱出了这个梦想的民谣《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大意: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一只白鸽要翱翔多少海洋才能安息在沙滩上?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冲进海洋?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要扭多少次头还是假装看不见?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要死多少人才会知道太多的人已死去?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

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2)

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3)

记得小学在学习这首歌时老师讲述了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当时还学习了《红日快快照遍全越南》的歌曲,幼小的心灵为此在唱歌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悲伤裹挟着,每次唱起来都有一种从小人书上看到的画面感,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画面感依旧清晰,有的歌词依旧牢记而不曾忘记,也许这就是幼小心灵最适合镌刻那些记忆深刻的创伤吧,不是我的创伤,是战争带给每一个幼小心灵的创伤,一辈子不曾忘却的。

鲍勃·迪伦先生是美国的摇滚音乐家,被称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曾获得了那个年代的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曲子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整个歌曲营造着当时反战争祈求和平的一种心声,歌词的字里行间传达了数万人民群众的呼声,他的民谣旋律的素朴简单,引发了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呼吁,非常有感染力。

至今每每想起小学的经历,都是这些旋律温暖着几十年来沧桑中最淳朴的记忆,想多了情景越来越清晰,没有了遥远的距离,仿佛是前几天甚或是前几个月的事情,那种刚上小学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漫涣在心底,激情四溢的唯有无尽的快乐,不敢回到现实,一旦回到现实仿佛是万劫不复的失去了一切的美好,回到了繁复嘈杂的红尘,难道不是吗?

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王林平随笔重温小时的歌)(4)

唉,不去想太多,还是沉浸在《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旋律中寻找曾经的生活记忆吧。

朋友们早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