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君今日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7月20日,我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出发,前往北极进行考察。

今天(7月9日)下午,曾经参与过极地考察的两位专家——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魏文良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来到黄浦区斜土路上的安利上海体验馆,为百余名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分享了他们与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共同成长的经历。

雪龙号第一次南极科考名单(雪龙号7月20日将启程)(1)

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奠基

今年4月21日,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工作,乘坐“雪龙号”回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张体军也是考察队一员。据他介绍,此次考察历时165天,航行3.8万余海里,考察队克服了罕见的冰情和恶劣的天气,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78项调查任务和22项保障支撑任务。

40岁出头的张体军一共有过10余次南北极考察经历,曾担任考察队副领队、领队助理等现场重要职务,有着丰富的极地站务管理及考察站项目建设经验。作为高级工程师,他牵头主持了南极固定翼飞机、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改造升级、南极新站选址建设、南极昆仑站建设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雪龙号第一次南极科考名单(雪龙号7月20日将启程)(2)

这次南极科考,考察队开展了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张体军兼任新站建设队队长。据他介绍,新站之所以选址在罗斯海,是因为这一区域极具科研价值。“罗斯海区域是非常典型的南极地理区域,相关发达国家很早就在这个区域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包括英国、美国、新西兰、意大利、韩国在这边都建有考察站。” 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我国将再造极地考察破冰船

年近七旬的魏文良先后11次作为船长或担任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带队远征南极,多次驾船和带队进行远海和大洋考察,也曾乘坐过雪龙号。据他介绍,近30年来,我国有4000人次到过南北极进行科学考察,使我国的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在向极地考察强国迈进。未来,根据形势需要,我国将在南极不同区域建立几个新的考察站。近两年,我国将再造一艘具有高强度的极地考察破冰船,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家需求。

雪龙号第一次南极科考名单(雪龙号7月20日将启程)(3)

周到君了解到,魏文良是我国极地事业和航海事业的领军人物,曾被授予中国航海终身贡献奖。他在讲课中说,接下来,他还打算再次出发前往南极,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

这趟党课是“i-Party”新时代黄浦党性教育品牌项目之一,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安利上海党总支共同主办,黄浦区委组织部、黄浦区社会工作委员会指导。这场演讲也拉开了2018年度“极地科考”系列专家巡讲的帷幕,除上海外,还将在河南洛阳、上海、河北石家庄、福建泉州、辽宁大连、江苏南通、江苏南京、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广东广州、贵州贵阳、黑龙江哈尔滨等11个城市巡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