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乔昂诺·兹尔奥”教授,曾在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过一篇有关西班牙“尼安德特人”遗址的研究论文,他在文章中说:“在遗址中发现的贝壳类饰品化石以及色彩鲜明的染料残留,将推翻尼安德特人是傻瓜的言论”;这也就表明,在距今五万前年的尼安德特人身上,就已经形成了“象征性思维”,也就是“审美”。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1)

尼安德特人制作项链饰品的贝壳

古代文人眼中的“美女”是什么样子?

由于古代史料的缺失以及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着一个共同的疑问,古代文人眼中的“美女”究竟是什么样子?

早在战国时期,有着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称谓的宋国文学家“宋玉”,就曾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到。

“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这所谓“眉如翠羽”,意思就是说在战国文人的眼中,作为一个美女,首先你得拥有一对“细密精致”的眉毛,现代女孩化妆描眉或者“纹眉”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能够达到那种精致细密的感觉,同时还能达到修整眉毛的整体造型,让眉毛看起来更加贴合面部妆容造型的效果。

再加上宋玉在后面分别对女孩子皮肤、腰身、以及牙齿等部位的描写,很完善的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并拥有着细柔腰肢”的“战国美女”形象。

转眼到了唐朝,古代文人眼中的“美女”形象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唐朝流传下来的一系列书画作品以及文字所描述的“美人”形象来看,在这些唐朝文人眼中的美女,竟莫名的有一丝“丰腴之美”!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2)

唐朝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咱们就以唐朝画家周昉所绘制的《簪花仕女图》为例,画中的贵妇皆“体态丰腴、身形健壮”,至于“腰如束素”什么的自然也是不存在了,与唐朝之前的“美人形象”有着很显著的差异。

除此之外,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在他所写的《长恨歌》中,单凭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就生动的为我们刻画出了“杨贵妃”出浴之时,那股子丰润美艳、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

而后,到了宋朝,古代文人眼中的“美女”形象又一次产生了变化,以女性的“阴柔之美”取代了唐朝时期所盛行的“丰腴之美”。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3)

《西厢记》崔莺莺的“病态美”

这所谓的“阴柔之美”,跟战国时期的“腰如束素”还不尽相同,指的并非腰身细柔的形体之美,而是给我们描述了宋朝美人那种气质上的“病态美”。

好比元初杂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对“崔莺莺”的描述:“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赫然就是一副因疾病而导致的“清癯之美”。同时,这也是封建时期在“审美要求”上的一大突破,首次开始出现在外貌特征的审美之外,额外又添加了一类“气质美”的选项。

不难发现,在以上这三个朝代文人眼中的“美女”,每个朝代都有其所注重的某个单一特殊的点,也就是说,只要女孩具备了某些方面的特征,那就足以称得上是“美女”了。

好比如,战国时期所侧重的就是“眉毛、皮肤、腰身、牙齿”等人体细节,唐代所注重的则是人体最明显的“形体”,以及特立独行的宋朝所选择的那种气质上的“病态美”,均特指的是“人体某个单一的特征,或者是多个但非整体的特征”

直到明清时期,文人对“美女”的审美才算是完成了以点破面,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开始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去评价眼中的“美女”形象。

这个从明代才女“叶小鸾”所著的《艳体连珠》,以及她母亲“沈宜修”所著的《续艳体连珠》中,均着重对“美女”的头发、腰身、纤足、腮红、以及笑容等多方面详尽的描述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问题来了,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了古代文人对“美女”的审美要求如此多变呢?

简单来讲,古代文人对眼中“美女”的审美要求如此多变,是有着很丰富的时代背景在里面的。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4)

战国时期的战争场景插画

  • 先说战国时期

所谓的“战国”,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秦朝统一中原之前,各国混战不休的时代背景,以当时那战火连天的时代条件,再加上农业生产力又十分的低下,饱受战火洗礼的百姓能吃饱都算不错了,营养均衡什么更是想都不敢想,故而,“身娇体弱、身形瘦小”俨然就成了战国时期女孩子所固有的外貌特征。

再从人类的“审美心理”上来讲,人类在进行“审美对比”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一个“审美对象”作为构建逻辑框架的原型,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对比;而战国时期女孩普遍“身形瘦小”的外貌条件,在先天上就已经限制了古代文人对“美女”审美要求的框架大小,将审美要求局限在了“身形瘦小”这样一个狭小的选择空间内。

