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圣主,文治武功都足以彪炳千古。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三百年的乱世,建立科举制,开创了令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

自己率军征战天下,建立大唐帝国,又威服夷狄,被各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20岁晋阳起兵;24岁生擒窦建德、王世充,平定中原;29岁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从起兵开始,到得天下、称帝,不到30岁。

可以算是千古帝王的偶像了。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1)

但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皇帝,竟然在51岁的壮年就撒手人寰,不能不令后人叹息。

那李世民是怎么死的呢?

主要有这么三种说法:

一、丹药中毒说。

贞观朝有一个使者叫王玄策,他奉命出使印度的时候,使团被当时中天竺的国王阿罗那顺所劫。

堂堂天朝使节,怎能受此屈辱?

王玄策随即征调附近的吐蕃、泥婆罗(尼泊尔)各国兵,灭了中天竺,活捉了阿罗那顺,把他带回长安献俘。

这就是网上盛传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

王玄策当时带回长安的印度俘虏有一万多,其中有一个僧人,叫那逻迩娑婆寐,这个人自称活了两百多岁,有长生之术。

大概这个外国和尚确实有点过人之处,唐太宗对他十分礼敬,请他为自己炼制长生之药。

后来,也不知道这药炼出来没有,反正唐太宗死了,这个那逻迩娑婆寐也被放回印度了。

有人说,唐太宗是吃他的药被毒死的;也有人说唐太宗吃了他的药,但是没有任何反应,好的反应也没有,坏的反应也没有,他这个长生药可能就是个保健品一类的东西,治不了病但也吃不死人;也有人说他的丹药还没有炼成,唐太宗就死了。

总之唐太宗的死,据说多多少少跟这个印度和尚的丹药有点关系。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2)

二、征高丽受伤说。

高句丽,是今天朝鲜一带的一个古国。

民风彪悍。

仗着地方苦寒僻远,汉军不能触及,屡屡犯边,为祸辽东。

隋炀帝就曾经三次亲征高句丽,最多的时候甚至征发军队超过一百三十万,但就是这样,都没能打败高句丽,反倒拖垮了隋朝而亡了国。

到唐太宗时期,中国才重新完成了统一。

而高句丽也抓住这个时机,蚕食了唐朝辽东的大片国土,同时又不断攻打朝鲜半岛上的其他小国,意图称霸辽东。

贞观十七年(643),唐朝属国新罗不堪高句丽的侵略,向唐朝遣使求援。

唐太宗派遣使者到平壤,劝说高句丽停止入侵新罗,遭到拒绝。

唐太宗于是决心亲征高句丽。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3)

唐太宗征高句丽大胜,歼灭高丽军五万余,俘虏七万余,收复了所有自隋朝以来被高句丽侵占的辽东土地。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没能灭了高句丽的国。

这在唐太宗生平辉煌的军事生涯当中,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唐太宗把这视为毕生污点。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4)

从这以后,唐太宗的身体就越来越不好,几年以后就去世了。

据高丽人自己说,是他们在战斗中射伤了唐太宗,给唐太宗造成了致命伤。

虽然高丽人的说法未必可靠,我不认为他们能有这本事。

但至少这场战争对一生战必胜、攻必取的唐太宗来说,在心理上是个打击。

唐太宗的早逝,可能跟这一战的失利也有点关系。

三、积劳成疾说。

唐太宗早年征战天下,灭薛仁杲,灭刘武周,灭窦建德,灭王世充,灭刘黑闼,全都是自己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受伤在所难免。

“昭陵六骏”中的“青骓”“什伐赤”“飒露紫”和“拳毛騧(读作guā)”都身中数箭,可见当时战场的凶险。

后来唐太宗继位为帝,又常年处于忧患之中,励精图治,整顿吏治,虚心纳谏,崇尚节俭,创建科举制,推行均田制;

灭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龟兹、回纥、焉耆、吐谷浑,败吐蕃,征高句丽,设安西四镇,通“丝绸之路”;

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下,政务繁剧,耗尽了心血。

多年以来,已经积压了许多慢性疾病在身上。

这种身体状态,要想长寿,恐怕也是很难的。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5)

唐太宗临终前数日,能够冷静地托孤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可见他对自己的大限看得是十分清楚的。

古代帝王长寿者,晚年往往昏聩无道,如汉武帝,唐玄宗,乾隆,都对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唐太宗的早逝,很大程度上也保全了他的名声,使他得以与汉文帝并列,成为永远为后世传颂的一代圣主。

李世民的真正死因(李世民51岁早逝死因成谜)(6)

最后,请牢记,少吃保健品,少抑郁,少工作,这才是长寿的秘诀呀。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帮忙点赞,加一下关注哦~

你的每一次支持,对我都是很重要的创作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