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妙玉作为金陵十二钗第六位,在曹雪芹心中的地位自然不低,然而在《红楼梦》前80回中,妙玉一直处于吃瓜群众和打酱油的角色,令众多红迷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十二钗独妙玉没有名字?妙玉的真实身份又是谁?妙玉在书中的有何作用?为何能碾压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等人位于正册第六位?本次将从独特的角度为您分析,妙玉究竟为何方神圣!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

其实妙玉、黛玉是一个人

妙玉才是真正的黛玉,是现实版的黛玉,而林黛玉是被绛珠仙子附体的黛玉,是带有神话色彩的黛玉,是理想版的黛玉。

在作者的生活原型之中,可能不存在妙玉这样一个人,只有黛玉。黛玉是作者也是宝玉的爱人。由于创作的需要,作者把黛玉一分为二,一个加入神话色彩、浪漫理想,即变成了书中的绛珠仙子林黛玉;一个维持生活中原来的样子,即妙玉。随后作者也就是宝玉也一分为二,一个加入神话色彩、浪漫理想,即变成了书中的神瑛侍者贾宝玉,一个维持生活中原来的样子,即甄宝玉。贾宝玉是作者“意淫”中的自己,甄宝玉才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照此推论,林黛玉是贾黛玉,妙玉才是甄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的女儿。这正如香菱口中所说,如果甄贾宝玉是“并蒂莲”,那么真假黛玉就是“夫妻蕙”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

那么黛玉、妙玉为什么是一个人?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创作思路?下面将为各位进行详解。

正文:

一、妙玉、黛玉相似的成长轨迹和家庭背景

1、妙黛都是是苏州人士、祖上都是读书仕宦之家。

妙玉第一次出场是在林之孝的口中。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黛玉之父)。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本贯姑苏人氏。……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3)

2、妙黛都是从小得病;

黛玉是自小得病。

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4)

妙玉也是自小生病。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3、妙黛父母都早逝,由老嬷嬷和小丫头服侍;

妙玉的情况: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5)

黛玉的情况: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4、妙黛文墨极通,模样极好。

妙玉通文墨,相貌好。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6)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证明黛玉极通文墨。

宝玉说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神仙似的妹妹,可见黛玉模样极好;黛玉生日,打扮地犹如嫦娥下凡。常年猎艳、见过各色美女的薛蟠居然酥倒在那里,可见黛玉模样之美。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但妙黛也有一个不同点:

妙玉为了治病,买替身不管用,最后亲自入空门,病好了;黛玉父母不听癞头和尚劝告,不入空门,病一直不好,终身服药。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7)

二、妙黛相似的性格

1、二人都有洁癖

妙玉是有洁癖的。在栊翠庵品茶一回中,妙玉仅仅因为刘姥姥用过了成窑杯,就要把珍贵的五彩小盖钟扔掉,说明妙玉是有洁癖的。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另外宝玉还和妙玉开玩笑,说客人走了,让小幺们送水来拖地。可见宝玉是知道妙玉有洁癖的,客人走了,妙玉必定要用水拖地,所以才有打水一说。

宝玉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8)

黛玉有洁癖吗?有。当宝玉被贾环用蜡油烫伤后,林黛玉想看看宝玉的伤,宝玉知道黛玉有洁癖就不让黛玉看,怕她嫌脏。

林黛玉只当烫的十分利害,忙上来问怎么烫了,要瞧瞧。宝玉见他来了,忙把脸遮着,摇手叫他出去,不肯叫他看──知道他的癖性喜洁,见不得这些东西。林黛玉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有这件癖性,知道宝玉的心内怕他嫌脏,因笑道:“我瞧瞧烫了那里了,有什么遮着藏着的。”一面说,一面就凑上来,强搬着脖子瞧了一瞧,问他疼的怎么样。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9)

2、二人都孤标傲世

妙玉判词中说,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由此可见,妙玉是孤僻,看不起别人,自以为很不错。

妙玉请黛玉宝钗喝茶的时候,黛玉因不知道茶是什么水泡的,妙玉不仅仅说黛玉是个俗人,还加了个形容词“大”字,并且还将黛玉教育了一顿。就因为黛玉不知道泡茶用的是什么水,妙玉就全面否定了黛玉,还扣上了大俗人的帽子。可见妙玉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到了何种程度。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0)

李纨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之人,她是贾府最老实忠厚的人,但是就是李纨都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连李纨都容不了妙玉,可见妙玉确实是太孤傲了。

黛玉同样也是如此,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一言不合就开怼,怼宝钗、怼周瑞家的,红迷们赠外号“林怼怼”。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1)

