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凡的花小朵
予孩子立规则来顺应社会团体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要剥夺他享受个性展示的乐趣,而是能够让孩子在这种规律性的训练达成应有的包容和理解。
自由散漫是人的天性之一,不算什么大毛病,如果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迫孩子遵守规则,孩子做不到,就加以打骂。这样孩子只会把遵守规则当成一种负担,而且对公正的约束越来越反感。
规则的存在是让行动的结果更加有保证。在现实生活当中,孩子违背、破坏规则是难免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暴怒,找到“不规矩”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症结,同时也避免伤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不规矩”在于愤怒,因为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临时性的情绪失常而导致破坏规则。有的孩子的“不规矩”实际上孩子本身就对规则的认识不够清晰,没有足够的自信与耐心去完成。而还有一些“不规矩”则是完全糊涂的被动的进了规则的圈子,是父母高压下的机械应对者。
开幼儿园的时候大班一个男孩叫瞾瞾,这个孩子很淘气,很聪明,老师盯着他就好好听课,顾不上他的时候,他就在那说话,有一天上课老师正讲课呢,他突然大叫一声,还拍前面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老师很生气的把他叫出去了,说:“站一会儿吧,知道错了来找我。”可他到好自己在走廊更是玩上了,老师觉得不对劲把他送我到我这,我问他:“你怎么了,那些孩子上课,你怎么出来了”。他说不知道。我愣了。自己不知道犯什么错误,我又问他那老师为什么让你出来,肯定你做错了什么,我话还没说什么完,他又说:“我不知道啊老师就让我出来了”。后来我了解情况和他沟通,上课发出声音影响课堂是错误的,但是老师问你的时候要告诉老师你的错误行为在哪里,老师是可以原谅你的行为的。最后他也说是他上课大声喊是不对,还打扰别人上课老师很生气,老师说他,他也不听。其实他心里很明白。最后和老师承认错误。
我们来看,这个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原因很简单,他就是自己对规则本身的认识不够清晰,没有自信,不敢承认错误,怕老师批评他。当老师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和他一起分析问题,不姑息他的问题,但也给予相对包容的空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对抗,让受者更容易接受。
我们的父母也一样,孩子在与规则发生对抗时,要针对具体的事情加以引导,而不是要说些伤害孩子的话“烂泥扶不上墙”,这孩子怎么总是这样…..这些话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也不益于从根本上纠正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家长作为规则的监督人,也要以身作则,要不然这些约束也成了摆设。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犯错的孩子是正常的,没有不犯错的孩子的。不要小看孩子面对规则的抵触,他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家庭教育的优劣,想要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进入规则,必须由他自己做主负责明细条款,哪些事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做,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将会在规则中得到什么。
规则,就是一个协助大家进入状态的拐杖,父母是可以及时进行调整的。每一次规则的重订和打破,其实都是孩子成长的展示。让孩子在规则中实现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