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临,又到了烧烤摊沿街铺开、红红火火的时候了孜然和油脂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一桌肉,几瓶酒,三五朋友围坐,一边侃大山,一边撸着串,好不惬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夏天正确撸串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夏天正确撸串方法(夏日撸串的7个新姿势)

夏天正确撸串方法

夏天来临,又到了烧烤摊沿街铺开、红红火火的时候了。孜然和油脂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一桌肉,几瓶酒,三五朋友围坐,一边侃大山,一边撸着串,好不惬意。

撸串虽爽,但烧烤有7个健康风险,侬晓得伐?疾控君一如既往地为串友们的健康担忧,早就想好了应对的7个妙招,真是贴心得不要不要的。

烧烤的7个健康风险

1.盐糖摄入超标

重口味,是烧烤的统一气质。各种腌制调料大量加入,桌上还备着多种调料,不知不觉中,人体摄入的盐糖就超出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量: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每天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2.腌制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

一般用来烧烤的食物都会经过腌制。当腌制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时,肉中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胺类会和亚硝酸盐(烧烤肉食品用的一种发色剂)发生作用,产生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

3.高温破坏营养

烧烤食物过程中,当肉表面烤至焦黄时,蛋白质与糖分由于受热会发生化学反应,散发出芳香的风味物质,即“美拉德反应”。但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会遭到破坏,氨基酸也会损失,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4.碳化产生致癌物质3,4-苯并芘

3,4-苯并芘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有机物,正常情况下,它在食品中含量甚微。但在烧烤时,特别是当食物被烧焦或炭化时,食物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经环化、聚合造成食物中的3,4-苯并芘含量显著增加。

5.消化道黏膜损伤

烧烤食物多使用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调味品,加之烧烤总是要“趁热吃”,可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

6.肉质难保障

烧烤肉品大量使用各种调味料,很有可能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让我们无法识别其是否使用的劣质或不新鲜的肉。

7.寄生虫感染风险

烧烤食物外焦里嫩,而有时肉或水产品内部并没有熟透,食者感染上寄生虫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7招对付烧烤的健康风险

1.明火少少

吃烧烤,首先要选择具备一定卫生条件的合法经营场所。如果有条件,少用明火,可选择多功能自动烧烤的场所,将烧烤加热温度调控在合理范围内,减少烧烤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产生。

2.手举高高

如果不能避免明火,烧烤的时候,食物尽量离火远一点,可以减少致癌物产生。数据显示,烤香肠时,香肠和火直接接触和两者距离5厘米时相比,成品中的苯丙芘含量会从10.7μg/kg大幅下降至0.67μg/kg,下降幅度达到93.7%。

3.锡纸包包

烧烤时,可用锡纸将食物包起来。这样既不会造成油脂下滴着火,也不会使食物烧焦。

4.番茄酱浇浇

少使用辛辣味重的调味品,不仅更能体会到食物本身的味道,也更加健康。可考虑用些番茄酱。这是因为涂抹在烧烤表面的番茄酱会吸收一些热量,使肉块不会升温过快;同时番茄酱中含有的番茄红素具有抗癌抗氧化活性;再者,番茄酱中的维生素C可以阻碍某些致癌物的生成,如可阻碍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结合成亚硝胺。

5.蔬果配配

吃烧烤时或者吃烤肉后,最好能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除了可以抑制致癌物的产生,还能阻断致癌的自由基反应。

6.可乐拜拜

冰可乐配烧烤,绝对是很多人的最爱。但有研究显示,如果两者同时过量进食,会增加健康风险。可乐中含有咖啡因,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提示,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可乐中还含有大量的添加糖,热量较高,长期饮用,易造成脂肪堆积,导致肥胖,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7.少吃最好

烧烤存在很多健康风险,所以要严格控制食用频率和制作方法。疾控君本来想说“不吃最好”,但知道串友们无论如何也是按捺不住的。

那么,吃烧烤的时候,这7招赶紧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幽兰.露天烧烤危害多[J].食品安全导刊,2014,No.77(14):70-72.

[2]郭旭光.常吃烧烤危害多[J].科技致富向导,2013,No.448(01):46.

[3]王旭峰.番茄酱可降低烧烤危害[J].健康天地,2011,No.256(04):70.

[4]唐向峰.烧烤小吃化学性危害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09,No.150(03):62-63.

[5]李锦龙.浅谈烧烤肉食品中的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J].中国动物检疫,2003,(09):20.

[6]王新禄.烟熏烧烤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肉品卫生,2000,(04):41.

[7]葛颖华等.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抗氧化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2007,(05):707-708.

[8]夏维波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03):281-309.

来源: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