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会骑青牛?

庄子讲养生,何以“庖丁解牛”?

孟子为什么对怜悯一头牛的齐宣王大加赞扬?

辛丑牛年,我们一起品一品典籍里圣贤与牛的故事!

01

老子骑青牛

相传,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奇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有人问:马比牛更快呀,老子为何骑牛而不骑马呢?

因为,牛意味着生命的能量。周易里讲,“坤为牛,为子母牛”。牛像坤卦大地一样温顺,且忍辱负重,多多繁育。

老子是充满觉知的人,时刻活在当下,所以他不需要匆忙赶路,因而也就不需要马。但他需要为生命注入能量的、厚德载物的牛。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1)

那老子为什么骑青牛,而不是黄牛、花牛或者其他牛呢?古人认为,青,五色属木,木通达柔顺,主生长。

作为一个得道之人,其性柔和,其命清顺。老子返老还童,生命复归婴儿,正待成长。所以择“木”,以表通达柔顺主生长之意。

老子是已成道的人。他时时带着觉知,不会被不明和贪欲所迷惑。因此,老子的牛永远只可能被他骑在胯下,表示老子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老子一直在骑着牛,而没有牵着牛或领着牛的缘故。

这一则古老的传说,处处隐藏着人们对天地大道的领悟。一个又一个的隐喻中,往往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智慧。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2)

智慧之人是隐喻的高手,同时也是解开隐喻的高手。

一旦你也领悟到了这些,那么人世间的秘密就会向你敞开——道并不神秘,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02

庄子说“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养生篇,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

但为什么庄子要谈到“解牛”呢?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这个叫庖丁的厨师,解牛的技艺非同一般。解牛时完全依循牛的纹理脉络。别人当成养家糊口的活计,在他这里却成了一门技艺!技艺之高,令人难以置信,完全合于牛理,宰牛时的声音竟然与上古的音律相合。(《桑林》是殷汤时的乐名,而《经首》是咸池的乐章名,是尧乐也。)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文惠君,看了庖丁解牛,可谓目瞪口呆了,道一声善哉,解牛的技艺怎么能到如此神化的地步,庖丁的回答:我所做的工作,不是解牛,而是解牛后面的道,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茶道、香道一样,庖丁的技艺已经提升到道的程度,而已经超越了解牛的技艺本身。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3)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然后庖丁继续向文惠君汇报自己解牛的技艺是怎么成就的:自己最初学解牛时,眼中所见的无非是一头牛,而不晓得里面的肌理、纹路;解牛三年之后,眼中所见的就不再是简单的一头牛,而能看到里面的肌肉纹路走向,哪里可以下刀;到现在,一十九年之后,解牛就提升为道的高度,不再凭感官来感知,而是以神来感受,行云流水,心是定的,而任凭刀锋游走在肌肉纹理之间。

庄子想借用“庖丁解牛”这个隐喻来告诉人们哪些人生的大智慧呢?

事实上,庖丁解牛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原因在于“好道”。而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牛无疑是很复杂多变的,但即使是全世界的牛,它们的机理都是相似的。只要能够心明眼亮,洞察牛身的天然构造,那么遵循规律而为之,做起来必然游刃有余。

所以,谈养生,谈做事,都必然要回归到“道”。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4)

冬去春来,千变万化之中,世界运行的规律亘古不变。

人生也始终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运行着。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运行的规律,依道而行,才能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人世间。

03

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两千多年前,孟子与齐宣王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牵着一头即将用作祭祀的牛走过宫殿,齐宣王看到这头牛被吓得瑟瑟发抖、哆嗦不停,于是下令停止宰杀这头牛。

孟子听说了,首先赞扬齐宣王对于这头牛的不忍之心。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庖厨:厨房)也。——《孟子》

孟子说,大王啊,您心中有仁德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就不忍心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远离厨房,就是远离杀戮,涵养自己的恻隐之心。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5)

齐宣王高兴地说:其实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忍心宰杀这头牛。先生您这番话,让我读懂了自己。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不忍之心就符合王道呢?”

孟子善于用故事去引导他人,见到齐宣王有如此疑惑,于是他顺势给齐宣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回答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齐宣王说:“不会。”

孟子接着说:“如今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一头牛身上了,但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是什么原因呢?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臂力;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关爱,是因为您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过北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者弯腰鞠躬,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属于挟着泰山跳越北海一类,而是属于为长者弯腰鞠躬一类。”

人的一生是牛的一生(圣贤说牛)(6)

“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请大王认真地考虑考虑吧!”

以上这则故事启发我们,人总是习惯于衡量实际物体的轻重长短,却容易忘记用心来评一评、判一判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比起度量衡的各种工具,用心衡量更为重要。

天地之间有杆秤,这杆秤便是人心,是良知,也是天理。

你还想到了哪些关于“牛”的故事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让我们共同学习、成长,一起“牛气冲天”!一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