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内容整理自徐州市教研室刘春老师在2019年12月3日徐州市鼓楼区“新教学”项目入区指导活动上的讲话。

刘老师对常州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学校高茹老师、徐州市鼓楼小学郑姝老师的教学展示和鼓楼小学孙媛媛老师的案例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帮助教师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图文对照(陌生和熟悉改变和化裁)(1)

前段时间,我听一位老师上高年级的公开课。这位老师是借班上课,课堂上无论他如何启发,只有寥寥几人举手,大多数学生都沉默不语,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上完课他眼含泪水,很沮丧。

下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平时的课堂是这样的吗?学生说差不多吧。从他们平静的表情我看出,这些孩子也许早就习惯了被动听讲的课堂。稍作调研,我们也能知道,这样的课堂并不少见,教师满堂灌输式,学生被动听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这也是越到高年级,课堂越沉默的重要原因。

今天高茹和郑姝两位老师的“新教学”展示课,让我领略到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儿童在课堂上的自在、自信、舒展和创造,让课堂充满了学习的价值和趣味、充满了能量和活力,充满了真实的语文生长,我想,这才是儿童的语文课堂该有的模样。

记得有人说过,理论是丰满的,实践是骨感的。新课改经历了近二十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但是却难以落实到课堂上,足以证明从理论到实践之路的艰难。而我们是幸运的,在朱慕菊司长、陆志平会长等专家的高位引领下,在老师们迎难而上、勇于实践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运用“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理念,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让学习方式发生真正的转变,老师们在踏踏实实地一件极具价值的事,一件伟大的事。

高茹老师和郑姝老师展示课在许多地方震撼了我、打动了我,给了我许多启发。限于时间,这里不一一细数,和大家分享我特别有感触的两组关键词:


一、“陌生”和“熟悉”


(一)陌生感


关于语文教学,大家经常会谈到积累、阅读和表达,但许多老师所做的积累大多是认字、写字、默字、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背诵古诗文等等。课文阅读,着重在串讲课文,这句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特色,条分缕析,零散细碎。教学生写作,则是开头要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又怎么写,怎么谋篇布局……可以说更多的是写作套路。


但是这样的学习是和生活疏离的,和实践割裂的,更多的只是可以应对考试,却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在今天展示的两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全新的学习理念、内容和方式。这样的教学理念,集中体现在“新教学”项目凝练的三句话里,即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现在又增加了一条: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

这也是让新教学课堂改革开始阶段,老师们感觉陌生的地方。


陌生感一

单元整合思维


很巧合的是,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都来自于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教学项目组的老师将这个单元的主题确定为“我的旅行手账”,将单元内容重新组合,形成了三大任务、十个活动。


高老师今天教学的是第一个任务“我的旅行路线”中的两个活动——“景点我知道”和“我们出发啦”。


郑老师教学的则是第三个任务“请到我的家乡”,通过“介绍我的家乡”这一学习活动,将这一单元所学的词语和学生生活中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自然而然融贯其中。


小学语文教学图文对照(陌生和熟悉改变和化裁)(2)

我们都知道,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单元整合思维引领下的识字,是通过一个统领的主题情境,把单元识字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因需而学,这和以前我们一篇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去识字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与生字相遇。


如高老师在“景点我知道”中展示出来的“鹳雀楼、瀑布、安徽省、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词语包含了本单元不同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不同景点不同地理位置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认识了生字。郑老师在“介绍我的家乡”活动中,也整合了本单元学过的词语、甚至是之前学过的其他词语,运用到徐州“一山一水一物产”的介绍之中。


陌生感二

真实情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基于真实的情境,他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结,教育出活泼泼的孩子。

于永正老师在90年代时候也提出,语文学习不要和生活疏离,不要和生活割裂,不要和儿童对立。他不仅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真实或拟真情境,还将课堂搬到果园、公园、工厂等广阔的天地中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新教学项目核心专家杨向东研究表明,真实情境赋予学生学习活动以意义。只有当课堂学习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思维条件,才能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环境。

可见,真实情境对于儿童学习而言,真的是太重要了。

我再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许多老师最喜欢布置学生预习时给每一个生字组词,一个或者几个。组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扩大词汇量,为了积累。但学生理解吗?如四年级学生给生字“崩”组词“崩盘”,离他的生活很远。写作的时候会用吗?大部分都不会。因为学生组词只是为了完成组词的任务,而这些词因为不在真实的场景中,没有真实的语境,不能成为积极的语汇,学习价值也就不大。

我们来回顾今天两位老师的教学。高老师在教学中,先认识景点,通过文字、图片介绍了解景点特点、所在地理位置;选择第一站“黄山”,买火车票,认识火车票上的信息,读课文“黄山奇石”,做旅游攻略。在这些真实场景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识字。


在认识火车票时,学生不仅认识了上面的字,还明白了每一类信息的价值。如“限乘当日当次车”“中国铁路祝您旅途愉快”“网”等等。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知识积累的学习任务,也是为了成长必须的生活。这样以后学生和家人出去旅游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了这些真实的体验,自然的表达,老师不用刻意教,学生也能掌握。

再如郑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为新疆奎屯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们做美篇的真实任务,请学生运用经验中积累的词语,学习介绍“云龙山”“云龙湖”和“大沙河苹果”。因为前期学生已经去过云龙山、云龙湖,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的表达就自然而言地展现出来了。