所以,战国文人也就只能从女孩子的眉毛、皮肤、腰身、以及牙齿等显而易见的生理细节特征上去对比、去评判、去选择他们眼中的“美女”形象。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5)

模仿杨贵妃的写真照片

  • 再说唐朝时期

唐朝的“大一统”局面,以及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接二连三的盛世局面让唐朝的时代背景变得十分繁华。

唐朝诗圣“杜甫”就曾以一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从农作物的角度,以丰厚的产量储备来说明了唐朝的繁华姿态。

既然繁华了,那也就代表着国力强盛了,百姓都能够丰衣足食、衣食无忧,同时百姓的心理也不必再像战乱时期那样经常“担惊受怕”。

有句俗语说的好。“心宽体胖”,这话虽糙,但理不糙,百姓心情放松了,那吃的也就多了,体重自然而然就嗷嗷的上去了。

所以唐朝外貌比较“丰腴”的女孩子当然也就多了,再加上“杨贵妃”的得宠,无疑是对唐朝审美的变迁历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在封建王朝中,统治者的选择往往能够影响到百姓的选择,即使只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审美要求”,也丝毫不例外。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6)

宋朝病态美人李清照画像

  • 还有宋朝时期

宋朝之所以能够特例独行的侧重于一种虚无缥缈的“病态美”,并不是说宋朝人都多么的前卫,早在封建时期就已经将思想升级到了一个相当高级的层面,而是因为这完全就是“盛唐时期”唐朝诗人所留下的“锅”。

众所周知,盛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放在如今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星”一般的存在,紧跟着的宋朝当然也不例外,在李白这种特殊的“浪漫主义”风格所形成的明星光环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就让宋朝文人形成了一种“万事万物皆取其意境”的“审美特点”。

对于“美女”的审美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有了“古典美人”的体貌特征之外,还得先看看她的“意境”怎么样,如果没有意境,那不好意思,你就不是美人。

同时,女孩子嘛,柔柔弱弱的才会激起男性的“保护欲望”,才能让男人更多的展露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也就逐渐形成了宋朝文人在评判女孩是不是美女的时候,会更侧重“病态美”,喜欢柔弱女孩更多一点的审美特点。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7)

明代才女叶小鸾画像插图

  • 最后来讲讲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政治背景咱们在这里不做太多赘述,与本文无关,但是在文化方面,不论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文化的传承都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前文也说了,明代才女“叶小鸾”以及她的母亲沈宜修所著的《艳体连珠》系列,让明朝文人对女孩子的“审美要求”逐渐变得完善,完成了从单一审美特征到“整体审美特征”的转折。

因此,哪怕是到了清朝时期,那也只会是更加的完善,以更多的维度去评判什么样的女孩算是一个“美女”,而不会形成什么文化倒退,更不会影响到对“美女”的评判标准。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8)

女孩在拉小提琴

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现代人在评判什么样的女孩是“美女”的时候,“审美要求”变迁的如此多元化呢?

至于如今的人为什么在“审美要求”这方面变得多元化,甚至于已经可以说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审美特点,笔者个人认为有且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本身,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所造成的影响,就已经让现在的社会生存条件变得更加多元化,有着更多的可能,既然文化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每一次的“审美要求变迁”又都具有着很丰富的时代背景在里面。

那么,毫无疑问,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不会产生任何意料之外的状况,同样也跟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古代生活中的三大美女(古代文人眼中的)(9)

情侣

其次,人均受教育水平的爆发式增长,“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现代人更加“特立独行”的性格。都会让男孩子在评判什么样的女孩算是一个“美女”的时候,会在传统“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去额外的给“审美要求”赋予一个“自我”的选项。

也就是说,会给正在被评判的女孩加上一个“感性认知程度”的额外条件,并且还会任性的赐予它一个“一票否决权”,意思就是只要这个条件达到了男孩心中预期的那个“值”,那他就会很粗暴的摒弃掉前面已经打好的评分,以这个“感性认知程度”的评分为基准,最后才去决定真正的判断结果。

所以也就催生出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一个很特殊的“审美特征”,哪怕你没有什么盛世美颜,没有什么气质,没有什么文化内涵,但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最美的“公主”,不论何时、何地、其结果亦是如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