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原野编译】法新社报道,2009年法航AF447航班空难事故10月10日在巴黎轻罪法院开庭审理空客集团和法航被控“过失杀人”罪名,最高可各被判22.5万欧元罚款庭审将持续至12月8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574航班空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574航班空难(AF447航班空难案开审)

574航班空难

【欧洲时报原野编译】法新社报道,2009年法航AF447航班空难事故10月10日在巴黎轻罪法院开庭审理。空客集团和法航被控“过失杀人”罪名,最高可各被判22.5万欧元罚款。庭审将持续至12月8日。

2009年6月1日凌晨,AF447航班自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途中坠入大西洋,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这是法航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空难。

空难发生后,失事空客A330部分飞机残骸及遗体残骸很快被发现,但两个黑匣子则在事发2年后的2011年5月才在巴西东北方向离岸数百公里水平面以下3900米的海域被找到。

预审法官曾对空客和法航不予起诉

调查显示,失事飞机上的皮托管(Pitot)测速仪有缺陷,在高空结霜后提供了不正确的数据。在赤道无风带(Pot-au-noir,气压低、湿度大、多云、多雷暴)的不稳定气象条件下,飞行员操作失误未能制止飞机失速最终坠毁。事故过程总共不超过5分钟。

2019年,在一系列技术鉴定后,预审法官宣布对空客和法航不予起诉(non-lieu);然而,2021年,检方、受害者家属和飞行员工会提起上诉,预审庭最终决定对两家公司发起诉讼。

AF447航班受害者团结互助协会主席拉米(Danièle Lamy)向法新社表示,希望本次庭审是针对空客和法航的,而不是对飞行员的批判大会。“我们希望法院作出公正且有警示性的审判,避免类似惨剧重演,促使两家被告今后把航空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光想着盈利。”

法航飞行员工会(Spaf)指出,法院听取各方陈述、厘清各方责任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诉讼的核心在于飞行安全对所有人的重要性。

法航方面表示,法航沉痛缅怀空难受害者,并对所有受害者亲友表示诚挚慰问;但同时在声明中重申,预审法官此前已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法航会继续证明公司没有犯下直接引发空难的刑事错误,将坚持免诉辩护。

空客集团未在开庭前表态。

庭审聚焦皮托管测速仪

据悉,本次庭审的重点将是判定空客和法航是否犯下与空难事故有直接联系的错误。

法国民航事故调查分析局(BEA)此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失事飞机上的皮托管测速仪有缺陷,这个零件是法国泰雷兹集团(THALES)制造的,它在高空会发生结霜问题,因此提供不正确的数据。但该局不断重申,这个缺陷“不是引起空难的唯一原因”。

不过上诉法院指出,空客“低估了皮托管测速仪缺陷的严重性”,“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紧急告知并有效培训相关执飞机组”。上诉法院认为,空客未“向机组提供相应的信息和培训,如何应对测速仪结霜问题”,导致飞行员“未能采取正确应对措施”。上诉法院因此要求针对空客和法航进行开庭审理。

AF447航班受害者团结互助协会律师Sébastien Busy强调,原告方希望被告方正视应当承担的责任。“卖飞机的在飞机没出事的时候都会说飞机棒极了,但关键是,在出事的时候,安全也要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在法航447航班事故前几个月,皮托管测速仪曾多次发生结霜问题。空难发生后,空客在全球范围内替换了该型号测速仪,各航司也加强了飞行员应对飞机失速失控问题的培训。

“飞行员操作失误,但也是受害者”

AF447航班空难事故失事飞机为空客A330-200型客机。执飞机长是时年58岁的马克·迪布瓦(Marc Dubois),1988年从法国空军退役后就加入法航,服务了21年,累计飞行时长达11000小时,其中在空客A330机上飞了1700小时;副驾驶是时年37岁的大卫·罗伯特(David Robert),总飞行时长6500小时;另一名副驾驶为32岁的皮埃尔-塞德里克·博南(Pierre-Cédric Bonin),总飞行时长3000小时,在A330上飞了一年多。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飞机进入赤道无风带后遭遇了气流颠簸,副驾驶博南曾建议机长迪布瓦改变飞行高度,以避开颠簸区域。但机长对此建议“回应不足,且没有表现出丝毫担忧”。

对于空难起因,调查认为是皮托管测速仪引发。位于飞机前端的测速仪在结霜失灵后发送错误参数,导致自动驾驶仪关闭。而法航未向飞行员告知测速仪故障相关信息,亦未对飞行员进行必要培训,致其在慌乱中未能正确操作。在该事件中,副驾驶博南多次拉升机头,提高迎角,有悖常规操作。通常情况下,飞行员判明失速后应立即减小迎角,以恢复升力。

对此,AF447航班受害者团结互助协会主席拉米表示:“我们认为飞行员与其他机组人员和旅客一样,都是受害者。他们本不应该遭遇这种情况,因为他们未被告知测速仪会因结霜而失灵。”

“上飞机就像进棺材”

空难造成多个家庭破碎。“母亲的哭喊声现在还在我耳边萦绕。”奥菲莉(Ophélie)的弟弟、27岁的尼古拉(Nicolas)正是AF447航班空难的受害者之一,事发前他刚刚向女友求婚。“他的生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奥菲莉希望本次庭审能还原事实真相,给受害者一个公道。

空难也给法航工作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1982年起就在法航做空姐的卡特琳娜(Catherin,化名)回忆说:“戴高乐机场楼道里的机组人员都在哭,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虽然之前协和飞机也发生过空难(113人死亡),但这次有所不同……巴黎-里约A330几乎每个人都飞过,遇难的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

“空难后再踏上飞机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进了棺材。”伊莎贝尔(Isabelle)说道,每一秒飞行都是煎熬,紧张到呼吸困难。“每次出发前,我都要给家人写几句‘遗言’,以防万一。”精神高度紧张的伊莎贝尔在接受了几个月的心理治疗后才恢复“正常”飞行,但前提是“再也不飞需要跨越大西洋的航班”。

三个孩子的母亲爱玛(Emma,化名)则拒绝在A330机型上服务。“空难后我的第一个航班是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遇到气流,我就忍不住哭。”爱玛随后注册了法航组织的“抗压实习”,除了学习飞行理论外,还会进行模拟飞行,这帮助爱玛恢复了一些信心。

此外,按规定执飞长途航班的机组人员可以在机上休息区进行休息,每个床位由窗帘隔开。但空难发生后,一些空乘因害怕被困在空间狭小的休息区而拒绝前往。“从2009年到2019年退休,我再也没有去过休息区,总觉得那里像墓地。在这10年的飞行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到精神紧张,退休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伊莎贝尔谈起13年前的空难仍忍不住哽咽。

(编辑: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