三、妙玉、黛玉都对宝玉有爱

黛玉对宝玉有爱就不说了,妙玉对宝玉有爱吗?当然有。妙玉在前80回明写暗写不过五次,其中有三次都与宝玉有关,而且表现的很暧昧。

1、绿玉斗事件

第三十八回,妙玉请黛玉宝钗喝茶,泡妞达人宝玉如影随形般地跟过来撩妹,借光喝茶。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玉为什么用自己常用的绿玉斗给宝玉喝茶呢?是妙玉没别的茶杯非得用这个绿玉斗吗?显然不是,妙玉的杯子多的是,即使更为珍贵的杯子以妙玉的家财都能拿出来。

对于有洁癖的人,就连家人用自己的东西都嫌脏。珍贵的成窑杯子宁可砸了也不给刘姥姥,可见妙玉对自己用品的极度重视,但最后竟然将自己常日用的绿玉斗给宝玉用,这是何等亲昵的行为?这只能说明妙玉爱上了宝玉。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2)

2、赠梅事件

在第五十回,李纨罚宝玉去取红梅。宝玉果然要来一枝,“宝玉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可见,宝玉和妙玉交往,是非常用心思的,妙玉是非常不好对付的,要号好脉,对症下葯,三思而后行,才能得美人青睐。宝玉再入栊翠庵冷挑红雪,竟然给每个人要了一枝。宝玉乞红梅的情节中,妙玉并未现身,但按照妙玉的性格来讲,从妙玉手中乞到一支梅很不容易,连黛玉都认为不容易。但这事放在宝玉身上这件事情很容易就成功了,这只能说明宝玉妙玉非常微妙,关系很到位,甚至有一点点爱恋在里面才能成功。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因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3)

3、飞帖事件

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接到了妙玉的一张贺帖,虽然没写什么特别的话语,但这个帖竟然是粉色的。在中国古代乃至当代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蓝色表忧郁、红色代表激情、紫色代表神秘、白色代表圣洁、黑色表邪恶、黄色表优雅、绿色表生机勃勃、橙色代表温馨,灰色是颓废,那么妙玉送的粉色呢?在我国古代粉色又称绯色,杨妃色,代表爱情和男欢女爱的艳情。这在许多的古人的诗句中都有体现。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唐代骆宾王《棹歌行》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唐代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

唐代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这些诗都是男女艳情的隐晦诗句。

曹雪芹在这里让妙玉用粉色的笺纸给宝玉祝寿,必定另有深意。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4)

再看宝玉接到帖的表现,曹雪芹用了一个跳两个忙一个快,四个动词,就把宝玉得飞帖的兴奋刻画到位,点明了宝玉接到贺卡是何等的欣喜若狂。而且宝玉还非常重视怎么回帖,可见妙玉在他心中的地位。只有男孩子遇到自己的喜欢的女孩才这么重视文字的精雕细琢。这两点都在暗暗地表明妙玉与宝玉的是恋爱、情人关系。

晴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与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谁接下了一个帖子?”四儿忙飞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我就搁在那里,谁知一顿酒就忘了。”众人听了,道:“我当谁的,这样大惊小怪。这也不值的。”宝玉忙命:“快拿纸来。”当时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因又想:“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5)

四、妙玉、黛玉互相重叠错位的判词、伏笔

1、黛玉的判词葬花吟中有妙玉的结局;

《葬花吟》众所周知,是林黛玉之死的谶语。其中看过《红楼梦》全本的清朝诗人富察明义曾经做了一首诗说道“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也证明《葬花吟》说的就是林黛玉之死。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清朝富察明义《题红楼梦20首第十八》

但是《葬花吟》中确有一句“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杜鹃可能暗指紫鹃,那么其中青灯两个字很特别,青灯指寺庙里的灯,在贾惜春的判词中有“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的曲子中有“青灯古殿人将老”, “青灯照壁人初睡”的意思是说青灯照在墙壁上,黛玉刚刚睡去。我们知道,黛玉住的是潇湘馆,而不是什么佛庙,潇湘馆是不会有青灯的,这首诗描绘妙玉还差不多。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6)

2、妙玉的判词世难容中有黛玉的所作所为;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妙玉说这样吃肉,如同远古人茹毛饮血一般,很不文明。但在《红楼梦》前80回中妙玉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反倒是黛玉说过这样的话。红楼梦的第四十九回黛玉说,“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宝玉湘云吃烤肉,黛玉是反对派,所以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妙玉却在判词里为黛玉反对吃腥膻背了黑锅。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7)

