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杨丽雲


小明语录:

在互联网时代,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学校生活与户外生活,网络虚拟游戏与户外、野外游戏平衡的成长环境

游戏成瘾赵小明(赵小明游戏成瘾)(1)

人的心理规律是,遇到痛苦就要回避。

现在的孩子们每天面对枯燥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学习变成了痛苦回避模型。

那么当焦虑满足模型被痛苦回避模型取代之后,学习兴趣这件事就基本上在儿童的生命中消失了。

一个孩子就不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欲望了。

01 游戏成瘾 ——“多巴胺劫持”

游戏成瘾也是这样的,给孩子一个所谓的减压方法,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世界里,时间长了离开游戏就痛苦,这在心理学被称为“多巴胺劫持”。

大脑分泌的快乐是多巴胺,但我们的大脑一旦被多巴胺劫持,就不能忍受不快乐的大脑状态。

抖音小视频设计的 15 秒时间给人一个快感,这种快感是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无法给与的,甚至恋爱初期都没这么幸福,恋爱能每 15 秒给你一次快感吗?

由此可见虚拟游戏和短视频刺激造成的多巴胺劫持有多可怕。

游戏成瘾赵小明(赵小明游戏成瘾)(2)

事实上,每一款经典的虚拟游戏的成瘾机制是由顶级心理学家设计的,这些人专门研究游戏如何让人成瘾。

人喜欢多巴胺带来的这种快感,一旦孩子的大脑被多巴胺劫持,就会导致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感觉没兴趣,哪怕被父母带去动物园都提不起兴趣,因为去动物园不如手机游戏刺激。

有人会说这个时代不可能不让孩子碰游戏,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没办法阻止。

游戏已经变成这一代人最大的陷阱,作为个体没法阻止这个时代的力量,但是记住,如果你的孩子不玩游戏,他就已经超越他的同龄人了。

游戏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就是让人的大脑长期处于兴奋,无法切换到抑制的状态,对一般的兴奋当然更是提不起兴趣。

还有些资本宣传说有很多电子游戏是可以益智的,其实再益智的电子游戏都不如孩子与同伴在真实世界玩耍更益智。

游戏成瘾赵小明(赵小明游戏成瘾)(3)

02 玩电脑游戏或者手游并不会让大脑放松和休息

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是把电脑游戏当休息了,玩完了继续学。

其实孩子平时学习消耗的就是大脑的前额叶,大脑前额叶在学习任务中已经得到了过度的消耗,已经很疲劳了。

而玩电脑游戏或者手游都只会占据大脑的注意力资源,消耗大脑前额叶的认知资源,怎么可能让大脑放松和休息呢?

所以一个孩子想从手机中获得减压,是不可能的,手机反而会造成他大脑资源的紧张。

有人说,我们的真实世界就是一场游戏,现实世界的人生也如同一场游戏的升级打怪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似乎是这样的。

游戏成瘾赵小明(赵小明游戏成瘾)(4)

但这代孩子渐渐对真实世界的升级打怪过程不再感兴趣了,因为真实世界没有游戏世界的刺激来得更便捷。

其实每个人出生之后,都有一种天然对世界的好奇心和驱动力,在真实的世界里升级打怪,这也是一种快乐。

但是,这代孩子认为现实世界的快乐来得太慢,而且现实世界更难,充满挫败感,现实世界仅有的快乐远没有游戏带来的快感更猛烈,更令人兴奋。

所以孩子一旦进入游戏世界并持续成瘾,就很难逃脱出来,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再好的东西都没意义,没有强烈的多巴胺刺激。

孩子们为了回避现实社会的竞争,直接进入了网络虚拟世界,这完全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失败,所以降维到二次元世界玩游戏寻找快乐。

游戏成瘾赵小明(赵小明游戏成瘾)(5)


小明语录:

家庭教育的重要误区:孩子学什么与他未来做什么,没有任何关系。

,