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不乏吐真剂的身影,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蚁人》,还比如《哈利波特》、《谍影重重》、《杀死比尔》、《真实的谎言》中,也都出现过吐真剂。那么吐真剂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杜撰出来的传说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故事,

2008 年11月下旬,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案,致使数百人伤亡。唯一被活捉的恐怖分子阿杰姆-阿米尔-卡萨夫成为了破案关键。为从卡萨夫口中获取真实情报,印度警方使用了一种叫做“吐真药”的神秘药物。据悉,警方成功地获取了一份长达7页的审讯笔录。这件事儿是真是假,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毕竟三哥吹牛逼那是他们的日常。但我们至少相信,在三哥的牛逼下,也必然有其真实的地方,因为吐真剂着实并非传说,或许卡萨夫的呈堂证供并非全部来自吐真剂的功劳,但三哥想必确实给他下药了。

追溯吐真剂的历史,可能要比你想象的要更早。

东莨菪

吐真剂传说真相(真的有吐真剂吗)(1)

东莨菪碱

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1922年2月17日,《达拉斯晨报》报道了豪斯的发现,报道写道:通过药物,人处于朦胧欲睡之境,说谎变得困难。侦探、精神治疗医生可以藉此确认他人话语可信度。银行出纳员、政府公务员及信托人士,可籍此保证自己诚实度。在未来的道德保险领域,或可尝试这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体检。

医生与警方的合作随即展开。豪斯与德州罪犯学家联手,使用东莨菪碱对嫌疑犯进行刑讯。此时,其他类似药物,比如硫喷妥钠和戊巴比妥也被试验是否有说真话的效果。

鉴于豪斯的独特贡献,他被选为全美警察委员会的荣誉会员,成为德州行政司法长官协会会员。同时,他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使用吐真药将病人置于朦胧欲睡状态,来诊断和治疗精神错乱的病人。可惜的是,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一次意外的中风使他不得不停止了对吐真药的研究。一年后,在距离55岁生日还有20天时,豪斯离开了人世。

虽然“吐真药”这一名词Truth Serum是豪斯所独创的。但事实上,早在豪斯之前,德国产科医生也发现过类似现象。当用吗啡和东莨菪碱来减轻产妇疼痛时,产妇会不由自主地描述以往生活的琐碎细节。

现在一般认为,吐真药多是具有镇静催眠效果的药物,在发挥镇静催眠药效之外,还能诱导服用者说出真话。所以,吐真药就像一种药物测谎仪,故又被称为“测谎剂”。被认为具有吐真效果的药物包括:东莨菪碱、替马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我们前面说到的硫喷妥钠和戊巴比妥就属于巴比妥类药物。其实从广义上讲,各种酒也是吐真药。公元1世纪,罗马自然哲学家老普林尼就说过:酒后吐真言,人一喝醉,情绪欣快、思维奔逸,说话也会滔滔不绝,真话也会自然倾吐。

吐真剂传说真相(真的有吐真剂吗)(2)

吐真剂传说真相(真的有吐真剂吗)(3)

吐真剂传说真相(真的有吐真剂吗)(4)

硫喷妥钠

豪斯的吐真药,在上世纪20-30年代极为风行。1943年,一本专著首次详细描述了吐真药,书中写道:在吐真药作用下,人对被讯问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药物使人进入催眠状态,而清醒后却对催眠时发生的一切没有记忆。基于这种认识,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军方精神病医生就利用吐真药,帮助精神受到创伤的士兵回忆战场上的一切。

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许多科学家却宣布:吐真药没效果。大多数法院也裁定,凡使用吐真药获得口供者,法庭不予受理。由此,吐真药风头不复当年。不过,它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悄悄地潜伏到了看不见的幕后,借助药物让人说真话,已经成为少数人的罪恶想法,尤其是情报部门。