3、史湘云林黛玉中秋联诗,妙玉补充的诗句是妙玉的结局谶语,但是却有一句提到了宝黛的最终结局。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其中的石指的是贾宝玉或者通灵宝玉,木当然指双木林的林黛玉,具有木属性的黛玉。宝黛的结局居然出现在妙玉的诗句里。

4、《芙蓉女儿诔》里也有妙玉的结局。

脂砚斋接连三次做了批语,点明《芙蓉女儿诔》是祭奠黛玉的诔文。

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庚辰双行夹批:明是为与阿颦作谶,却先偏说紫鹃,总用此狡猾之法。】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庚辰双行夹批:如此我亦为妥极。但试问当面用“尔”“我”字样究竟不知是为谁之谶,一笑一叹。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

《红楼梦 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在“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庚辰双行夹批:慧心人可为一哭。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而作也。】”

《红楼梦 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8)

但在《芙蓉女儿诔》中却有一句“文爮匏以为觯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 这句歌词的意思是“在葫芦上写上文字,把它制作成为酒器,是为了装上过滤好的美酒吗?”,其中的“文”字表示“写上文字”,就是在“爮匏”上写上文字,当做酒器即“觯斝”。 “爮匏”这是一种葫芦。这种酒器在《红楼梦》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妙玉拿出来的。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斑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妙玉用的茶杯都是顶级国宝,比如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小盖碗、瓟斝、点犀䀉、绿玉斗和鬼脸青花瓮。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19)

林黛玉从不用,也没钱用这么珍贵的茶杯和酒器。黛玉只用普通茶杯。同样是贾母来潇湘馆和去栊翠庵用的酒器是不一样的。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妙玉的酒器为什么会出现在黛玉的谶诗中?

5、群芳在藕香榭作菊花诗,这样描写黛玉: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庚辰双行夹批:写壶非写壶,正写黛玉。】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庚辰双行夹批:妙杯!非写杯,正写黛玉。】。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既然脂砚斋点明这是正写黛玉,那么壶和杯子上的图案应该是象征黛玉的。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0)

杯子上一共有三种图案,梅花、海棠、蕉叶。其中海棠、蕉叶都是暗指黛玉,这在第十七回中有暗示。

贾政游大观园到了怡红院,见“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可见怡红院的院子里有海棠和芭蕉。

接着宝玉用“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来形容海棠,这和宝玉初见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如出一辙。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宝玉住的是怡红院,他离不开的人是黛玉,那么蕉棠象征黛玉是很自然的事情。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1)

但是脂砚斋说梅花象征黛玉却让人费解的,因为在红楼梦中红梅象征妙玉,脂砚斋为什么要做此评语?妙玉怎么会是黛玉呢?

五、作者为了告诉读者妙黛本为一人故意露出的破绽

结合妙玉与黛玉的相同以及妙黛判词、谶语的重叠错位,妙黛实际为一个人。关于这一点,作者不仅在明处通过相似性诱导读者将妙黛往一起联想,作者还通过三个方面暗处告诉读者妙黛是一个人。

1、香芋的故事

贾宝玉曾经给林黛玉讲了一个耗子精的故事。到最后那个狡猾的小耗子变成了一个美女,嘲笑其他人说你们只认得庙里的香芋(即庙芋,实际指妙玉),却不知林黛玉才是真正的香玉。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你们只知道林黛玉,却不知道妙玉才是真正的黛玉。

一时小耗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众耗忙笑说:‘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小姐来?’〖庚双夹:余亦说变错了。〗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红楼梦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2)

2、颦颦的故事

宝玉初见黛玉,给黛玉起名,宝玉说送黛玉一个妙字,其实这是作者的障眼法,意思是说宝玉送了个“妙”字给黛玉,黛玉变成了“妙”玉,宝玉还说颦颦二字极妙,既然“颦”字妙,不就是等于说颦颦就是“妙”吗?黛玉不就变成了“妙”玉吗?可见作者早就暗示给读者妙黛本为一人。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3)

3、黛玉从不吃妙玉的醋

有一件事很奇怪,黛玉很会吃醋,谁亲近宝玉,黛玉就对谁有敌意,黛玉吃宝钗金锁、冷香丸的醋,吃过史湘云金麒麟的醋,但是黛玉却从没有吃过妙玉的醋,而且还很看得开,从不恼宝玉与妙玉接触。

妙玉把自己的绿玉斗让宝玉用,黛玉不仅当场没有生气,事后也没有找宝玉的麻烦;妙玉给宝玉一个生日贺贴,宝玉居然拿去请教黛玉怎么回帖,可见宝玉知道黛玉从来不吃妙玉的醋;宝玉去乞梅,黛玉居然提倡宝玉自己去,从没有醋意。对于爱吃醋,耍小性的黛玉,很是费解。这其实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暗示。妙玉就是黛玉,自己怎么可能吃自己的醋呢?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4)

