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一个国产电影并不美好的暑期档,票房增速放缓,众多影片保底失败。就在那时,北京文化宣布对《战狼2》保底8亿,一时间,众多质疑声纷至沓来,到《战狼2》上映前都没有停歇。谈起票房预期,吴京也表示: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当然希望越高越好,但还是更希望在军事电影史上留下标杆式的痕迹。那么电影保底发行什么意思 呢?现如今的电影为什么都有保底发行?更多资讯内容,七度影视为大家揭秘!

电影票房预售什么意思(电影票房保底什么意思)(1)

  电影保底发行模式介绍

  现在看个电影,片方动不动就搞个保底发行,让人捉摸不透。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被票房冲昏了头脑。破5亿,破10亿,破20亿…已经成为了衡量一部电影质量好坏的标准了。现在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他的价值就是由最终的票房成绩决定。所以保底发行可以说是发行方和制片方的一个赌局,而这种赌局已经成为了当下电影市场的一种模式了。

  电影保底发行对中国电影带来的绝对是不利不健康的影响,如果一部电影都冲着保底发行看齐的话,重量不重质,那中国电影是已经没什么救了,下面来详细解释下保底发行的意思

电影票房预售什么意思(电影票房保底什么意思)(2)

电影保底发行什么意思?

  保底发行,就是发行方和制片方在合约中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票房数字,即使影片上映后票房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发行方也要按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如果实际票房高于保底数字的话,发行方就会分得比平时更多的金额。

  简单来说,这样做制片方稳赚不赔,在上映前就将票房压力转移给了发行方,发行方虽然承担了压力,但是也有机会享受到额外票房收益。

  对于发行方来说,保底发行就像一次赌博,电影本就是高风险的产品,为一部电影的票房担保,相当于给赌博的人在做担保,风险加倍。

保底发行案例介绍:
  2013年贺岁档,周星驰当时就《西游降魔篇》和华谊签署的保底协议。华谊为《西游?降魔篇》票房保底3亿,并提前支付周星驰8800万保底金。如影片票房最终低于3亿,亏损由华谊承担;当影片票房超过3亿后,华谊将分得超出部分盈利的70%。结果《西游》最终票房豪取12.46亿,华谊净收入1.4亿,远超制片方。
  《美人鱼》在未上映之前就已经有18亿保底发行的传言,很多人把这称为中国电影业史无前例的一举。到2016年 6月8日,《美人鱼》正式收官,上映122天,累计票房超过了33.92亿,稳坐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之位,发行方大捞一笔。
  保底发行更像是一场资本世界的豪赌,虽然对平常的观众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影片质量的好坏,不是钱说了算,而是观众的口碑。2016年保底发行是一个非常火爆的词语,到2017年初却不再被大肆渲染,许多人认为这种形式的豪赌会影响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影票房预售什么意思(电影票房保底什么意思)(3)

但是就在最近。11月7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欢喜传媒发布公告称,拟以总票房24亿元的价格将《囧妈》的保底发行权授权给横店影业,通过这笔交易欢喜传媒将会提前获得不少于6亿元的保底收益。同时,若影片最终票房高于24亿元,高出的部分欢喜传媒将会获得35%的收益,而横店影业将会获得65%的收益。

如今,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大家开始对保底发行保持了一定距离,但是依旧有资本越来越向好作品进行探视。不过是去年的《疯狂的外星人》,还是今年的《囧妈》,相信资方看中的正是这些作品背后的主创力量,相信他们过去作品的质量,同样能延续到新作品中。

编辑/七度影视/ytye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