而处于冷战时代,吐真药更是成为了美苏两大国之间暗中的角力。

隐秘的研究悄然开始,首先便是美国中情局臭名昭著的MK-ULTRA项目。1953年,CIA在埃基伍德兵工厂开始了关于精神控制药物的研究,苯二氮卓类、LSD都在研究之列。这一时期,很多不知情人士成为了CIA的“小白鼠”,比如为CIA服务的科学家弗兰克-奥尔森就在服用强力迷幻剂LSD 后,跳下酒店窗口死亡,真相在多年后才被揭开。

1958年,为了观察人类在药物影响下的说谎能力及记忆力削弱程度,一些志愿者在服药后被迫裸体,只供给少量食物和水,睡眠也被剥夺。显而易见的是,没人愿意承受如此荒唐的折磨,于是志愿者数量开始剧减。但是CIA并不收手,转而盯上了旧金山妓女。CIA让她们吸引客人后,在酒水中加入大量吐真药,观察并记录嫖客的药物反应。妓女们因此获酬丰厚,而嫖客则忌惮CIA手中的把柄,是敢怒不敢言。这真是现实版的顺我者娼,逆我者嫖。

到了60年代,测谎理论与技术大量涌现。而截至70时代,类似MK-ULTRA等的项目都被中止。1977年,一项国会听证会后,CIA一度成为了被民众鄙弃的使用下三滥手段的间谍机构。由此,CIA的吐真药研究也便就此终止了。2000年时,人们曾怀疑政府重新启动了类似MK-ULTRA的试验。不过在当今时代,这个可能性不高,有点阴谋论的色彩,因为这必将是一项浩大工程,很难被隐藏起来。CIA和五角大楼口径也一致,都咬定没有重启吐真药研究。

不信邪的苏联人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2007年,一本描述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书籍在美国出版。这本名为《异见者之死:毒杀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与克格勃归来》的书中披露道:前苏联情报部门使用过吐真药。克格勃内代号为S的特别部门,专门研究生物武器。一种被标识为SP-17的吐真药,被S部门专家认为既高效又实用,它无色无味,短期内绝无副作用。最重要的是,SP-17能让服用者与你掏心窝子讲话。

克格勃最先在自己人身上检验吐真药的效果。当时,所有在海外从事间谍工作的克格勃特工,必须先过SP-17这一关,检测所提供情报的真实可信度。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被暗杀前曾透露,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普金总统的对手、候选人伊万-雷布金神秘失踪,据说就是中了SP-17的升级版SP-117的毒。

可见,吐真剂抑或是吐真药,不但不是传说,不是作家抑或是编剧的杜撰,恰恰相反,它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之中。

在印度事件中,印度人给卡萨夫注射的是硫喷妥钠。作为巴比妥类药物的早期代表,硫喷妥钠最早由美国化学家欧内斯特-沃尔伍勒和道那利-特本于1932年合成。两年后,硫喷妥钠正式作为一种麻醉药物在美国上市。但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已不使用这种麻醉药。

硫喷妥钠起效速度快,在美国成为实施死刑的用药之一。那么它作为一种吐真药,效果究竟怎样呢?其实,吐真药存在是存在,但其作用并没有文学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么玄乎,事实上,对那些撒谎成性者或形成错误记忆的人来说,吐真药不会有什么效果。美国也已禁止在刑讯时使用药物。

吐真药的作用,无非是让人处于镇静催眠状态,消除大脑对行为的控制,使人下意识地对问题做出应答。由于谎言是一种欺骗行为,必须让大脑处于“假装模式”才能撒谎成功。也就是说,撒谎是一种更为高级与复杂的大脑活动。而当大脑被药物“麻痹”后,人主动说谎的能力会减弱。所以,只要你问,就有回应,绝不会铁嘴铜牙榨不出一点讯息。从这点上说,吐真药至少能让人多说话,从而提供更大信息量。

所以结论就是,吐真剂,你可以说它存在,也可以说它不存在,毕竟太多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分辨不清自己说的到底是不是真话。或许人这一生说过的唯一确定的真话,就是我爱上你的一瞬间,那超脱于理智与情感的目光。

以上来自回到2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