六、妙玉才是林如海的女儿

1、林如海财产之谜

红学界其实有一个谜团,就是林如海去世,林家的丰厚遗产去哪了?贾敏出嫁的时候是贾府最发达的时候,这一点王夫人曾经向王熙凤肯定过贾敏时贾府的尊贵。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5)

既然贾敏嫁给了林如海,可见林家也一定非常富裕,以贾府权势,贾敏不可能下嫁,所以林家肯定不会比贾府差,甚至还要比贾府强。所以林如海死,黛玉会有大笔遗产继承,但是这遗产却凭空消失了。有人说是贾琏私吞的。贾琏没这个胆子,黛玉告诉贾母,贾母饶不了他;有人说黛玉带到了贾府,这更是不可能的。如果黛玉有这么大的财富,贾府有一半的财产是自己带过来的,她就不会在意贾府的奴仆对她的看法了,就不会在贾府小心翼翼的生活了。实际上黛玉一分财产没带来,在贾府等于白吃白喝,所以黛玉特别敏感,特别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在贾府说话做事没有底气。这一点黛玉曾经向宝钗提到过。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6)

黛玉如此说话,可见黛玉并没有继承林如海的遗产,没有给贾府带来大笔财富,大观园也不是花的黛玉的钱建造的。那么林如海的大笔财产到哪去了?

答案是到了妙玉那里,妙玉才是林如海的女儿。如果是妙玉继承了林如海的财产,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妙玉看不上贾府的财产。宝玉说绿玉斗是俗器,妙玉喷贾宝玉说你们贾府都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

按理来说,女儿的母亲去世了,女儿的父亲肯定希望自己的唯一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因为只有女儿一个亲人了,而且父女之情往往比母女之情更深,所以贾敏死后,林如海不可能把黛玉一股脑的扔给贾母,林如海又不差雇保姆的钱,而且林如海也不会一年之内再也不见自己的女儿,甚至连女儿最后一面没见到第二年就死了,这有悖常理,只能说明送走的黛玉并不是林如海的女儿。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7)

那么林如海的女儿去哪里了?被送走的黛玉又是谁?先让我们来顺一顺林如海女儿的走向。林如海女儿出生后天生有病,癞头和尚度她出家治病,但是林如海不肯。之后林如海为女儿寻找出家的替身,替身找了好多个,女儿的病却不见好。为此林如海为女儿修建了家庙玄墓(玄意思是黑,即黛,墓通木,玄墓和林黛玉有何关系?)蟠香寺,让女儿亲自带发出家,病就好了。在这段时间,权贵们看上了林家的女儿,求娶如海女儿,如海不愿意,就让女儿在庙中修行,一直不还俗并以此为借口来拒绝求婚(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吐蕃向唐朝求亲,要娶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舍不得太平,就假命太平公主出家为道人,一出家就是几年)。

所以这个女儿一直为权势所不容,在蟠香寺修炼,以避免权贵们逼亲。大家想想邢岫烟说妙玉为权势所不容,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怎么能为权势不容呢?肯定就是为了亲事的事情而得罪了权贵,其实就是拒婚。为了以防万一,林如海在这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孤女,长相和气质很像如海的女儿,如海便认做干女儿,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女儿黛玉以掩人耳目。贾敏死后,贾母派人接如海女儿,如海一是不想女儿修炼养病半途而废,二是不想让女儿离自己远去,于是就让自己的假女儿随贾雨村进了贾府。林如海真正的女儿其实一直在蟠香寺,而且一住就是十年。

邢岫烟曾经说自己与妙玉在蟠香寺做了十年邻居。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8)

林如海死前,将财产早已转交给自己的亲女儿(妙玉),当假女儿(黛玉)来奔丧时,当然什么都不能留给她了。亲生父亲死后,妙玉便到长安都中,年底师傅圆寂,告诉她不宜回乡。第二年,受王夫人邀请,妙玉进入大观园。所有的时间线都能与黛玉的时间线吻合。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妙玉为什么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因为她曾经被权贵们逼过亲啊!她知道侯门公府的干事德性。她为什么不愿意去外祖母家?因为她年幼的时候癞头和尚对她说过,不能见父母以外的任何人,还不允许听到哭声,所以她找一些托词不愿意去大观园。但是由于妙玉凡心未泯,最终做了个退而求其次的决定,就是到大观园的寺庙栊翠庵中出家。最后见到了宝玉,后来一步步陷入世俗的泥潭中,最后为了挽救贾府乃至宝玉,导致无暇白璧终于陷入俗世的泥淖之中。