在介绍云龙山“群羊坡”时,有的学生说,山上怪石嶙峋、奇形怪状。有的学生说,群羊坡上的石头,有的像一张床,累的时候可以躺一躺,晒太阳;有的像一把椅子,可以让我歇歇脚……有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云龙山上的小路铺满了落叶,五彩斑斓的,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咦,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栋建筑挡住了去路,走近一看,哦,原来是一座寺庙。”


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的学习拥有了现实的价值,学生的认知经验被唤醒了,想象力被激活了。学生表达自然而又充分,生动而又富有创造。所以我们会发现,今天两位老师上的课,学生表达的内容,很少需要老师纠正。


因为这个情境的设置就蕴含着如何去表达、如何去运用词语的任务驱动和表达需要。过去,老师总担心要教的字词太多、内容太难,任务完不成、学生学不会,所以讲授是面面俱到,担心落下一点学生就跟不上,其实是我们老师低估了学生的前期经验和学习能力。

陌生感三

任务驱动


要让学习目标落地,让学习真实发生,就要让学生真正做起事来,那么老师一定要会设计学习任务。

前段时间,我们曾经针对课堂提问做过一个调查,数据很惊人。100节课中,教师平均提出问题为21.34次,有12节课教师提问次数超过40个。课堂组织形式非常单一,教师问学生答,而且教师所提问题也多是很零碎、很浅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枯燥、低效的课堂,老师就要会布置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学习活动。今天两位老师就做得很好。

第一节课,在大的情境中安排学习任务“景点我知道”。翻一翻、选一选、连一连、找一找,并在网购火车票、认识火车票、读文章做攻略等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活动。

第二节课, “介绍我的家乡”。通过介绍云龙山、云龙湖和大沙河苹果三个真实任务,让学生读一读、指一指、谈一谈,不是机械式的一问一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图文对照(陌生和熟悉改变和化裁)(3)


(二)熟悉感


刚才星源小学的许继忠老师发言时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这种项目式的学习会不会导致失去“语文味”。这种担心,许多老师都会有。许老师也提醒了我,所以我想说第二个关键词——“熟悉”。


语文课堂无论怎么改,“识写读背做说习”的语文学习目标不能变。识字写字任务要完成,课文要阅读,表达要练习。


比如高老师用翻翻卡让学生了解不同景点的特点,是一段简短的文字,学生很认真地读,我刚才询问了一位同学,他除了一两个字之外,其他的都认识。在情境任务中识字,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认需要认的字。

再比如,第四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词语的积累任务,郑老师的教学目标同样指向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而且是体现了两个原则:一是指向运用的积累;二是基于积累的运用。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积累的三个标志:读得懂,记得住,用得出。用不出的积累会失去价值。比如学生摘抄了许多好词佳句,可是一到表达时还是用不出来。


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将课文学习中所积累的词语、包括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很恰当地运用到介绍徐州山水物产之中,让整堂课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同时,我们也看到,两位老师的课堂在让我们看到熟悉的语文目标、内容的同时,又加入了陌生的成分。那就是不是为了识字而识字、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在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平台上,我们在陌生和熟悉的交织中,重新认识了小学语文的定位与价值。

另外,我还想说一句题外话,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要经历不断的熟悉、陌生、熟悉的过程中来不断提升。教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会有胜任感和舒适区,这是教师作为职业自信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在舒适区中固化思维。


体验教学的陌生感,也是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反思的契机。在素养为本的时代,老师更需要突破专业固化思维,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对语文的理解。

而在熟悉与陌生的交织中升华对语文的理解,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教学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改革的平台。


二、“改变”和“化裁”


(一)改变


我想说的第二组关键词是改变和化裁。先说改变。

课堂教学应改变什么?改变以知识为本位、以训练为本位的固化思维,树立以素养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改变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路径。

什么叫做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全新的陌生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今天的第二节课,就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下运用词语。学生们爱想象,会表达。理念的改变直接带来了语文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完成真实情境下的一系列任务活动,学生学习的兴致一下被激活了。在此过程中,老师主要起串联学习、支持学习、回应学习和引导学习的作用。这是“新教学”给课堂注入的新鲜血液和带来的真正转变:老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自觉地退让,将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

(二)化裁


课堂教学的改变不能为变而变,不能机械地变,要讲究“化裁”,即化而裁之。化裁是变革的要领。


当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儿童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便产生了新的教学样态。同时遵循儿童语文学习之“道”互为“裁节”、互为改变。

因此,化裁意味着遵循规律进行改变与创造。比如,新教学项目,在统编新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整体设计,就是在“化而裁之”,比如,今天两所学校都在介绍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常州的高老师介绍的是“新教学”语文项目组做的范例,鼓楼小学的孙媛媛老师则介绍了在新教学项目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江苏省前瞻性项目《真实场景下的语文学习——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创造性应用》作了单元架构的调整。


老师们在自己的班级开展新教学实践时,也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创造性地应用。这样的“化而裁之”,都是为了使教材更贴近儿童生活,使语文学习更贴近儿童生活,让新教学适应于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学生。

相信在“新教学”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在学校和老师的努力下,鼓楼区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教学必定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以上内容是我比较肤浅和片面的一点想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