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总评
初山微画雕《桃源行》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历代评价
王缙:臣兄文词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于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笔,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1]
李豫: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2]
窦臮:①诗兴入神,画笔雄精。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②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於李思训。……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3]
殷璠: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4]
司空图: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5]
刘昫等:①如燕、许之润色王言,吴、陆之铺扬鸿业,元稹、刘贲之对策,王维、杜甫之雕虫,并非肄业使然,自是天机秀绝。若隋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玑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缃图。[6]②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2]
王维像
宋祁:①若侍从酬奉则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王维,制册则常衮、杨炎、陆贽、权德舆、王仲舒、李德裕,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已。[7]②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8]苏轼: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9]②吴生(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10]
陈师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11]
蔡绦: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12]
敖陶孙: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13]
张戒:①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14]②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14]
徐钧:凝碧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辋川他日成名胜,藉得朝天一首诗。[15]
辛文房: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16]
徐献忠:右丞诗发秀自天,感言成韵,词华新朗,意象幽闲。上登清庙,则情近圭璋;幽彻丘林,则理同泉石。言其风骨,固尽扫微波;采其流调,亦高跨来代。于《三百篇》求之,盖《小雅》之流也。而颂声之微,夫亦风气所临,不能洗濯而高视也。[17]
王鏊: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阚,雨中春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18]
陆时雍: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世之言诗者,好大好高,好奇好异,此此俗之魔见,非诗道之正传也。体物著情,寄怀感兴,诗之为用,如此已矣。[19]
胡应麟:①右丞五言,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20]②盛唐七言律称王、李。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20]③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20]
胡震亨: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读其集,大篇句语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21]
许学夷:①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诣实深,兴趣实远,故其古诗虽不足,律诗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多入于圣矣。[22]②摩诘才力虽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风体不一。五言律有一种整栗雄丽者,有一种一气浑成者,有一种澄谈精致者,有一种闲远自在者。[22]③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22]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22]
贺裳: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殊玉”耳。三人相较,正犹留侯无收城转饱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阳、曲逆可伍。[23]
钱良择: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淀尘虑。[24]
赵殿成: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澈中边。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诸所有而独契其宗。[25]
李因培:①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流,气骨遂为所掩。一变而入郎、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减,此风气之一关也。[26]②右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沈德潜:①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风”。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27]②右丞五言律有二种:一种以清远胜,……一种以雄浑胜,……。[27]
姚鼐:①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吴曰: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28]②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28]
方东树:①辋川干诗,亦称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确然别为一派。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宫,非不尊贵,而于世无益;又如画工,图写逼肖,终非实物,何以用之?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但以资于馆阁词人,酝酿句法,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29]②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画,如今科举作墨卷相似,诚万选之技也。[29]
施补华:①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30]②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30]③摩诘七律,有高华一体,有清远一体,皆可效法。[30]
宋育仁:其源出于应德琏、陶渊明。五言短篇尤劲,《寓言二首》直是脱胎《百一》。“楚国狂夫”诸咏,则《咏贫士》之流;“田舍”诸篇,《闲屈》之亚也。七言矩式初唐,独深排宕;律诗神超,发端亦远。夫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诚斯人之品目,唐贤之高轨也。[31]
参考资料
1.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引用日期2017-01-11]
2.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 [引用日期2015-12-24]
3.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引用日期2016-07-14]
4.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 [引用日期2018-12-13]
5.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引用日期2018-12-13]
6.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 [引用日期2015-12-24]
7. 《新唐书·卷二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引用日期2015-12-24]
8. 《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引用日期2015-12-24]
9. 北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引用日期2018-12-13]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第二十四章 [引用日期2018-12-13]
11. 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引用日期2018-12-13]
12. 北宋·蔡绦·《蔡百衲诗评》 [引用日期2018-12-13]
13. 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 [引用日期2018-12-13]
14. 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引用日期2018-12-13]
15. 徐钧诗选 [引用日期2016-04-10]
16. 《唐才子传·卷二》 [引用日期2015-12-24]
17. 明·徐献忠·《唐诗品》 [引用日期2018-12-13]
18. 明·王鏊·《震泽长语》 [引用日期2018-12-13]
19.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引用日期2018-12-13]
20. 明·胡应麟·《诗薮》 [引用日期2018-12-13]
2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引用日期2018-12-13]
22.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 [引用日期2018-12-13]
23.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引用日期2018-12-13]
24.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引用日期2018-12-13]
25.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序》 [引用日期2018-12-13]
26. 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 [引用日期2018-12-13]
27.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引用日期2018-12-13]
28.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注引 [引用日期2018-12-13]
29.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引用日期2018-12-13]
30.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引用日期2018-12-13]
31. 近代·宋育仁·《三唐诗品》 [引用日期2018-12-13]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都蜜豆、秇淰秇淰、用户2149794967371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