也许你会问贾府上下难道不知道妙玉就是林如海的亲女儿吗?当然知道,所以王夫人、贾政以及贾母才对妙玉那么客气。妙玉才对贾母的喝茶习惯(不喝六安茶,喝老君眉)那么了解。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29)

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当然这个假女儿可以理解为林如海女儿的幻象,与林如海的女儿一模一样,也就是黛玉妙玉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经历不同而已。林如海一个女儿分成了两半,一半为了治病,为了避免权贵逼亲,出家修炼了,一半留在家里,不久去了贾府;一半继承了林如海财产,一半寄生在贾府;一半为宝玉流干泪,回到了天上,神仙归位,一半在俗世沉沦,为了救宝玉,不得不权贵低头;相同的是这两个一半都爱着宝玉,都是宝玉心坎上的人,她们也为宝玉付出了所有。

如果你再理解不了,可以对照《封神演义》中的苏妲己与狐狸精。苏妲己与狐狸精本来是两个人,后来狐狸精附体于苏妲己,在以后的出场之中,苏妲己就是狐狸精,狐狸精就是苏妲己,她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分彼此。她们是先分后合。妙黛与此类似,只不过更加复杂,是先合后分,一个出家,一个寄养贾府,之后又合于大观园,一个明处,一个暗恋,之后再分,一个到了天上当了神仙,一个在世间苦难中沉沦。

2、妙黛之于甄贾宝玉

其实妙玉黛玉的关系正如甄宝玉贾宝玉的关系一样。甄宝玉为贾宝玉传影,妙玉也为黛玉传影。甄宝玉的描写是对贾宝玉描写的有效补充,妙玉的描写也是对林黛玉故事的有效完善,其实描述妙玉的部分就是在写黛玉。但是甄贾宝玉并不是单纯的就是同一个人,同样妙黛二人也不是单纯的就是同一个人,二者有合的时候,也有分的时候。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身上有神话色彩,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身上也有神话色彩,是作者完全杜撰的两个角色;而甄宝玉却是作者本人,是去除神话色彩的故事原型,妙玉可能也是去除神话色彩的故事原型。曹雪芹的真正恋人可能就是妙玉,小时候可能真的为治病出了家。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30)

不管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最后都在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家败人亡,甄贾宝玉殊途同归,这便是甄宝玉送玉,甄贾宝玉合二为一,,殊途同归,现实中的甄宝玉打破了理想中的贾宝玉,理想顺从了现实,现实度化了理想,甄宝玉度化了理想中的贾宝玉,也度化了作者。家败之后,作者的恋人为了救她,最后屈从于社会法则,做了权贵们的玩物,无暇白璧陷入泥淖之中,这便是现实中情人,即妙玉,但在作者心里,恋人得不到了就如死了一般,也就是像黛玉一样为他泪尽而亡,也就是理想的恋人已经死亡,活下去的是惨痛残酷的现实恋人妙玉。

结语:

妙黛本为一人,黛玉代表理想、妙玉代表现实。所以在《红楼梦》的书中妙黛的关系就是先合后分、再合又分、最后殊途同归,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人世还是仙界,无论是现实还是理想,最终都摆脱不了爱情悲剧。

年幼时,妙玉与黛玉是一个人,后来针对怎么疗治自己的病而分道扬镳,妙玉、黛玉一分为二。作者真正的爱人妙玉(林如海真正的女儿)去了寺庙,在佛门避世,远离俗世的喧嚣;作者杜撰出来的“女神”黛玉留在家里,在母亲去世后去了贾府,见到了自己的爱人宝玉,感受俗世的情爱。

接着妙玉、黛玉又一同进入大观园,黛玉在明处与宝玉谈恋爱,妙玉在暗处暗恋着宝玉。妙玉、黛玉合二为一。

直至贾府抄家时(也就是作者家族破败时),妙玉、黛玉又一分为二,作者的“女神”黛玉本是来自于仙界的绛珠仙子,当然要泪尽回归太虚幻境,作者凡间的爱人妙玉为救宝玉(即自己),向世俗的权力低头。

一个短命夭亡,令宝玉枉自嗟呀,一个委曲求全陷入世俗泥淖,令宝玉空劳牵挂。无论妙玉、黛玉最终都没能与宝玉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成为了水中月,一个成为了镜中花。

妙玉说黛玉真实身份(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儿)(31)

本文素材来源:

引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87版红楼梦》、《北影版红楼梦》、《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